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6 20:36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12年-1983年01月03日)。1912年生于江西莲花县。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11日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3军团特务营政治处宣传员,红一方面军供给部财务科会计、副科长和会计科副科长、科长等职。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斗争和长征。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任红军前敌总指挥部供给部财务处第2科科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供给处处长,冀察军区供给部部长、后勤部部长兼供给部部长。参加了冀察军民反“扫荡”斗争。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军区供给部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晋察冀野战军后勤指挥所副主任,解放军第19兵团后勤部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绥远、太原、兰州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于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第6分部部长兼政治委员、第3分部政治委员、志愿军后勤部财务部部长。1959年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后历任济南军区后勤部第一副部长部长,济南军区司令部顾问,济南军区顾问等职。是中共九大代表。1955 年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3月1月3日在北京逝世。
转战湘赣鄂粤
1912年,况开田生于莲花县升坊乡长岭村一个贫苦农民家中。从小随父母参加农业劳动。1925年13岁时赴县城学徒,1928年6月井冈山红四军29团攻克莲花县城,赤化莲花全县,成立苏维埃政府,接着工会、农会等革命群众组织也相继建立。1930年3月,况开田以学徒的身份,参加莲花县总工会工作,开始了革命的历程。1931年4月,红三军团政委滕代远,况开田率特务营二、三连从中央苏区督运粮食、弹药到湘鄂地区,供应红十六军的军需。途经莲花,向莲花县委和县苏维埃提出招收新兵,补充连队。条件是优先招收模范少先队队员和青年团员。况开田其时在莲花总工会工人纠察队工作,得到消息后便报名参加红军,得到组织批准,参加了红三军特务营三连,分配在二排五班。同时参军的有80人之多。部队在永新县城稍事休整后,立即渡过赣江,在良湖江边与河西敌靖卫团守望队打了一仗,把地主武装赶跑。
过江后,况开田随所在部队开到兴国固龙岗休整。1931年6、7月间,接到命令护送湘赣军区领导干部王首道等去永新成立湘赣省委和湘赣省苏维埃政府。
况开田第二次到永新时,得知母亲病故,心情十分沉重,其时家中父亲年迈体弱,妹妹小腿有病,不能参加劳动,家里生活十分困难。接着他随部队返回莲花县城,在北门城外驻扎三天。况开田只请了半天假回家,在家里吃了一餐午饭便回到部队,第二天凌晨开拔返永新。
1931月7月,蒋介石调集30万兵力并亲任总司令,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三次“围剿”。中央红军配合湘赣独立师,红七军向吉安永阳镇进攻,牵制敌二十八师,经过半天急行军,在一场紧张的遭遇战中,歼灭敌二十八师公秉藩部一个团,缴获了很多汉阳造的新枪。况开田在这场战斗中缴获了两支枪,受到部队领导同志的表扬。1931年10月,况开田又随部队配合湘赣独立师进攻湖南茶陵桃墟,击溃了敌湘军陈光中的部队。
1931年11月,中央在瑞金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会前,况开田随所在部队护送湘鄂赣、湘赣苏区的代表到瑞金。任务完成后,回到会昌县罗田湖,特务团驻扎半岗乡,部队分散做地方工作,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建立乡村苏维埃政权;并进行军事训练,动员青年农民参加红军。此地与广东交界,又刚赤化,情况很复杂。况开田是团支部宣传委员,部队分配他下乡去做群众工作。他从中学到了很多发动群众的工作经验。当时,他还不知道什么叫做马克思主义,只知道发动群众起来闹革命,打土豪分田地,不受地主的压迫和剥削,团结起来组织贫农会,参加红军打反动派,才能过上好日子。
