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镇

更新时间:2023-08-05 12:43

凤城镇,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凤山县下辖镇,地处凤山县中部,东接东兰县、西与金牙毗邻南靠三门海镇、北与乔音乡相连。行政区域面积245.16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

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东兰州辖地设内六哨和外六哨,今凤城镇为外六哨中的凤山哨辖地。

清雍正七年(1729年),置凤山土州,治今凤山县城,受东兰州承审。

清雍正八年(1730年),改土归流,外六哨另置土分州,为凤山土分州凤山哨辖地。

民国八年(1919年),凤山土州改流置凤山县,县治今镇。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县将6个区划分为8个乡,称城治乡。

民国时期,先后属柳江道、广西省、百色民团区、百色行政督区、第十、第五、第十二行政督察区。

1949年,观山县解放,属治城厢,属百色专区。

1958年,复属百色专区,设城厢公社。

1961年,城厢公社分为4个公社及凤城镇。

1962年7月,凤城镇归属城厢区。

1965年5月25日,改属河池专区。

1970年7月,城厢区改公社。

1971年,凤山县改属河池地区。

1972年,从城厢公社划出巴烈、凤城两大队及巴旁大队的巴旁村(屯)重设凤城镇。

1983年7月,城厢公社改为凤阳公社。

1984年9月,划入原凤阳公社的13个大队凤城镇。

2002年,凤山县改隶河池市。

行政区划

1989年,凤城镇设14个村公所、1个居委会、82个村委会。2002年,凤山县改隶河池市。

2011年末,凤城镇辖凤阳、东棚2个社区,巴烈、巴旁、松仁、久文、才劳、长峒、拉仁、凤凰、兴隆、恒里、京里、良利、林兰、弄者14个行政村;下设203个村民小组。有401个自然屯。

截至2021年6月,凤城镇下辖4个社区和13个行政村:凤阳社区、东棚社区、巴烈社区、思源社区,巴旁村、松仁村、久文村、才劳村、长峒村、拉仁村、凤凰村、兴隆村、恒里村、京里村、良利村、林兰村、弄者村。镇人民政府驻凤山县凤阳街。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凤城镇地处凤山县中部,东接东兰县、西与金牙毗邻南靠三门海镇、北与乔音乡相连。行政区域面积245.1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凤城镇四面环山,东面有公母塘、云峰洞、文笔峰、西面有雷峰古寺,北面有穿龙岩,县城海拔484米。

气候

凤城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温和湿润,春秋季节短暂,冬夏季节明显,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多年平均气温19.2℃。无霜期年平均362天,年平均降水量1564.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4—6月,6月最多。

水文

凤城镇境内两条小河,两个小湖泊(鸳鸯湖),最大的河流为观音河,从乔音乡至巴马县流经境内松仁、凤阳社区和巴烈村、恒里村、京里村,主要支流有巴旁河、河曲河等。

自然灾害

凤城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地质灾害、虫害等。地质灾害年均发生5次,主要发生在4—6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于2009年11月24日巴烈村的巴炼山山体崩塌,房屋倒塌105间,经济损失163万元。

自然资源

凤城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硫铁、金等。其中大理石仅裸露在地面的就有2000多万立方米,已经开发的有硫铁矿、大理石,位于弄者村

2011年末,凤城镇耕地面积1.02万亩,人均0.35亩;可利用草地面积500万亩,林地面积9.2万亩。

人口

民国三十年(1941年)统计,有住房274户,人口1352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凤城镇全镇人口数为36018人,其中农业人口25072人,非农业人口为10946人。

2011年末,凤城镇辖区总人口44744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284人,城镇化率18.5%,另有流动人口2629人。总人口中,男性22909人,占51.2%,女性21835人,占48.8%;14岁以下7648人,占17%;15~64岁34322人,占76.7%;65岁以上2774人,占6.3%。总人口中,以壮族为主,达17650人,占39.45%。2011年,人口出生率12.49‰,人口死亡率3.2‰,人口自然增长率9.29‰。

截至2019年末,凤城镇户籍人口有47574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凤城镇财政总收入851万元,比上年增长11.59%。

截至2019年末,凤城镇有工业企业85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75个。

农业

凤城镇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为主。

2002年,凤城镇粮食总产量607.5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242公斤。

2011年末,生产粮食4893吨,人均109千克,其中水稻2551吨。主要经济作物有火麻、油菜子、木薯、蔬菜、黄瓜等。2011年,火麻种植面积0.04万亩,产量25吨;油菜子种植面积0.09万亩,产量46吨;木薯种植面积0.06万亩,产量238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0.13万亩,产量71吨,其中油茶30吨、油菜10吨;蔬菜种植面积0.8万亩,产量5348吨。畜牧业以饲养羊、牛、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末,生猪饲养量2.8万头,年末存栏1.2万头;羊饲养量0.4万只,年末存栏0.24万只;牛饲养量0.32万头,年末存栏0.24万头;家禽饲养量15万羽,上市家禽5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1638吨,其中猪肉1164.3吨,牛肉139.9吨,羊肉36.7吨;禽蛋39吨。

