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远

更新时间:2024-10-01 11:09

冯远,现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全国艺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一届领导机构主任,中国职工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人物简介

1952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无锡,中学始喜好绘画,自习连环画、插图等。

1969年,初中毕业,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农场务农,历时8年。

1977年,调入辽宁省文艺创作办公室美术摄影组工作,干部职务。

1978年入读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研究生班。师从导师方增先

1980年毕业留校任教,从事中国人物画教学、科研、创作。

1984年起历任系教研室主任,学院教务处长,副教授,副院长,教授。获优秀青年教师称号,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六、七届全委委员,浙江省青年联合会常务委员,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1999年调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教育科技司司长。

2000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司司长,当选中国文联委员。

2003年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

2004年调任中国美术馆馆长。

2005年调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历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九、十、十一届驻会副主席,十二届兼职副主席。

2007年至2020年历任全国政协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委员。

2008年兼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

2012年受国务院聘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2013年兼任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长。

2016年兼任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院长。

2018年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2020年6月4日,冯远以2019年度公开拍卖市场作品总成交额367万元人民币名列《2020胡润中国艺术榜》第80位。

2020年6月9日上午,聘任冯远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名誉院长。

2020年11月3日,被聘请为第一届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术委员会顾问。

2023年9月,获聘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画研究院顾问。

2023年12月1日,被聘为中国职工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全国艺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一届领导机构主任。

代表作品

中国画:《世纪智者》《屈原与楚辞》《今生来世》《长城》《星火》《英雄交响曲》《远山》《逍遥游》《武昌起义》等。

连环画:《沈晓霞相会出师表》《上海的早晨》等。

作品入选第五、七、八、九、十、十一届全国美展及大量的美术作品大展。获各类奖项10余项次。撰写发表论文、评论,出版述著、教材百余万字,出版画集、画册、专著、教材10多种。

论文专著

《人的艺术和艺术的人》《重归不似之似》《回到单纯》《苍穹之下 表象之上》《学院的当代使命》《关于21世纪艺术教育的思考与探析》《水墨人物画教材》《中国美术院校教学示范精选》《东窗笔录》三卷本等,多篇论文获科研成果奖。

活动组织

2001年策划组织《国家舞台精品工程》《国家20世纪美术精品收藏工程》。2006年策划组织《百年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2011年策划组织《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曾受文化部委托,执笔起草《高等美术教育方案》。受教育部文化部委托,执笔起草《艺术教育评估指标体系》。

绘画风格

冯远在自己的水墨创作中,引人瞩目的是加强了理性因素,特别是对哲学、历史、人生因素的强化,使其作品气象与诗情、结构与语言更偏于冷峻,结果使艺术的至境氤氲着哲学的启示与理趣,成为他作品的审美取向。而类型化和概念化的笔墨方式,始终是中国水墨画的弊端,千百年恒定不变概源于此,它从根本上与绘画的审美特性背道而驰。冯远的水墨艺术,其意义正是建立在对这种倾向的克服上。

冯远的中国画创作以现实主义具象写实风格为主,兼及其它。作品中的人物造型谨严传神,画风追求拙朴浑厚,笔墨苍涩遒劲。偏爱历史题材创作,善于营造组织浩大场面。注重作品的思想内涵,力求传达出宏大精神的写照,同时也关注艺术形式和语言的新颖、精致。亦作简单、抽象绘画,意在博采兼蓄。供职之余勤于笔耕,热衷参与创作理论研究。冯远致艺、执教踏实认真,创作研究上的每一次风格嬗变都努力争取达到相应成熟的高度。冯远认为中国水墨人物画前景未可限量,但是要创造出既与传统艺术拉开距离,又与西方现代艺术保持距离的真正属于中国现代的人物画,仍然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

