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舞(凉州攻鼓子)

更新时间:2023-11-02 08:03

鼓舞(凉州攻鼓子),甘肃省武威市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凉州攻鼓子是一种民间鼓乐舞蹈,流传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四坝镇的杨家寨。历史上,四坝镇自汉初至唐、五代时期都是北方众多少数民族的居住地,明朝以后又有山西、江浙等地汉人迁入,所以,四坝镇地区一直是多民族聚居地。可以说,凉州攻鼓子是西域乐舞与中原乐舞交融并蓄而生的独特西部鼓舞艺术。

关于凉州攻鼓子的起源在四坝镇有不同的说法。据传,汉武帝时,河西匈奴部落中有两个王,即浑邪王和休屠王。此二人分管河西东部与西部,休屠王居住的“休屠城”就在四坝镇三岔堡。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将军霍去病发动了“祁连山之战”,打败了浑邪王。紧接着霍去病将军带领兵马攻取休屠王的城堡,连续进攻几次都拿不下来,在兵困粮尽的危急关头,汉军一名大将急中生智,挑选出一支精兵强将,装扮成民间“社火”队的鼓手表演者,把短兵器藏入鼓内,混入城内,里应外合攻破城池,取得了胜利,后人从而将这种鼓取名“攻鼓子”。

又传,当年苗庄王的军队因战斗节节失利,被围困于城寨之中,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无奈之下,他们将兵器藏入鼓腹中,乔装打扮成“社火”队出城表演,趁敌人观看表演时,攻其不备而出奇制胜,“攻鼓子”因此而得名。

郭承录主编的《武威史话》中认为凉州攻鼓子发源于唐朝大历年间,其缘由与上述两种说法大致相同,均含有暗藏兵器、攻取城堡的意思。从凉州攻鼓子鼓手着装来看,鼓手所戴的黑幞帽是唐朝男子的典型首服,由此可见,凉州攻鼓子确为唐代的遗俗。

舞蹈特色

表演形式

凉州攻鼓子的活动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五。这期间由“杨家会”会长(杨家会是杨家寨的杨姓自发建立的组织,会长由本会推举有威望的长者、鼓舞传人轮流担任)筹措经费,组织排练,执掌和带领攻鼓子队走街串户,向各户拜年问安,意为祛邪扶正,祈求寨子吉祥太平。

凉州攻鼓子随社火队表演时称“过街”,鼓手一般不少于十六名。首先由社火队男扮女装的腊花”拉场造气氛然后举行“拜印”仪式。“拜印”是攻鼓子表演前不可缺少的一种形式。先由“杨家会”中德高望重的长者击鼓开道,另有一长者双手托盘(盘中置红布包裹的“官印”,据说此官印为官府所赐)进场,面向观众站定。然后会长进场向官印行三拜礼。拜印后由会长发令,表演随即开始。

凉州攻鼓子除过街表演外,主要为单独“拉场”表演,单独表演的套路多,场面变化也大。传统的凉州攻鼓子表演一开始是在“单槌鼓”中跳跃上场,之后展开“亮阵图”,紧接着由“四方阵”“两军对垒”过渡到“四门兜底阵”“四门开花阵”,然后迅速构成“八卦阵”,最后在“亮三军”中结束。整个表演过程变化万千,气势恢宏。凉州攻鼓子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又融入了“长蛇阵”“猛虎出山阵”“双将对斗阵”“四龙阵”“连环阵”“套莲花”“三箭突围阵”等阵法。

凉州攻鼓子有时会举行鼓子表演,即“会鼓子”,“会鼓子”场面宏大壮观,每队鼓子都有一个领队指挥,几十队、甚至上百队鼓子汇在一起,由数十面大鼓配合掌握节奏,外加锣镲烘托气氛。几百人同敲一个鼓点,同走一种步伐,游走变化,配合默契,进退开合,谐调统一。

动作特征

凉州攻鼓子动作幅度大,跨、跳、摇、晃、转、撩、跃、敲、扬等动作反复运用,表演过程中“写箭步”运用较多,比较注重身体的“扎势”。此外,凉州攻鼓子表演中双人的配合动作也运用的较多,有背向、侧向的配合,有高低前后的配合。鼓手在表演过程中要手到、眼到、神到,在撩、转、跃进间表现出刚健有力、干净利落、仪态潇洒、稳健大方的动作特点。凉州攻鼓子有“战马凌乱”“鹞子翻身”“凤凰三点头”“登高望远”等动作,其中“雄鹰展翅”的是凉州攻鼓子个性化的动作,演员双手击鼓后从体侧向上举起,紧接着又高高跃起,似雄鹰展翅高飞,又如春燕从空中掠过,具有西部少数民族舞蹈的特点。

服装特征

凉州攻鼓子表演者腰挎红色鼓子,双手握鼓槌。头戴黑幞帽,帽顶两角留孔,各插一根野鸡翎,帽沿系黑底银泡勒头带,白色扇形纸花三束分左、中、右立着插于勒头带中。身穿黑夸衣、黑色灯笼裤,着黑色快靴。用一块长约2米、宽约20厘米的白布作敞领,从颈后搭下在胸前交叉,系于腰带内。

表演道具

凉州攻鼓子表演的主要道具为鼓和鼓槌,鼓为桶状,鼓身长34厘米,漆成红色,鼓面蒙牛皮,画黑色太极图案,鼓边沿装铁环拴鼓带,鼓带为长240厘米的绸带或布带。鼓槌采用凉州当地产的红柳木制作,制作出的鼓槌有重量,韧性好,击出的鼓声有力度、有弹性和跳跃感。鼓槌也可以用枣木制作,在鼓槌根部缀有红、黄两色绸带。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凉州攻鼓子集娱乐性、艺术性、地方性、自发性和民族性于一体,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认同意义。

传承状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外来文化的影响,凉州攻鼓子已很少能引起凉州当地年轻人的兴趣,部分青壮年攻鼓子表演骨干外出经商、打工,分散各地,老艺人年事日高,无法演出,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攻鼓子的传承与发展。

传承人物

杨门元,男,1959年10月出生,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鼓舞(凉州攻鼓子),甘肃省武威市申报。

保护措施

武威市凉州区四坝镇学校将凉州攻鼓子作为特色教育贯穿在学校体艺与美育教育的整个过程中。

四坝镇举办了凉州攻鼓子艺术传承人培训班以及攻鼓子艺术专修班。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凉州区文化馆获得“鼓舞(凉州攻鼓子)”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鼓舞(凉州攻鼓子)项目保护单位凉州区文化馆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荣誉表彰

1992年,凉州攻鼓子在兰州举行的“首届中国丝绸之路节”中获得优秀奖。

1994年,凉州攻鼓子在兰州举行的第四届“中国艺术节”中获得优秀奖。

1996年,凉州攻鼓子在浙江金华举行的第六届全国“群星奖”比赛中获得银奖。

1997年,凉州攻鼓子在兰州举行的首届甘肃省“群星艺术节”中获得金奖。

2008年,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22年,《凉州攻鼓子》喜获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艺术表演获奖作品。

重要展演

2003年至2009年,凉州攻鼓子在武威举行的第一届至第七届“天马文化旅游节”的开幕式中进行了表演。

2007年,凉州攻鼓子在中国海南岛举行的第八届欢乐节开幕式中进行了表演。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