1932年新年刚过,况开田所在的红三军团接到新任务:攻打赣州城。部队经过几天的长途行军,到达赣州城郊,那一天正是旧历除夕,到处一片爆竹声,土豪劣绅杀猪宰鸡,喜迎佳节,贫苦工农却衣食不周,无处躲债。听说红军来攻打赣州城,群众个个欣喜万分,争着给红军作侦探,做向导。况开田所在的连住在南门外。部队一面围城,一面在城郊做群众工作,打土豪筹款子,宣传打开赣州城,捉拿恶霸,建立红色政权的好处。围攻赣州城有一月之久,因为城墙高厚,三面是水,一面靠山,地形险峻,易守难攻。加之红军装备不好,弹药不足,又没有火炮,所以久攻不下。当时守城主力有一个旅,加上附近各县逃亡的地主武装,约有万人。经过九次爆破,才在城墙上打开一个缺口,但守敌火力太猛,红军无法靠近;城墙用梯子攻城,所以还是没有攻下。只好采取长期围困的办法。蒋介石立即派陈诚、罗卓英率十一、四师两个师的兵力增援,敌军一到即向我军发起强烈攻击。红军奋力抗击,况开田所在的班几名战士先后负伤倒下,他自己头部脸部受伤,鲜血淋漓仍坚持战斗,最后被担架队抬进了收容所。此次战斗赣州城没有攻下,红军伤亡不少。况开田所在的连损失了三分之他们班14人只剩下5人。
况开田在医院住了两个星期,听说部队接受了新任务渡过赣江到湘鄂赣去。伤病员能归队的报名,况开田立即报了名,回到部队才知道所在的特务团已改名为一师三团,团部将他留下,分配到政治处宣传队任宣传员。随即来到湘赣交界的茶陵县后,接中央指示,速返中央苏区,向广东边境之江西南康,广东南雄方向进军。在南康与敌广东部队陈济棠、余汉谋部遭遇,在慈江墟进行了一场激烈战斗。敌军六个团凶悍无比。虽被我军击溃,但缴获甚少。时值农历五月间,正是酷暑难耐,又青黄不接之际,战士们带的粮食都吃光了,沿途找不到一点吃的,只好挖野菜充饥。
南雄江口慈江墟战斗结束后,部队急过于都河,进人中央苏区兴国、宁都一线,准备粉碎敌军的第四次“围剿”。开始我军向宜黄、乐安两县进兵。这两县的守军是敌二十五师,县城被我军占领后,突然遭到敌兵袭击,只好撤退出城,来到宁都边境。在宁都城天主堂,五军政治部政治训练队举办了培训班,为连队培训连队支部书记和副指导员。训练期为二个月,况开田参加了培训,毕业后分配到三,军团部机要科任译电员。
接着,部队向南城水湾进军,在黄狮渡战斗中消灭了敌第五师一个旅,又击溃了敌九十四师和二十师;然后挥师赣东北,迎接红十军打通赣东北与中央苏区的联系,使两个根据地连成一片。此任务完成后即参加中央苏区粉碎敌人第四次“围剿”的战斗。部队急行军到达东黄陂,消灭了敌五十二、五十九师全部,活捉师长陈时骥,打死五十二师师长李弥。同时将敌十一师击溃,至此,第四次反“围剿”胜利结束。这段时间况开田被调去做敌兵俘虏的工作,敌五十二、五十九两师绝大部分是两湖人,其中湖北人占多数,有些军官思想极端反动,况开田耐心地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反复说明国民党军队不抗日,而到苏区“围剿”红军是错误的。危害国计民生的军队必然会遭致失败。
1933年3月,况开田调到三军团供给部学会计。组织上因为他学过徒,会打算盘,正是做会计的材料。当时部队中会计人才奇缺,成立一个会计训练班只有10个人。当年4月间,红军学校有一个供给训练队,专门培养供给干部和会计等人才,从各军团抽调有这方面基础的同志去学习。况开田被选中,从此他就离开了三军团,调到红军学校学习。当时红军学校属特科团,由工兵、炮兵、机枪兵组成,驻扎在瑞金,团长是朝鲜人武亭。况开田在红军学校学了两个多月,红军学校又成立了彭阳、公略特科学校,还有红大和供给学校。况开田毕业后调到彭阳学校任会计,住在瑞金九堡,距瑞金县城30华里。由九堡至瑞金,中途要经过中央政府、中央军委所在地沙洲坝。彭阳学校专门培养连排干部。当时生活非常艰苦,每人每天只能供给一斤二两粮食,没有油盐,以酸菜代替,冬天到了,连棉衣也没有穿。但大家都认真刻苦工作,谁也没有怨言。
峥嵘的长征岁月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主力红军被迫撤离中央苏区,于1934年10月开始长征。这一重大决策在开始的时候谁也不知道。况开田所在的学校,在开拔前进行了编队,将几所学校合并,给学员发放武器、弹药,补充了一些生活用品。上级要求大家把多余的东西上交,说是部队要向外出发进行野外演习,所以必须轻装前进。分配给况开田的任务是到红军总供给部领取武器、弹药和被装物资,然后按人数发放。整个两三天忙得不可开交。这时,前线不断传来白军进攻的消息,苏区中地富分子也蠢蠢欲动,形势十分紧张。
1934年10月10日,况开田所在的部队离开九堡开始长征。当时有许多同志留下了,坚持做看守工作。部队向赣西南方向行动,过了于都河,前面就是白区了这才知道部队准备脱离中央苏区,向外线移动。走了几天后,有位中央领导同志在部队出发前,给大家讲话说:为了粉碎敌人的第五次“围剿”,部队要到敌占区去打击敌人。当时大家怀疑,既然到外线去,为什么把学校都合编了?离开中央苏区的时候,军委和中央机关都跟着部队行动?不久,湘粤赣、鄂赣的部队都与四方面军在湘鄂西和四川会合了。继续行军至贵州,况开田看到沿途红六军团写的标语,才知道湘赣主力红军也已离开了苏区,四方面军则早已离开鄂豫皖苏区,所有红军都转移到了新地方。
从瑞金出发到达云贵川边境,整整半年时间里几乎都是夜行军。因为白天会遭到敌机轰炸扫射。为避免损失,保存实力,每夜行军至少在60里以上,黄昏时出发,到拂晓必须进到宿营地区。太阳一出山,敌机就会随红军行进的方向侦察和投弹,时常可以听到前后左右的炸弹爆炸声,人们日夜处在紧张的战斗氛围之中,但大家上下一心,斗志昂扬。特别是况开田所在的干部团,随中央领导机关一道行动,负责保卫中央领导同志的安全。大家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在一起,亲聆教诲,更加充满了胜利的信心。
