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鸿勋

更新时间:2024-09-03 21:19

凌鸿勋(1894年4月15日—1981年8月15日),字竹铭,出生于广东番禺捕属,原籍江苏常熟,铁路工程专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终身会员,原交通部南洋大学(交通大学前身)校长。

人物经历

1894年4月15日,凌鸿勋出生于广东番禺捕属(原籍江苏常熟),少时家境贫寒,但记忆力强,五岁开始由父母及堂叔教读四书五经。

1905年,考入广州府中学堂。

1910年,以优等成绩毕业于广州府中学堂,以第一名在广州考取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交通大学前身)预科,翌年升入本科,本科各学期考试均名列第一,还与同学组织“南洋学会”,发行南洋大学第一本学生刊物《学生杂志》。

1915年,毕业于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土木科,由交通部派往美国桥梁公司实习,后又赴哥伦比亚大学进修。

1917年12月,与在美中国工程界人士发起组织中国工程学会

1918年6月,因奔父丧提前回国,先后在京奉铁路及交通部考工科任职。

1920年2月,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土木科美籍教授万德璧返美度假,凌鸿勋来校代课;同年10月,任代理校长,并任交通大学筹备委员。

1921年,任交通大学上海学校副主任,不久又回北京交通部任技正,任京汉铁路工程师。

1923年9月,回到交通部南洋大学做专任教授。

1924年11月—1927年,由交通部派为交通部南洋大学校长。

1927年—1929年,任广西梧州市工务局局长。

1929年,任陇海铁路工程局局长。

1931年,被委任为陇海铁路潼关-西安段工程局局长兼总工程司。

1932年10月,调任粤汉铁路株洲-韶关段工程局局长兼总工程司。

1936年8月1日,任粤汉铁路管理局局长。

1937年10月1日,正式离开粤汉铁路。

1938年,被任命为湘桂铁路柳州-南宁段工程处长兼总工程司,同时任中法合作兴建的湘桂铁路南宁-镇南关段工程处的中方处长兼总工程司;同年10月,被任命为湘桂铁路桂林-南宁段工程局长兼总工程司。

1940年1月,任天水一成都铁路工程局局长兼总工程司,兼任西北公路管理处处长(后改西北公路工务局局长)。

1942年1月,任宝天铁路工程局局长兼总工程司(仍兼公路局局长)。

1945年2月,调任交通部常务次长。

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数理组)。

1949年3月,移居香港,以翻译英文科学新著为生。

1950年8月,移居台湾,任台湾大学教授。

1951年3月—1971年3月,任台湾“中国石油公司”董事长。

1957年,任“交通大学电子研究所”(后发展为台湾交通大学,今台湾阳明交通大学)筹备主任。

1971年3月,退休,任台湾“中国石油公司”名誉顾问。

1981年8月15日,病逝于台北。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1929年—1945年,凌鸿勋先后主持修建了陇海、粤汉、湘桂、天成、宝天等铁路干线(含区段),主持新修的铁路约1000公里,组织勘测的线路约4000公里,管办的公路约5000公里;曾参与黄河京汉铁路新桥的设计审查工作,拟定国有铁路建筑规范,为中国铁路技术标准奠定初步基础;成功在潼关城底开凿一座长1070米的隧道;选定陇海铁路西安车站站址(即今西安站);主持粤汉铁路株洲-韶关段路线方案的选择,采用金鸡岭坪石线,将原来由英国人勘测需建的70多座隧道减为16座,为提前一年三个月完成这条铁路的修建奠定了基础,就地取材在同一时间修筑五座石拱桥,跨径各为40米,属当时中国国内最长。

凌鸿勋著有《铁路大意》《台湾工业概况》《抗战八年交通大记事》《桥梁学》《工厂设计》等著作。

人才培养

任交通大学南洋大学校长时,凌鸿勋利用英国退还庚子赔款建立工业研究所,首创中国国内大学附设研究所的范例;修订了规章制度,恢复了每年一次的国文大会,确定了校徽,体育馆也竣工落成;在建校30周年纪念中举行工业展览会,除征集中外机械及仪器外,还另铺小铁路一条环绕校园一周,用小机车牵引几个小车厢行驶,每天参观者达二三万人,开当时风气之先。

台湾大学教授时,凌鸿勋教土木系三年级的铁路工程和四年级的铁路管理。

粤汉铁路株洲-韶关段工程局局长时,凌鸿勋在长沙、衡阳和广州三地招考车务学员,从高中毕业的青年中考选了40人,在衡阳训练。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远祖:凌邱孝,康熙年间曾任职于广州府多年。

父亲:凌彭寿,光绪十一年举人,以设馆授徒为业,曾受聘为广州府中学堂经学教员。

母亲:郑淑华,福建长乐人。

第一任妻子:石惠芳,1920年与凌鸿勋结婚,生有三男二女,1934年病逝。

第二任妻子:苏凤平,1935年与凌鸿勋结婚,生有一男。

长子:凌崇光,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长女:凌崇秀,居保定。

次女:凌崇英,偕婿高逢田定居于美国纽约长岛。

次子:凌崇裕,上海录音器材厂高级工程师。

三子:凌崇励,定居美国。

四子:凌崇迈,定居中国台北。

人物评价

凌鸿勋被誉为一代工程巨子。(西安交通大学评)

凌鸿勋是中国铁路先驱者。(美国《纽约时报》评)

凌鸿勋修筑株韶段工程时,给国人的印象是诚、廉、勤,有“铁路圣人”之称。(宋立志编著《名校精英》评)

人物纪念

为了感戴凌鸿勋对母校的贡献,上海交通大学包兆龙图书馆内挂着凌鸿勋的全身遗像。

台湾交通大学将一座大楼命名为“竹铭馆”(竹铭为凌鸿勋的字),将一个人工湖命名为“竹湖”,并在图书馆内特辟“竹铭纪念室”,专门陈列凌鸿勋的著作、笔记及各种纪念物,并塑铸铜像竖立其中。

台湾“中国石油公司”为崇敬凌鸿勋任职董事长时期的功绩,在中国台北、苗栗、嘉义及高雄等地的厂区兴建“竹铭楼”以表纪念。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