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1 17:20
净(拼音:jìng)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最古形体为秦代篆书,也见于先秦著作《国语》。据《说文解字》,“净”为鲁国北门城池的专名,清洁义本用“瀞”。隶书已以“净”取代“瀞”,表示清洁、洁净。作使动用,又有使干净之义。又引申指单纯的、纯粹的。“净”也用作副词使用,相当于只有、仅,表示除了这个,没有别的。另外,“净”还是京剧中的一类角色,即“生、旦、净、丑”中的“净”,俗称“花脸”。
“净”字旧时也写作“淨(浄)”,是个左右结构的形声字。泰山刻石写作图1,《说文解字》小篆写作图2,字形差别不大,均由形旁“水(氵)”和声旁“争”组成。从水,表示与水相关;争声,表示音读。隶书(图3)继承小篆,只是笔画更加平直,“水”旁演变为三点水“氵”。早期楷书沿袭隶书(图4),后来右旁上部的爪字头演变成刀字头“⺈”,三点水“氵”变为两点水“冫”,就是现代楷书的“净”字。
许慎在《说文解字·水部》中这样说解“淨(浄)”字:“淨(浄),鲁北城门池也。”从许慎的解释可以知道,“净”字本来是一个地名,并不表示“洁净”之义,表示“洁净”意义的是“瀞”字。许慎说:“瀞,无垢秽也。”可见,“净”字是“瀞”的假借字,而“瀞”为本字。“瀞”也是形声字,从水、静声,本指水的清洁、洁净。《广韵·劲韵》曰:“淨(浄),无垢也。”把“净”字解释为“清洁;干净”,解说的应当是“净”字的假借义。如今,“净”字久假不归,假借义人人皆知,知其本义者反而寥寥无几了。
“净”指清洁是它最常用的意义。用于这个意义的“净”是形容词性的。另外,它还有使之变净的意思。用于这个意义的“净”是动词,例如近代小说中常用“净口”“净手”之类的词。“净口”就是漱口,“净手”就是洗手,“净”都是指洗漱干净的意思。在某些方言中把上厕所也说成“净手”,这是因为便后洗手是人们一般的习惯,所以就以这一相关动作代替“上厕所”的说法,可以说是一种委婉语。
由洁净、无垢的意思,“净”字引申指无余、什么也没有,如说净光。像说“好好吃饭,把饭吃净了”,意思是说把饭吃得一点不剩。
(表格信息来源:《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卷十一】【水部】士耕切(chéng),又才性切(jìng)
(淨/浄)魯北城門池也。从水爭聲。
“(淨/浄)魯北城門池也”注:《公羊傳·閔二年》:“桓公使高子將南陽之甲,立僖公而城魯。或曰:自鹿門至于爭門者是也。或曰,自爭門至于吏門者是也。魯人至今以爲美談,曰:猶望高子也。”鹿門者,魯南城之東門,爭門者,魯北城之門。天子十二門,通十二子,諸侯大國當是九門。俟攷。淨者,北城門之池。其門曰爭門,則其池曰淨,从爭旁水也。《廣韵》曰:“埩七耕切,魯城北門池也。《説文》作淨。”蓋古書有作埩門者矣。城北誤倒。
“从水,爭聲””注:士耕切,十一部。又才性切。按,今俗用爲瀞字,釋爲無垢薉,切以才性,今字非古字也。
【子集下】【冫部】净
(chēng)《唐韻》楚耕切。《集韻》初耕切。並音琤。冷貌。
【巳集上】【水部】 浄
(jìng)《廣韻》才性切。《集韻》《韻會》《正韻》疾政切,音穽。無垢也,潔也。韓愈詩:渌淨不可唾。
又灘名。《水經注》:漢水東爲淨灘。
(chéng)又《唐韻》士耕切。《集韻》鋤耕切,音崢。《説文》:魯北城門池也。亦作才性切。
又《集韻》緇詵切,音臻。
又側詵切,音榛。義同。
【规范提示】第六笔横两端出头。
【写法】“冫”小“争”大,顶部“冫”低,底部“争”低。“冫”,点与提分写横中线上下。“争”,“⺈”,首笔撇起笔竖中线上端,第四笔中间一横在横中线,两端出头;亅(竖钩)的竖段在竖中线右侧。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注意:发音用国际音标标注,仅作参考,可能与实际发音有异
(表格信息来源:《汉语方音字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