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13 18:34
冰穹A,又叫DOME-A,位置为80°22′51〃S,77°27′23〃E,利用手持GPS初步测定的北高点海拔高度为4083米,距南极中山站1250公里,最低气温-81.5℃,年平均温度-58.7℃,是南极内陆冰盖海拔最高的地区,气候条件极端恶劣,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整个南极大陆98%的面积被平均厚度达2450米的冰体覆盖,好像头上戴了一顶大帽子,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冰盖”。冰穹A是南极内陆冰盖距海岸线最遥远的一个冰穹,也是南极内陆冰盖海拔最高的地区,气候条件极端恶劣,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
2005年初,我国南极科考队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当时一支由13人组成的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昆仑科考队是2004年12月从中山站启程的,2005年1月18日下午3时许,博士生张胜凯将一根标志杆深深地插进一片地里。这一历史时刻,标志着人类首次确定了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的位置:南纬80度22分00秒,东经77度21分11秒,海拔4093米,张胜凯也因此成为第一个登上南极冰盖最高点的人。
南极冰穹A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为全球变化科学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观测对象,涉及到全球变化的一系列基础科学问题,并同我国环境系统的地域特点紧密相连。同时,冰穹A最高点极低的视宁度(低于0.3角秒),使该区域成为外层空间探测的最佳观测点,对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和空间安全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冰穹A的科学资源,建立全球气候环境本底观测系统,在全球尺度研究气候环境变化问题,评估不同发展趋势的社会经济影响,监测空间环境,提出合理的适应对策,不仅能够加强我国在气候环境问题国际谈判中的地位,而且也是我国社会发展在战略层面上决策的需要。冰穹A地区可以监测和检测到全球平均本底大气环境,得到可用于改进全球大气环流模式的有关参数。此外,冰穹A位于臭氧洞中心位置,是探测臭氧空洞变化的最佳区域。
冰穹A地区是进行天文观测的最好场所。冰穹A有地球上最好的大气透明度和大气视宁度、3-4个月的连续观测机会、较低的风速以及在较宽的电磁波段内等条件,已被国际天文界公认为是地球上最好的天文台址。
因冰穹A位于冰盖最高点,冰体流变作用最小,是国际公认的南极冰盖最理想的深冰芯钻取地点。未经变形的冰体中高分辨率的气候环境记录,可望恢复到地球最古老的中新世。国际上已完成或正实施的深钻计划(如东方站、冰穹 C、冰穹 F)均位于冰穹A的下游,可为南极其他深冰芯记录提供参考基准。冰穹A附近的甘布尔采夫冰下山脉是东南极冰盖发育的核心地区,不论是何种南极冰盖的演化模型,冰盖的形成首先从内陆山岳冰川开始,这个地区正是甘布尔采夫冰下山脉。此外,南极内陆大的山脉的形成也直接挑战板块构造理论对大陆内部变形的解释,冰下湖和冰下生命系统也是世界科学家们最为关心的问题。由于甘布尔采夫冰下山脉海拔高度近4000米,尖峰几乎刺穿冰面,是近1000万平方公里内陆冰盖中唯一有可能直接获取地质样品的地点,是东南极地质研究最具有挑战意义的地方,因而成为地质研究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冰穹A地区所具有的特殊地理和自然条件还能成为其他重大科学工程的良好实验基地,促其实现特殊领域(如低温工程材料、远程通信技术、极端条件下人体医学、航空航天工程)的技术进步。
冰穹A是个60公里×15公里的平台。南极冰穹A大气稀薄、冷、干燥、尘埃少,冰穹A平均风速低于2米/秒,可以媲美太空环境。冰穹A只有0.5个大气压,空气稀薄,含氧量很低,人很容易出现缺氧情况,在冬天更是难以生存,冰穹A夏季气温零下40摄氏度,冬季气温达到零下80多摄氏度,是地球上自然环境中的最低气温。冰穹A的湿度也极低,由于水汽对亚毫米波段的电磁波(波长约0.35~1mm)吸收较为严重,在地球其他地方不能进行的亚毫米波段天文观测,在冰穹A都成为可能。