部队在苏区边境的古陂,把广东军阀打垮,进到湖南宜章一带,有一次况开田上厕所,被敌人安放的铁钉刺破了脚,感染化脓,不能步行,坐了几天担架方才痊愈。过了湘江,打垮了湘敌何键在江边设置的封锁线,直抵贵州边境,准备渡过乌江北上。这乌江河面宽,河水深,两岸悬崖峭壁,守军王家烈部在河边挖了工事,建了碉堡,阻止红军前进。红军只好冒着敌人的炮火架设浮桥。况开田所在的干部团随同一军团,强渡乌江,进到遵义城中,住在新兵营里。
1935年初,遵义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恢复了红军游击战的战略战术,扭转了被动挨打的局面。遵义会议后部队继续北上,向赤水河进军。在土城与四川军阀刘湘之教导营进行激烈战斗。部队伤亡不小,仅干部团便伤亡了二、三百人,连长阵亡。部队转移时,为了轻装,重武器和军委几门炮都沉到赤水河中,重伤员也寄放到渔山区贫农家中,摆脱了敌人的阻追,回师二次攻打遵义城。遵义城有敌兵18个团,主力是薛岳纵队,还有王家烈一部。这一仗从娄山关开始,一直打到遵义,战斗是激烈的。特别在遵义老城,有强敌固守,我军英勇攻击,最后把顽敌全部击溃。接着,部队迅速通过贵阳附近的公路封锁线,向云南金沙江渡口挺进,准备渡江北上。这段时间,头上有飞机轰炸,背后有敌兵追击,部队日夜行军,加之粮尽援绝,好几天吃不上饭、睡不上觉,真是艰苦到了极处。
来到云南边境,受到滇军龙云部的阻击。一次宿营时,况开田正进入营房,突然敌兵从村西山上向营房发起进攻,加上飞机掩护,战士们措手不及,迅速转移。结果有一箱子银元和一匹毛驴都丢在村里了。况开田知道后,为避免损失,就冒着危险,连夜带了两个通信员进村。进村时没听到一点动静,也没见到一个群众。况开田叫通讯员在村口放哨,自己进到原来住的房子。发现毛驴还栓在院子里,火灶里的银元箱子还在,于是把银元和毛驴都收捡起来,带回部队。这件事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赞扬。
从云南边境向金沙江进军,途中都是高山深沟。况开田所在的干部团以每日行军150里的速度,首先抢夺了金沙江渡口,为后续大兵团进人四川西北地区创造了条件。过江后在会里镇与敌兵打了一仗,歼敌一个团,乘胜追击至会里城。在这次战斗中,干部团发挥了重大作用。从金沙江至会里镇有几十里路程,沿途山高壁陡,只有一条小路可通。当地地主武装扼守山头,从山上向山下抛掷石块,部队进展缓慢,最后以一个排的兵力,从陡壁往上爬,把地主武装赶跑了,大部队随即跑步上山。离会里镇不足三四里之遥,忽然前方报告说:“有敌刘桂堂部的一个团已先行抵达该镇,正在吃饭”。红军当机立断,决定乘敌人不备之机,采取突然袭击,一举攻下该镇,消灭了敌先头部队刘桂堂部一团,活捉一名副团长。据他交代:敌兵估计我军还得三天才能到渡口,不知你们这么快,像神兵天降一般。干部团随即和友军一部胜利攻克会里城。在该城附近停留数天后,继续向大渡河进军。
从会里到大渡河安顺场,沿途不仅都是高山深沟,道路难行,而且要经过少数民族的彝族地区大小凉山,中间有90里的山路。为了消除彝族同胞对汉族军队的误解,红军领导同志千方百计派人与彝族首领取得联系,消除他们的顾虑,使部队得以顺利通过。况开田所在的干部团在向大渡河的进军途中,于西昌坝子里被敌机发现目标,敌机俯冲扫射,形势十分危急。况开田蹲到一座石桥下,旁边有石墙拦住,没有被炸弹命中,侥幸脱险。
大渡河水深浪急,两岸悬崖峭壁,无处可以攀登。渡船在风浪中颠簸不止,在急浪里横渡十分危险。况开田和十六、七名战士同乘一船,刚划到河心,一阵急浪冲来,船被打翻,全船的人都掉进水里。幸亏况开田稍识水性,他抓住船边,顺流而下,最后被冲到一处沙洲上,岸上人用长竹竿将他拖上岸来。此次遇险,只有况开田等两三人生还。
过了大渡河,敌人已全部被甩脱,红军部队顺利向天会县进军,攻下天会县城之后,在懋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接着向闻名的大雪山夹金山前进,准备翻过夹金山北上。从天会到夹金山,一共走了7天,都是走山路,沿途很少有村庄,少数民族人口稀少,生活都很贫苦。部队连续行军,晚上就在古塔或者树下露营。连日雨雪纷飞,气候异常恶劣,战士们带的粮食都吃光了,只能吃点包谷和山芋蛋充饥。当时况开田一路腹泻,身体十分虚弱,仍然坚持随部队行军。到达夹金山脚下已是1935年5、6月间,在江南地区早已是夏季了,而夹金山脚下仍有积雪。为了迅速翻过雪山,部队在山腰中宿营,作好一切准备,次日凌晨开始登山,争取在中午12点前后通过山顶。雪山越往上去,空气越稀薄,加之雨雪交加,道路崎岖难行,一路上部队宣传员不断高喊:“加油!加油!到山顶上不准停下休息,否则有生命危险,希望同志们一定要坚持”。虽说如此,有些老弱病残的同志,来到山顶上支持不住,一倒下去就再也站不起来了。况开田虽然身体有病,但他还是以坚韧的毅力,坚持安全翻过了雪山。