艺术观点

冯远认为,中国可以说具有正在发展、形成中的当代艺术,还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成形、成熟、成功的当代艺术。这里所说的“正在”指的是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概念,即由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的模仿、挪借、学习、借鉴(包括照搬)西方的艺术观念、语言、形式、材料,将西方现代艺术理念与中国文化元素,中国文化符号相兼融的艺术实践方面发展变化。而就学习,采纳西方当代艺术中某些有价值的东西,并且意识到终将体现中国当代文化理念、文化内涵、文化载体,进而创新发展中国的当代艺术而言,不乏其积极意义。在而论,也是具有可行性的选择之一。既然处于学习发展的过程之中,缺乏自己独立思考和创意在某个阶段就势所必然,不管是青年前卫艺术家们有意还是无意,都难免脱开他人的“附庸”嫌疑。但是,冯远也不相信,一个有理想、有志向的当代艺术家甘愿成为“附庸”,甚至一辈子作为“附庸”。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已经有一批优秀的艺术家勇于创新,勇于变革,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推动着中国当代艺术的生成进步,有的甚至在国际上也获得西方同行的认同和赞誉。当然,在现阶段,游戏规则价值标准话语权在别人手里,甚至东西方策展人观念中对“前卫”的概念也有特指,中国当代艺术是就着别人的规则和标准在“思考”、在“创意”。冯远指出:有一天,中国的当代艺术能够由中国和国际同行的共同标准来判别优劣,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中国才能算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当代艺术。

论画

冯远认为中国画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的艺术形式,而且是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艺术样式。中国画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文明没有中断过,中国画的艺术一定也会源远流长。和其他国家的绘画艺术有所不同的是,中国画秉持的文化哲学理念本身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的理念,这跟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是完全吻合的。

中国画艺术观察世界的方式不一样,中国画秉持着“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哲学理念,俯仰天地,品察万类,抒情畅意,以中国笔墨材料诉诸妙在似与非似之间的物象造型,追求作品的气韵生动和意境格调,并且在与观众交流互动的过程中达到得意(他的意思得到了呈现)、观众会意(画家的意图给了观众,观众能够接受)的审美效果,达到这样一种互动的效果。

另外就是运用不一样的艺术理念,不一样的色彩语言,不一样的视觉图式来呈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主题,同一个梦想。通过把192个国家的各自不同的图形连起来,成为联合国一个比较壮观的画卷,它的主题易于被各国观众接受。由于中国画创作介乎是与非是之间,既不同于西方古典主义绘画那种非常精细、照相似的再现形式,也不同于西方当代的一批抽象形式,所以它的特有形式易于观众和同行理解。

中国画特有的笔墨语言虽然跟西方绘画的这种色彩调性不一样,但是它始于实,从写实起步,止于虚,就是有一个界限,不完全是抽象的;与西方当代绘画中间的新写实主义、具象表现主义印象主义,甚至象征主义的观念是完全相同的,或者是异曲同工的。它注重绘画性、书写性和作品的意境、比兴象征意味。所以我想中国画和西洋画应分属不同文化体系的两类高端艺术。相信中外观众应该是心有灵犀,能够分辨良莠高下的。

教育观点

冯远认为:学院是教学、研究、培养人才的中心,学院理应秉持学术精神、良知精神、济世精神,在当今时代扮演传承经验、研究新知、创造成果、倡导价值的重要角色。学院可以保守,它坚持张扬传统的文化核心价值;可以与时共进,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产品的专业素质;学院也可以前卫,它研究现象、提出真知远见、形成思想、助推社会。但是有一点,学院不应当被动追随社会成为随波逐流的尾巴。美术学院的意义亦然。

冯远还认为:教学的意义,在于将无限的知识、技能通过合理有序,且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内容结构组合,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初步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技能有专精,知识有系统,教学有规律,教材有规范,循序而渐进。学院教学教会学生的是基本的方法,学院学习不在于学生具体掌握了哪一门手艺,而是成为了什么样素质和才能的人。一个艺术家,从院校毕业到其成为有造就的大家,其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学习、实践、研究,创造乃是需要倾其一生心力之事,但事实上,那些真正成为大家的艺术家,并不是全凭求学那几手的功夫。中国历史上自学出大家,师徒授受也出大家,学院出大家,转行的也出大家。西方近代史上自印象派以降,许多大画家都非出自学院,那么学院的意义在哪里?艺术还可不可教?学院需要办,那是社会有相应的需要,学术仍然可教,教什么?教基本的规律。任何特殊人才都是有着异于常人的特殊经历和方法造就。艺术崇尚独特,这是任何一位从事艺术创作者的共同目标,没有谁会乐衷于雷同一律。

出版图书

邮票作品

2021年10月10日,中国邮政发行《辛亥革命110周年纪念邮票一套1枚。该邮票设计者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冯远。

该枚邮票取材于十多前冯远为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绘制的绘画《武昌起义》,展现了武昌起义时革命志士高举大旗,武装推翻封建统治的场景。

个人作品

作品图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