南极冰穹A是地球上最好的天文观测地点之一。这样的站址对望远镜的观测效率的提高有极大的好处。
第一,观测时间长。每年有135天,即4个半月连续全黑夜,而且晴天时间高达90%以上,很容易实现四个半月的连续观测而且达到相应的科学目标,即探测系外行星和测星震等。
第二,观测的大气环境可以与太空媲美。南极冰穹A大气稀薄、冷、干燥、尘埃少,可以媲美太空环境,不只对毫米波望远镜,对红外及光学波段望远镜都是地球上最佳的地面观测站址。
第三,风速小,大气湍动少,视宁度极好。中国南极科考队2005年1月设在冰穹A的自动气象站测得的数据表明:冰穹A平均风速低于2米/秒,超过4米/秒的风的情况极少,适合放置大型望远镜阵进行光干涉成像观测等。
第四,干扰少。南极是地面上人工光源干扰最少的地方。
第五,南极是天空视角最大的地点,比地面其他地方都适合天文观测,可以极大地提高观测效率。
南极一共有4个主要点:南极点、冰点、地磁北极点和最高点。美国已在“南极点”建立了阿蒙森·斯科特站;法国在“南极磁点”建立了迪蒙·迪维尔站;前苏联在“南极冰点”测到了-89℃的全球最低气温,建立了东方站;南极仅剩下海拔4083米冰穹A最高点,国际上迄今尚未直接从地面进入该点展开过系统的科学考察活动。
冰穹A地区直接接受来自地球平流层大气的沉积,这里的冰盖是原始堆积形成的,储存着全球的气候和大气环境信息。冰穹A地区也是南极冷源的中心区,可望获得近期地球表面的最低温度资料,是地球气候环境动力系统中的最重要驱动源,是现代地球气候环境动力学本底观测的最理想区域,在这里能够观测到在地球其他地区无法观测到的代表全球特征的气候环境变化信息与特殊的自然现象。因此,冰穹A作为南极冰盖冰芯钻探仅存的最后一个理想地点和世界上雪冰现代气候环境观测、大气与气象观测等独一无二的“科学观测站”,在科学上的意义是地球上其他任何科学观测站所无法代替的。
中国从1996-2001年间,成功组织实施了4次中山站-冰穹A的内陆冰盖考察,建立了从中山站-冰穹A1100公里的冰川学考察断面,取得了许多珍贵的雪冰样品和观测资料。2009年01月07日,中国第二十五次南极考察队内陆冰盖考察队七日凌晨成功登顶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并随即在这里正式开工建设中国第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昆仑站,开始了对冰穹A的科研考察。
在南极冰穹A建天文台,这是历史的机遇,掌握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的主动权,这是推进中国南极科考事业的历史契机。中国将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建站、建台,占据南极最后一个最有地理价值的点,这对于推动中国南极科考事业进一步发展具有极大的意义。
冰穹A是个约有900平方公里的大平台,地形一马平川,高低起伏只有两三米,正好可以摆放大型的望远镜阵。这么优越的平台,不排除国际上其他国家也挤进来在上面建站、测量的可能性,比如澳大利亚等国曾设想到冰穹A进行选址观测。所以,中国必须尽量加快在南极冰穹A建台的计划,这是中国推进南极科考事业的历史契机。
由于南极冰穹A是地面上最佳的天文观测站址之一,世界天文大国都将积极参与合作,而中国将以此为契机,提升中国在天文观测上的国际地位,可以共享最新天文观测数据,参与最前沿的天文观测研究。国际上已有很多的国家提出并正在实施南极的天文望远镜计划,如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均已提出了放置望远镜的计划。欧洲南方天文台近期已经组织队伍,预研和准备南极的望远镜计划。美国的国立光学天文台、大学、研究机构,澳大利亚的天文台和大学也积级主动与中国合作在冰穹A开展天文工作。
中国将在地面上最佳的观测点,通过国际合作,利用最先进的天文观测设备,获取最新的天文观测数据,用于研究宇宙的起源、暗物质、暗能量等,用于探索人类生命的起源,寻找系外行星等。在南极冰穹A建天文台,将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南极科考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