过了夹金山,进到少数民族聚居的中心上、下打鼓地区。此后10余天,部队日夜都在深山老林中行走。为了避免与敌人打硬仗,减少伤亡,保存实力,部队不得不避开大道,绕山路而行。但山道路窄,大部队不能展开,特别是遇到悬崖断壁之处,当地群众用铁索和竹绳搭成吊桥,悬挂在两山之间,走在吊桥上,摇摇晃晃,俯视桥下万丈深涧,令人心惊肉跳。一座吊桥一般只能容一个人行走,因此部队行进缓慢,延误了行军时间。最困难的还是粮食的筹集。部队在上下打鼓时生活极端困难,连青棵麦都找不到,每天吃豌豆苗,没有油盐,有时放点麦子,每人不足一两,吃了不消化,从大便中直拉出来。有的同志饿急了,竟有把大便中拉出的麦粒洗干净吃二遍的。因为没有盐吃,大家都感到浑身乏力,行军时间距逐渐拉大,有的用生羊皮披在身上御寒,况开田却找了块牛皮包住脚,这样,天睛下雨都可以行走,就凭它走过万里征途。红军过草地,每人准备15天粮食,实际上带了20天,因为大家尝够了行军中缺粮的苦处。从毛尔盖到班佑,途中走了7天。一路上荒草连天,像茫茫大海一般。草地上不时会遇到水洼,里面的积水显红色,毒性很强,脚磨破了,沾上毒水,就会感染化脓,有的草长在深泥上,不小心踏上去,人就会陷进泥坑中爬不起来。草地上野菜极少,只有野韭菜、黄花等数种,有时也会见到野牛和野马,以及兔子一类小动物,它们往往充当了战士们的口粮,但这种机会是极少的,绝大部分地区是一片荒凉,杳无人迹。红军过草地,由于饥饿和疾病等原因,掉队的很多,时常可以看到三三两两一伙,结伴而行。不论你是哪个部队,什么兵种,大家都象亲兄弟一般,互相帮助,自由结合去追赶红军大部队。况开田在草地上吃了青棵麦,喝了凉水,肚子痛掉了队,跟在友军后边行动,一直到走出草地,到了一个喇嘛庙中,才找到了自己的部队。
在草地上行军,为了补充粮食及搞到油盐,部队千方百计与当地居民取得联系,但当地的少数民族居民由于受军阀的压迫和屠杀,民族矛盾很深。他们恨透了汉人,过去四川军阀进草地,他们立即逃跑,如果部队人少,他们便设法将人杀死,抢夺枪支。红军过草地,开始他们也采取这种方法。经过派员耐心解释,说服教育,局面才有所缓解。并通过他们搞到了一些生活必需品,改善了战土的生活。
走出草地,经过四川松藩包庄地区,来到长征最后一道封锁线:腊子口。此处地势险要,两座大山奇崖陡壁,中间有一条河,河东西均有敌兵把守,建了大碉堡。我军前卫部队沿悬崖陡璧爬上去,从敌兵后面发起进攻,把守敌歼灭,部队顺利通过腊子口,来到西北甘南哈打铺。此地街市完全是回族风俗,况开田和战士们一道,因为几个月没有吃过肉鸡和饼,大家一齐赶到街上去买点心,吃了个痛快。在哈打铺部队经过整编,因为人少了,干部团改为营的建制。况开田被分配到中央;干部休养队任管理员。负责在行军中看营房,筹集粮草,雇请担架,工作十分忙碌。此后沿途经过通卫河、会里、六盘山一带,在路上与敌人的骑兵进行过战斗;特别是发现墙上有陕甘宁边区红军写的标语,大家心里都十分高兴;长征经过11个省,无数次战斗,克服千难万险,现在终于找到落脚的地方了。
接着部队到了吴起镇,离保安不远。这时,中央红军受到陕北苏区群众的热烈欢迎,他们送来了大批猪、羊、牛肉和小米、面、鞋等物,表示慰问。在群众的欢迎声中,中央红军又与红二十五军,及陕北的红二十六、二十八军等部队汇合,编成一、十五两个军团。部队进行休整,准备东渡黄河,向山西进军。当时况开田被分配到一方面军直供处,负责筹划军需给养,以后又分配到财务科任会计。
抗日的后勤保障
长征结束后,1936年2月,况开田随部队东征过黄河到延安,沿途筹划部队给养。5月,回师西北,直供处改为后勤部,况开田任财务科副科长,带领几个医院和兵站的后勒人员随部队前进。一、二、四方面军汇合后,在山城堡打了一仗,消灭胡宗南一个旅。部队继续西进过黄河。组织了前敌总指挥部,分政治部和供给部两部分。在供给部中,又挑选年青力壮的人员组织前敌供给部,统一领导三个方面军的供给工作,况开田在前敌供给部任会计科科长。这段时期他由于长期营养不良,身体极度虚弱,但却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积极为党工作。部队办会计训练班,他除完成本身的会计业务以外,还抽出时间给学员讲课,竭尽全力为部队培养会计人才。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发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了抵御外侮,救亡图存,进行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况开田任特务团供给主任。1937年11月,晋察冀军区成立,组建二军分区供给部,况开田任供给部长; 1944年组建晋察军区供给部,况开田任部长,1945年任晋察军区后勤部长。
1943年10月,日寇对我晋察冀军区的冀西和晋东北地区进行了第六次大扫荡。敌人用最野蛮残暴的“三光”政策,屠杀根据地的无辜群众,给抗日后勤保障工作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况开田不顾艰难,带领战士深人敌占区和游击区,千方百计征集军需物资。粮食搞到了,还要解决远程的运输问题。有一次在运粮途中,遇到敌军的袭击,战士和群众都负了伤,马匹也有伤亡,敌人蜂拥而上,处境非常危急。在这种情况下,况开田从容镇静,一面领导战士们英勇地阻击敌人,一面组织群众用牲口驮,用肩扛,将粮食快速转移,终于将敌人击溃,把粮食安全转移到运输站。还有一次,冒着敌人的大扫荡,他在山里辗转工作3个月,回来时,头发胡子长得老长,同志们见面竟认不出来了。况开田就是这样,任何困难都吓不倒他,他常说:“万里长 征都走过来了,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为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在艰苦的条件下,况开田想尽办法努力做好部队的后勤工作,他采取的方法是:
