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27 18:31
《减字木兰花·送东武令赵晦之》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上片用对比的手法写赵晦之不以个人升沉为念的贤德,于颂扬中表达出苏轼对友人的体贴和宽慰;下片写苏轼自己希望归退田园,在意念上紧承上文,说明赵晦之丢官并非不幸,仍是慰勉友人。全词采用对比、用典等手法,融入散文句法而不落痕迹,表达了苏轼对友人体贴慰勉的情意。
减字木兰花⑴·送东武令赵晦之⑵
贤哉令尹⑶,三仕已之无喜愠⑷。我独何人,犹把虚名玷缙绅⑸。
不如归去,二顷良田无觅处⑹。归去来兮⑺,待有良田是几时。
贤明的县令啊,你的心情不为出仕和去职而改变,心胸如此开阔,令人敬佩。我自己凭借着虚名居官,不免玷污士林。
不如退归田园吧,可惜还没有退隐的条件。我期盼着像你一样归隐乡里,就是不知道要等到何时啊。
此词当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十二月,当时东武令赵昶(字晦之)罢官归海州,苏轼作词以赠别。傅干《注坡词》卷九词题:“送东武令赵晦之失官归海州。”孔凡礼《苏轼年谱》:“熙宁八年。”
此词上片重在赞扬赵晦之不以个人升沉得失萦怀的胸襟和品德。开头一句“贤哉令尹”,赞颂之情溢于言表。接着以“三仕已之无喜愠”来加以申述。这里运用了出自《论语·公冶长》篇中的典故,概括了赵晦之出仕与罢官两方面的经历,以及赵晦之的忘怀得失的主观态度。在官位观念极重的封建时代,赵晦之这种超脱的态度是十分难得的,所以苏轼以“贤哉令尹”相许。苏轼这样措辞,表达了苏轼对失官的友人的理解、敬重和宽慰。后两句转到说苏轼自己,很有点自愧不如、自惭形秽的意思。这是苏轼的谦虚,而苏轼对赵晦之的推重以及惜才的心理,也见于言外了。
下片紧承上片,写自己归隐田园的愿望。“二顷良田”,用了《史记·苏秦传》中的典故,带有几分幽默感。“无觅处”,当初由于“良田”全无,才走到仕途上来的。可是出仕与归田相比,苏轼此时企图选择的还是归田,“不如归去”。然而说是归田,却是无田。这下,苏轼不知道怎么办,在结尾处,苏轼打趣说:还是回去吧,要等到有良田不知是何年何月呢。由此可见苏轼归田(实际是退隐)心情的迫切。这样写,表现了苏轼在出处之间徘徊的人生态度,但主要还是为了进一层淡化赵晦之的功名心理,消除可能因罢官而引起的失落感,表明自己是同道之人。在当时情境下,这是最得体也最有效的宽慰之辞。
全词采用对比、用典的写作手法,以散文句法入词,引用《论语》中的语句,以及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的语句,表达了苏轼对友人体贴慰勉的情意。
山西大学原教授靳极苍《苏轼官密州时所作词介评》:这全是为安慰被罢官归去的赵晦之而写的词,没什么深意。说自己也想归去,也全是为安慰对方,不是实话,因为苏轼是全心全意入世的,虽也时动归去之念,但结果仍隐忍着待下去。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谪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擅长行书、楷书,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能画竹,学文同,也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高度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造诣。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集有《东坡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