更新时间:2023-10-13 16:33
1978年毕业于山西财经学院。
1978年9月至1993年10月,在财政部会计司任科员、副处长、处长、从事会计制度建设,先后参与了利改税会计处理办法和企业会计制度的研究和起草;主持工业企业会计制度研究和建设;主持行业会计制度和股份公司会计制度的建设。
1993年10月至1996年7月,任财政部会计司副司长,主要主持企业会计准则建设及行业会计制度制定。
1996年7月至2001年,任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全面领导中国会计管理工作,包括会计准则建设、会计制度制定、会计市场监管、会计人员管理和培训等。
1994年,任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中国政府代表;
1996年,任中国会计学会常务理事;
1997年,任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理事会中国观察员代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兼职教授;
1998年,任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
2013年,任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
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职务,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会计理论与实务的研究,担任清华大学、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南京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兼职教授,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
曾担任财政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兼任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秘书长、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常务理事和考试委员会主任。从1978年至2001年,她一直在财政部会计司工作,长期致力于我国会计改革和会计管理工作,参与了计划经济时期会计制度的建设,直接组织、实施了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会计系统工程,建立了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体系。长期担任联合国政府间会计和报告专家工作组中国代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咨询委员会委员,是亚洲六位咨询委员之一,多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会计组织的重要活动,并发表我国会计改革和会计国际化的主张,在国际会计界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2002年11月在香港主办的第十六届世界会计师大会上以及在各国准则制定机构发表的演讲,引起了国际会计界的关注,国际会计权威媒体全文转发其发言,被认为中国为发展中国家会计国际化走出了一条道路。
主要论文、著作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讲话》、《关于中国会计标准的国际化问题》、《会计核算制度改革的方向、模式及实施》、《市场经济与会计准则》、《中外会计准则的差异及其协调》、《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及对策》、《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的会计对策》和《中国会计改革与国际协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