一、动员群众把阎锡山及其他国民党部队溃退时丢下的军装被服、丢在民间或埋在地下的武器收集起来装备八路军,日寇遗弃在河中的枪支也打捞上来修好继续使用。不能使用的武器和军装作为原料再生产。并设法从外国进口一批枪支,从敌占区购买一批日用品供部队使用。
二、在战斗中缴获的武器,迅速运送到部队。这是抗战初期八路军武器的主要来源。仅在一次战斗中从阎锡山统治区就缴获长短枪300多支,晋造和日本三八式步枪等3000余件。
三、从各地收集原料和机器,聘请工匠,成立被服厂、武器修理厂,制造枪支弹药,生产军需用品。为了改善部队生活,减轻群众负担,还组织战士办各种作坊,以及种菜,养猪等。并设法生产各种廉价的代用品,如用槐花槐实作黄色染料染军装等。
四、部队初组建时,军粮就地解决。来源是动员地富分子上交抗日救国粮,同时向当地群众筹借一部分,待政府建立后归还,或顶征购公粮任务。边区政府成立后,部队用粮主要从山西运来。由于运输路程长,时间紧,当时的运粮任务十分艰巨,但在况开田的积极努力下,及时保证了部队的军粮供应。不仅如此,他还严格要求部属爱惜粮食,坚决杜绝在运输过程中浪费军粮的事件发生。但对部队中的伤病员,他却爱护备至。想方设法改善他们的生活,使他们及早恢复健康,重返前线。
解放战争作贡献
1945年冬,晋察冀部队向绥远、归绥进攻,配合一二〇师打包头,围攻归绥月余,没有攻下。况开田带领后勤部机关住在陶卜旗车站,负责筹划部队的供应和运输工作。所运的粮食物资,要从归绥城北三里处通过敌人的防地,在硝烟弥漫的炮火声中,辎重队常常被敌人的火力切断,而当时运输的掩护部队又很少,为了保证部队急需的物资及时运到,况开田每次都要亲自率领辎重队穿梭于火线之间,出生入死,战斗不息。
1947年春,况开田调任军区供给部副政委,住在曲阳、多家峪一带。当时我军在平保战役和正大战役中,正沿平汉,正大两条铁路线横扫国民党军,扩大解放区,南占沧州,西至山西阳泉,孤立石家庄、保定之敌,威胁平津。况开田为部队行军打仗组织军需供应,他的工作为这几次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丰润战斗结束后,因为敌兵封锁了平绥路,华北的物资弹药运输不能通过,保障不了部队的供应。华北军区因此请示中央军委,改由江北军区供应弹药和辎重物资。得到同意后,况开田奉命带领部队人员和电台到哈尔滨东北军区和东北局去接收组织运输。1947年6月间况开田由遵化启程赴冀热辽军区地区。当时有承德溃退之敌向北平逃窜,恐与其相遇,绕道而行,走了一天一夜,天下大雨,食宿无着。后由军区派了5辆大卡车,将人和电台护送至通辽乘火车。但这些旧卡车沿途经常抛锚,只好下车步行,道路泥泞,举步维艰。好不容易到了通辽,却正值鼠疫流行,须等待注射防疫针后方可乘火车。况开田心急如焚,两天后赶到哈尔滨,向刘亚楼参谋长作了汇报。东北局同意调车,但是没有司机,物资还是运不出去。况开田非常着急,因为七八万人的军用物资,尤其是冬装,如果不能按时运出,部队就要挨冻,影响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经过艰苦努力,才争取到一个汽车团,有车270辆,人员一个整团的建制。从6月至11月,经四、五个月时间,才把所有辎重物资全部运回。当况开田把最后一批物资连同沿途设站人员一起收拢,从通辽乘汽车经围场、赤城等处,回到下花园机关时,部队正在进攻新保安,与敌三十五军展开激烈战斗,由于我军后勤物资供应充足,战斗力加强,很快将守敌全部歼灭,缴获汽车400多辆。新保安战斗结束后,华北两个兵团全部投入著名的平津战役。为了保证平津战役的胜利,中央军委决定继续从东北补充军需。况开田一接受任务,立刻马不停蹄地从南口出发,经北平、天津到达唐山,又从唐山奔赴秦皇岛东北军区后勤部所在地。从北平出发时,敌军飞机一直在头顶上盘旋,不断地轰炸和扫射,况开田一刻也不停顿地在炮火中飞车前进,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1月30日,当况开田所在的解放军部队正在北平城外举行人城仪式的时刻,况开田接到了新的任务,到山西太原去做攻打太原的后勤供应工作。当时攻打太原的部队有十八、十九、二十3个兵团和山西省军区所辖的地方部队,加上从东北军区调来的一个榴弹炮旅,共约30万人左右。守敌阎锡山部虽只有10多万人,但是装备精良,城内城外明碉暗堡,地下交通壕沟之多全国少见。我军围攻太原近半年未能攻下,最后集中全部火力把敌外围工事全部摧毁,然后在4月24日拂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总攻,经两个小时的激战,终于在上午10时左右将太原攻克,生擒守敌王靖国等阎锡山手下的高级将领。当日, 上午9时,战斗进入关键时刻,况开田来到太原城门口,带领部属随攻城先锋部队入城,来到阎锡山的兵站总监部,抓到该部办事人员和一些敌军官,逐个了解它们的武器弹药、油料、被装等器材、物资库房的分布地区及其数量。要部队严加看管,防止散兵抢夺。而后组织人员详细查看,逐件清点。战斗结束后,城内到处都是敌人埋下的地雷和丢失的弹药,汽车不小心将地雷压响,引起弹药库爆炸。从上午11时到下午4时,爆炸声接连不断。况开田不怕危险,亲临现场指挥工兵将易燃物掩埋,制止火灾蔓延。
