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廉

更新时间:2024-05-07 08:51

英廉(1707~1783),字计六,冯氏,内务府汉军镶黄旗人,官至东阁大学士太子太保,卒谥文肃,入祀贤良祠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雍正十年(1733年),考中举人,由笔帖式内务府主事

乾隆二年(1737年),命前往江南河工学习,补任淮安府外河同知

乾隆六年(1741年),丁母忧服阕,补直隶天津河捕同知。

乾隆十年(1745年),任大名府知府

乾隆十四年(1749年),总督陈大受委托调查民典蒙古地亩。

乾隆十五年(1750年),擢升永定河道员。永定河决口,总督方观承弹劾英廉淤沟镶,冲陷水上月堤,隐匿不报,导致误工。英廉撤职入狱,他不服抗辩。

乾隆十六年(1751年)五月,审问未决,方观承请求派遣大臣审理。乾隆帝命尚书舒赫德会审,舒赫德进言英廉申报不实,且未将淤沟事先预防,堵筑经费,应当让他自己补偿。乾隆帝下谕旨:“英廉到任不到两月,淤沟失防,应该将过错归咎于前任。但方观承以总督的身份弹劾属吏,不敢随意定罪,审理经过一年没有确定,请求派遣大臣处理该事。是其心有所警畏,也是朕明慎庶政的效果。同意他的意见。”不久,命在高梁桥迤西稻田厂效力。后复任笔帖式。

乾隆十七年(1752年),授内务府主事。历任户部员外郎吏部郎中

乾隆二十年(1755),兼任佐领

乾隆二十一年(1756),调任户部银库郎中

乾隆二十二年(1757),兼办提督衙门事。历任户部郎中

乾隆二十五年(1760),擢升内务府正黄旗护军统领

乾隆二十六年(1761)二月,任江宁布政使,兼管织造事。英廉以父亲年老,请求留任京师,赐二品衔。十一月,授内务府大臣。

乾隆二十七年(1762)三月,署任户部左侍郎,兼管三库事务。九月,实授户部左侍郎。

乾隆二十八年(1763),丁父忧。八月,命会勘顺天府属及宣化永平遵化旗地,核定租额。

乾隆二十九年(1764),乾隆帝称赞英廉上奏确查佃户一折,甚为得理,命英廉、钱汝诚妥善办理。

乾隆三十年(1765),兼署钱法堂事。

乾隆三十一年(1766),上奏丈出盛京旗民余地,请旨办理,乾隆帝命将军、府尹定议。

乾隆三十三年(1768),管崇文门税务及武英殿事务。

乾隆三十四年(1769),大军出征缅甸,命英廉与尚书托庸等管理护送出征事宜。十二月,充经筵讲官

乾隆三十七年(1772),因审查雄县知县胡锡瑛拟罪宽纵,降一级留任。

升任尚书

乾隆三十八年(1773)三月,充《四库全书》馆副总裁。四月,署任步军统领。九月,嘉奖他护送出征事宜办理妥当,加一级,当月,升任刑部尚书,兼办户部侍郎正黄旗满洲都统事务。十月,授议政大臣,赐紫禁城内骑马。

乾隆三十九年(1774),侍郎高朴弹劾太监高云从左都御史观保、侍郎申保倪承宽吴坛泄露道府记载。乾隆帝问英廉,英廉说不知道。乾隆帝下诏责问,命免职,从宽留任。九月,留京办事。

乾隆四十年(1775),总管内务府衙门奏商人义和泰呈请展限交银一案,乾隆帝召内务府诸大臣,问:“收呈者谁也?”英廉、金简皆称不知。迈拉逊回答:“六阿哥收呈”。乾隆帝责问英廉、金简隐讳,下部议,命宽免,仍注册。

乾隆四十一年(1776),署任户部尚书兼署任协办大学士。十一月,英廉年满七十,乾隆帝赐“斗南介景”额。

乾隆四十二年(1777)三月,署任步军统领,充纂修《日下旧闻考》总裁。五月,充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馆总裁。任协办大学士。十月,调任户部尚书,仍兼管刑部事务。英廉上疏请求将内务府笔帖式,照吏部例,三年考试一次,分优劣升降,下内务府议论,得到实施。

乾隆四十四年(1779),署任直隶总督

跻身大学士

乾隆四十五年(1780)三月,大学士于敏中去世,乾隆帝认为英廉本是汉八旗,担任协办大学士多年,特授汉大学士,仍管理户部事务。汉八旗旗人授汉大学士,自英廉始。四月,以失察书吏作弊,革职留任。历任东阁大学士,仍然管领户部。

乾隆四十六年(1781)正月,署任户部尚书及步军统领事。十一月,署任直隶总督,上疏进言直隶大州大县多亏空,俱非近年所积,若及时筹办,限以四年,尚可弥补。命新任总督郑大进会同军机大臣核办。

乾隆四十七年(1782),因审问甘肃镇迪道巴彦岱受贿罪附和,部议革职,下诏宽免。三月,署任步军统领。四月,以恭祀雩坛祝版笔画馍糊,下部议革任,命免其革任,降级仍注册。八月,加太子太保。十月,署任直隶总督。直隶遇到灾荒,英廉负责赈灾,上疏请求以天津北仓截存漕米九万余石,补充各仓储谷,得到采纳。

乾隆四十八年(1783)正月,上疏请求减免未完耗羡三万余两,得到采纳。七月,因病请求退休,乾隆帝命以大学士身份,回到京师养病。八月,去世,乾隆帝派散秩大臣侍卫十人前往祭奠,入祀贤良祠,赐白银五千两治丧,谥文肃

史料记载

清史稿·卷三百二十·列传一百七》

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九十三》

人物评价

清史稿》:乾隆中年后,多以武功致台鼎。若三宝永贵、国治(梁国治)、英廉,皆先陟外台,易攵历著声绩。国治直枢廷十馀年,先后与于敏中、和珅未尝有所阿。新(蔡新)、元瑞(彭元瑞)、昀(纪昀)起侍从,文学负时望。新谨厚承世远之教。昀校定四库书,成一代文治,允哉,称其位矣!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