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之志

更新时间:2024-07-04 17:33

凌云之志(拼音:líng yún zhī zhì)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成语出处

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天子大说,飘飘有凌云之气。”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凌云之志”。

成语典故

在西汉王朝210年的统治历史中,元、成二帝在位仅41年,但自他们开始,正像这些刘姓帝王的短寿所透露出的凋敝气象一样,西汉王朝经“中兴之主”汉宣帝昙花一现般的繁荣茉之后,全面走向衰败。

扬雄生于公元前53年,这个因避仇而迁居成都平原郫县友爱镇的家族,到扬雄出生时,已经是第五代了,其家境只是勉强过得去,有田有宅,种田喂蚕。“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话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为人简易佚荡,口吃不能剧谈,默而好深湛之思,清静亡为,少者欲,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微名当世”(《汉书,扬雄传》)。木讷不能言的少年,胸中却有锦绣文章。

成都,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它似乎天生就与诗赋,与文人骚客有着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自幼就喜欢辞赋,且生于斯、长于斯的扬雄,思慕同乡前辈司马相如,“每作赋,常拟之以为式”。公元前15年到公元前14年间,扬雄写下《蜀都赋》,优美华丽的辞藻给了我们审美享受,对于了解两千多年前的四川和成都更具有难得的史料价值。公元前12年的一天,郎官杨庄向汉成帝吟诵了一篇《绵竹赋》,并自豪地说作者是自己的四川同乡扬雄。汉成帝大赞,认为很像司马相如的文章,下令召见扬雄。42岁的扬雄接到诏令,离开成都,以一个文学家的身份走入长安。他要用手中的笔,在赋中上讽谏之意,抒针砭之怀。

一年之内,他上了四篇赋,委婉讽谏。无论《甘泉》《河东》,还是《羽猎》《长杨》,文采斐然,名动京华,赢得龙颜大悦,官封“给事黄门郎”(侍从皇帝,传达诏命)。所有人都祝贺扬雄,他却闷闷不乐。他开始进行自我反思,“雄以为赋者,将以风也,必推类而言,极丽靡之辞,因侈钜衍,兢于使人不能加也,既乃归之于正,然览者已过矣”(《汉书,扬雄传》)。他认为讽谏是赋的使命,在华丽的辞藻、盛大的铺排中,借景抒怀,推类明意,现在呢,看赋的人只见到浮华的文字表面,而无视意欲表达的讽谏主题,这就失去了作赋的本意,岂不悲哉?进而他联想到往昔武帝好神仙,司马相如向汉武帝上《大人赋》,本来想讽谏他好仙追神的虚无,汉武帝看后却反而飘飘有凌云之志。扬雄得出结论,“赋劝而不止,明矣”。既然不能劝谏,那么赋就是“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于是,作为与司马相如齐名的汉赋大家,自此,他再也没写过一篇赋。在汉世之后,赋也日渐衰落,虽不绝若缕,但终难复兴。

公元前8年,逐渐对政治失望的扬雄看到京师石室图书多,就提出愿意放弃三年的工资,去石室专心读书。汉成帝特下诏,让其带薪学习,还赐给他笔墨钱六万。从此,他开始疏离政治,专心看书著述,探研学理,做个纯粹的文人。仿《周易》而作《太玄》,仿《论语》作了《法言》,“欲求文章成名于后世”。

成语寓意

王阳明曾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王阳明认为,要想达到圣人之道,最关键的就是要先有一个一定要成为圣人的心。只有先立定这个志向,其他的一切就好说了。只有志向远大,目标坚定,自然就可以克服一切困难,成就一切功德,做自己想做的人。远大志向是人生航向的指明灯,是建功立业的方向标,是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人们只会在自我的小意识里走不出去,看不到别人的高明和成功之处,只会成为井底之蛙,天如井大,自然也就做不成什么大事。人生在世,不枉白走一场。为家族尽份力、为国家发点光,我们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既做到放眼世界,又要立是足眼下,将“一屋扫干净”,然后才能“扫天下”。

成语运用

“凌云之志”指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偏正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宾语。

“凌云之志”也作“凌云壮志”。

宋·秦观《论议下》:“故孝武好神仙,相如作《大人赋》以风其上,乃飘飘然有凌云之志,此文辞之弊也。”

宋·黄机《鹊桥仙・寿葛宰》词:“凌云壮志,垂天健翮,九万扶摇路稳。”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李元吴江救朱蛇》:“青衣去不多时,引一秀才至,眉青目秀,齿白唇红,飘飘然有凌云之志,挺挺乎绝尘世之姿,见李元先拜。”

袁鹰《飞》:“这就是一个十四岁的少年爱国者的凌云壮志。那以后的五十多个春秋里,它们不断得到充实,升华到最崇高最壮美的境界。”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