太原战役结束后,况开田调十九兵团后勤部任政委,带领华北军区3000个床位的6个医院和几个汽车连,几个兵站随,部队进军西北,支援一野解放大西北的战斗。6月初况开田到达祁县。兵团领导找他交待任务:西北地区军需供应困难,要千方百计把太原接管的弹药、油料物资器材运到西北来。但是路程遥远,估计每个军需要1000辆大车的运力,全兵团需要2000至3000辆大车的运力,才能将这些物资运到西安、咸阳地区。杨得志、李志民、等兵团领导要况开田7月初随前线指挥部先去西北,作好接运准备。接到任务后立即出发,从龙门过黄河向西安挺进,当时西安一线局势紧张,敌胡宗南、马步芳部均在咸阳附近驻扎,况开田到西安,街上店铺关门,群众人心惶惶,害怕敌人卷土重来。十九兵团接着进到醴泉,沿西兰公路前进,路经六盘山、华家岭等地,正值7月酷暑天气,途中缺水,口渴难耐。军需物资运输困难。经过况开田的努力,好不容易运过黄河,储存在咸阳,解决了部队的供应问题。并且在彬县、长武等地设兵站,收容伤病员。8月1日部队占领平凉,25日占领兰州。兰州一仗打得残酷,守敌马步芳部八十二军凶悍无比。我军地形不熟,几次攻击没有成功,伤亡不小,弹药消耗殆尽。前方数次电令赶运枪弹,要求在25日前送至前线。况开田接电后日夜组织抢运,终于在8月24日准时将物资运到部队,为解放兰州立了大功。
兰州解放后我军声威大振,兵团向宁夏进军,在中卫、中宁一线,马洪滨一个师不战而降,马洪透部队闻讯风逃云散,我军顺利解放了西北重镇银川,接着,解放华北、大西北的战斗胜利结束。况开田出色地完成了为部队供应军需物资的艰巨任务。
朝鲜战场建功勋
新中国刚刚成立,1950年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侵朝战争,将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妄图将新生的共和国扼杀于摇篮之中。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赴朝远征。1951年1月由华东军区组建的部队奉命出国,况开田任6分部部长兼政委。入朝以后,为了减少分部之间部署上的交叉,决定将6分部拆散,以一个兵站两个警卫营和分部机关与4分部合并。1952年2月,况开田被志愿军后勤司令部任命为志愿军3分部部长兼政委。
第3分部汽车4团刚入朝时,因经验不足,车辆待避过于集中,一次就被敌机打毁了73辆。后来战士们发现了对付它的办法,在沿途叉口的制高点上站岗放哨,一听到敌机的声音,立即鸣枪报警。这样行进中的汽车马上关闭车灯,敌机发现不了轰炸目标,只好返回。况开田立即将这一办法推广,以后彭德怀总司令知道了,指示全军推广。不久,汽车4团5连,把几辆破汽车做了伪装,放在较明显的地方,敌机发现了,集中目标狂轰滥炸。况开田又将这个引诱敌人上当的办法在分部推广,弄得敌人真假难分,以后即使真的车队暴露在敌机面前,它也不敢轰炸了。
随着战线的延长,后勤保障十分困难,往往途中指挥失控,空袭事故增多。况开田经过调查研究,总结了各处的经验,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在汽车部队实施包运制,将车队固定点线,便于司机熟悉道路和掌握敌机活动规律,将任务分段包运到车队和班组,每段距离以汽车一夜的行程为限,使驾驶员白天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当时志愿军负责运输的赵南起同志很重视这个经验,立即在全军推广,减少了损失,提高了运输效率。
当1951年4月志愿军发起第五次战役时,为了克服南进300里无粮区的困难,况开田与负责供应的各军商定,各部自带5天干粮,另由分部准备5天干粮随队前进。由于克服了我军补给困难的弱点,使这次战役取得了歼敌4万余人的好战绩。此外,在战役进行中,铁原台站集中了大量的粮食弹药和伤病员,为了及时将他们转运出来,况开田当机立断,找到炮二师师长朱光,请其大力支援,朱光当即动用了数百辆汽车的运力,经两昼夜努力将伤员和物资全部转运完毕,为整个战役的胜利赢得了时间,受到彭总的表扬。
1952年初,美机狂炸我军兵站和仓库,阳德附近库区15天内被炸240余次,三分部4个兵站的库区被炸336次。为了对付敌机的轰炸,况开田提出,美机由定点封锁改为机动突击,我军高炮部队也应从“集中兵力,重点保卫”改为“重点保卫,机动作战”。后勤战线的其他领导也有类似意见。于是,上级将掩护后方交通的高射炮部队,布置在车站、桥梁和兵站、仓库附近进行掩护,同时派出部分高炮分队实施机动作战,以游击、伏击的办法打击敌机,均取得了较好的战果。况开田在人朝作战期间,非常重视深入第一线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一次到一个军械库查看,发现存放弹药的山洞潮湿严重,有的弹药箱被水浸湿,洞内通风设备不好,积水不能全部排出。他立即把仓库的领导和管理人员找来,研究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并向库区全体人员讲话,教育他们爱护国家财产,保护武器,提高部队战斗力。还有一次,他冒着敌机的轰炸和扫射,赶到一个单位查看,发现树林中存放的物资没有伪装好,有被敌机发现目标的危险,立即与库领导一起赶紧进行伪装,避免了一场灾难。在朝鲜战场上,所有的辎重物资都由后勤部掌握发放,因此后勤部家大业大,有的干部认为东西多了,多吃多占不算什么,特别是浪费损失的现象日益严重。况开田严以律己,强调规章制度,一切按原则办事,他常说:党和人民信任我们,让我们管理后勤,国家资财来之不易,应该千方百计保管好,当好管家人,坚决杜绝不应有的损失和浪费。每当几个部队同时要求满足供应的时候,他总是召集分部负责供应的同志开会,一起研究运力补助方案,并首先说明:只能先给主攻部队运送,完成主攻部队运送任务后,才能支援其他各军,否则对前线作战不利。在他的从严掌握下,保证了部队的有序供应。
1952年由于敌机的空中封锁,运输任务繁重,部队供应只能解决粮食,油、盐、肉类特别是蔬菜,因为需求量大,往往供应不上。为了解决部队战士因为吃不到蔬菜,缺乏维生素造成夜盲症,影响战斗力。上级指示后勤部门,决定大量调拨黄豆,以代替蔬菜,弥补战士们营养成分的不足。但是,就运输黄豆手而言,山高路远,途中损失严重,若算经济账,吃黄豆”年如吃金子一样贵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况开田果断地提出先前方,后后方的原则,合理将黄豆分配给各部队和分部团、站、仓库的同志食用。他提出后勤部虽掌管大量物资,但后勤人员应带头吃差的,把好的留给前线战士们,这样才能增加前方与后方、上级与下级之间的团结。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具体做法方而,他强调各单位要把粗粮细做,让战士吃饱吃好,改善生活条件,以保证强壮的身体,更有力的消灭敌人。
1954年2月,军委要求财务部门独立,况开田调任志愿军财务部部长。在主管财务工作期间,他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团结教育和选拔财务人才。志愿军财务部组建时,干部战士来自各个部队,有当年的老红军,有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入伍的老同志,也有从地方政府机关参加志愿军的干部,还有刚从军队学校毕业的青年学生。很多是况开田的老部下。他当领导人,坚持搞五湖四海,从不亲亲疏疏,厚此薄彼。有一位同志解放战争时期就是况开田的老部下,从分部财务处副处长平调到志愿军财务部,当时这个处没有处长,实际上由这位同志主持工作,但直到他调离朝鲜,还是副处长职务,没有因为是况开田的老部下而得到提拔。况开田经常教育大家:团结是党的生命,是战胜敌人,壮大自己的保证。在他的带动下,财务部的同志尽管来自四面八方,不论资历长短,职务高低,年龄大小,都能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形成一个团结友爱的战斗集体。
二、重视思想教育。况开田长期从事政治工作,他善于从繁杂的具体业务中,抓住带根本性和方向性的问题,加强财务工作建设。当时中央军委决定对全军制度进行重大改革。况开田坚决贯彻上级指示,要求财务干部既要“积极改革、稳步前进”,又要发扬我军财经工作的光荣传统,把财务工作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坚持财务工作的正确方向。召开志愿军第一届财务工作会议时,他亲自主持起草工作报告,逐字逐句研究推敲财务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贯彻落实中央军委决定的具体原则。他很重视抓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中央和上级党委的工作指示,他总是及时组织传达、学习,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政治机关召开的会议,如果他没有参加,总要参加会议的同志详细向他汇报。并要求抓住重点,紧密联系实际,提出加强思想工作的具体措施。志愿军财务部中,刚入伍的青年学生比较多,他要求各处的领导不仅要在业务上培养年轻同志,更要教育他们不断提高政治觉悟,树立革命的人生观,做个财务战线上的合格人才。在同志之间,他反对一团和气的庸俗作风,带头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对同志的缺点,即使是身边工作人员的缺点,他从不放过。因此,在志愿军财务部上下级之间,都能做到以诚相待,大家心情舒畅,形成了一种严肃活泼的政治氛围。
三、倡导认真负责、勤俭节约的工作作风。根据财务部的实际情况,况开田提出:既要管好用好每一分钱,又要能解决问题,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当时,各部队请求解决经费的文电非常多,他每日上午都要召集有关部门讨论问题,及时批阅文件,答复部队的请示报告,从不无故拖延。这种做法形成例行的工作制度,持之以恒。受到全军欢迎。财务部掌管经费,但日常开支均按标准向管理部门领报,不准乱花一分钱。当时,财务部按规定每月可向朝鲜政府兑换一部分朝币,以供部队购买当地蔬菜及日用品之需。折算起来,用朝币要比人民币便宜一些。但况开田严格规定不准在财务部的金库中多兑换朝币,以防办事人员从中谋利,一次有个部队因为过节招待费花多了,他闻讯后给以严肃批评,并以志愿军财务部的名义通报全军,以儆效尤。况开田办事最讲认真,不准敷衍塞责,凡是送他批阅的文件,一定要处长认真修改把关。一次他看到某处送来的一份文件,处长只是签了个名字,没有认真修改。便立即把处长找来,让拿回去重写。他说当领导不能只当收发,只签台市解放军字,不作审查。在他的严格要求下,财务部的工作历来井井有条。
四、关心同志体贴部属。1956年,部队对部分入朝干部的军衔级别进行调整。在讨论上报名单时,况开田全面分析了单位所属干部的德才情况,提出了干部晋升军衔和级别的意见。有的同志在基层没有被提名,他也主动提出列入了晋升名单,使这项工作做到公平合理,激发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1956年下半年,根据中央军委的决定,部分人朝时间较早的同志要分批调回国内工作,况开田自己也在奉调回国之列。为了这批同志今后的工作,在离朝回国之前,他反复征求了他们的意见,然后根据各人的具体情况向军委提出建议,妥善安排去向,使回国的同志各得其所,更好的发挥自己的长处为祖国工作。回国以后,况开田住在北京,他的家成了许多同志出差回国时的“留守处”,他经常把入朝部属的家眷接到北京,便于他们团聚;老部下回国到北京办事,也给予热情接待。况开田关心体贴部属的精神,受到大家的赞扬。
五、坚持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况开田在朝鲜管财务,从不占公家的便宜。他带头省吃俭用,因为他有牙病,某次部下给他用细米做饭,他立即把科长找来,对他说:我们现在的生活比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不知好了多少倍,可不能忘了艰苦奋斗,也不能因为自己管财务可以随便使用,搞特殊化;朝鲜的冬天室温低,他披着大衣坚持工作。有一次他到战士住的营房里,因为火墙不好烧,室内茶缸中结了冰,他立即拿了冰块找管理科长,让他马上想办法提高库内温度,保证大家取暖。
况开田从朝鲜回国后,组织上安排他去政治学院学习,按他的年龄和军衔,本可以乘专车往返,但他坚持每日挤公共汽车上下班。平日穿着也十分简朴,衣服鞋袜,一穿就是十几年,破得不能再补了还舍不得丢掉。在朝鲜管财务养成的节俭习惯一直坚持到晚年。他用的笔记本、正面用完了用反面,先用铅笔记,再用钢笔记,最后还用毛笔写,反复利用。1982年他撰写的《我的一生回忆》和《长征回忆》,都是写在废纸和废本子上。一个大军级干部节约到如此程度,一般人难以设想。“文革”中他被造反派关押,监室中有个大电灯泡,他觉得监室中人数不多,用大灯泡浪费电,建议换成小灯泡才安心。每次打饭,他都说不要多打,多打了吃不完是浪费。对待亲属子女,况开田更是严格,他从朝鲜回国,千里之外的老母和残废妹妹到北京来看他,在火车站下火车,要求派专车去接,况开田不同意。他的女儿从山东泰安乘火车到济南,下车时正逢大雨,打电话要父亲派车来接,况开田坚决不同意,要女儿乘公共汽车回家。1970年,一次况开田的爱人患急病,只好乘公共汽车到离驻地20多里外的医院就医,在车上突然昏倒,幸亏车上群众及时送往医院抢救才脱险。所有这些,都说明况开田这位老红军的崇高品质。
刚正不阿保晚节
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罪恶彻底揭露,阴谋被粉碎。全国局势为之一振,清理整顿工作顺利进行,被搞乱的单位渐次得到恢复。谁知事过不久,1974年初,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又在全国掀起了“批林批孔”的歪风,他们以所谓“批判右倾翻案风”为名,对敢于站出来进行整顿工作的同志,进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在这种情势下,况开田又成为他们的眼中钉。“四人帮”的爪牙以济南军区后勤部作为“批林批孔”的试点单位,1974年2月,新华社派“记者”到后勤部“放火烧荒”。他们非法剥夺了后勤部党委和领导的指挥权,纠集操纵过去的“造反派”,采取张贴标语、大字报,散发传单和召开批斗大会的形式,对况开田进行诬蔑和攻击。并于1974年3月26日,将况开田非法关押。调集60余人组成专案组,对况开田进行了长达一年零五个月的审查。结果因为查无实据,被迫于1975年8月14日解除审查。一直到粉碎“四人帮”两年多后的1979年2月13日,才由济南军区党委作出决定,对况开田予以彻底平反。据不完全统计,受此案牵连的军队干部多达300余人,仅团以上干部,就有40余人。粉碎“四人帮”以后,况开田虽然已经进入古稀之年,但他仍以极大的热情,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著作,积极投身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从1981年起在担任济南军区司令部顾问期间,为培养部队接班人,他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心力。1983年1月3日,况开田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