2011年末,凤城镇农业总生产值达到1.5亿元,比上年增长11%。

商业

2011年末,凤城镇有商业网点1305个,从业人员1563人。2011年,社会商品零售额达7068万元;城乡集贸市场4个,年成交额1.2亿元。2011年末,凤城镇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2家金融机构设营业点7处。

电信业务

2011年,凤城镇全年电信业务收入150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凤城镇有幼儿园(所)2所,在园幼儿150人,专任教师5人;小学23所,在校生2243人,专任教师15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8%;初中1所,在校生94人,专任教师1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8.6%,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凤城镇有文化站1个;公共图书室1个,藏书1000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4人。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凤城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6个,门诊部(所)5个,病床65张;固定资产383万元。专业卫生人员81名,其中执业医师25人,执业助理医师32人,注册护士24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6万人次。村(居)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1万人,参合率98%。

社会保障

2011年末,凤城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257户,人数11972人,支出2561.20万元,比上年增长5.5%,月人均179元,比上年增长11.8%;医疗救助234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5647人次,共支出31.30万元,比上年增长7.3%;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784户,人数6235人,支出463.88万元,比上年增长23%,月人均62元,比上年增长24%。农村五保集中供养47人,支出14664元,比上年增长25%;分散供养145人,支出9116元,比上年增长10%。

基础设施

2011年末,凤城镇有邮政网点3个,电信服务网点1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500门,固定电话用户155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80%;移动电话用户2.04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90%,光缆线路总长达15千米,主干电缆达21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1300个,其中已占用端口总数1150个,宽带接入用户1150户。

交通运输

凤城镇位于凤山县城区,交通便利,G243、G357穿境而过。

历史文化

凤城镇因凤山县人民政府驻此地而得名。

地方特产

油茶:凤城镇有茶油林地9800亩,年产油籽150万公斤,茶油6万多公斤。油色金黄,清亮味香,含酸量2—3度左右,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八角:凤城镇有八角林地43000亩,年产量6000万公斤(含镇内的凤旁、久文林场),是镇内主要外销产品。是常用的调味香料及医药和化工原料。其叶、枝、果、皮均可蒸熬茴香油。

油桐:凤城镇有油桐面积6100亩,年产桐子1100吨,油质清亮,经国家有关部门鉴定,为国家一级油。用于工业和化工原料。民间用作外擦刮痧,油渣是优质的肥料,果壳可制活性炭。

活血:杀猪、杀羊必打“活血”。将宰杀的健康猪或羊初喷的血与适量的食盐搅匀不结块为宜,然后放入佐料用适量温开水搅拌,静置片刻凝固即成“活血”。“活血”滑嫩,味佳可口。常吃“活血”有洗尘之效。

花糯饭:清明节和三月三必做花糯饭,用以扫墓祭祖、赠亲送友或待客。

羊包干:把新鲜羊肝切片,拌上炒熟的芝麻或黄豆粉。用羊网油或板油将肝片包裹,用竹签串好置火上烤至黄而吃。

火麻汤:把火麻舂碎,用水淘去渣滓,用其水煮菜,味道鲜美,油滑可口。常食火麻汤,有抗衰老和延年益寿之效。

饭豆饭:把饭豆煮烂,加糯米煮熟,味道香甜,饭质松软,常食用有消肿、滤尿之功效。

南瓜饭:老南瓜削去皮,除去瓜子,放少许水煮烂后加糯米拌匀,煨在火边至熟,味香甜可口。便秘者常食用有治疗之效。

著名人物

综述

自大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凤城镇镇先后有119名英烈和近500名革命群众为凤山人民解放事业献出生命。

廖由斌(1891—1931),又名邓学精,壮族,凤城镇凤凰村弄门屯人。民国十四年(1925年)九月,廖由斌到东兰参加第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回县后在家乡弄门峒办一所私塾学堂,宣传革命道理,组织农民协会。民国十六年(1927年)担任区农民协会执委,同年12月11日,参加百色起义。民国十九年(1930年)三月被推选为中区工农民主政府主席。同年11月接替黄松坚任县苏维埃政府主席。次年接替韦菁任中共凤山县委书记。民国二十年(1931年)在东凤革命苏区受到敌人重兵“围剿”,廖由斌带领县委和苏维埃政府工作人员转入农村进行隐蔽活动,同年8月到久文乡政广屯收缴有叛心的赤卫队长韦述善武装时,被叛徒韦述善开枪击伤后,割断两耳、喉咙后牺牲,时年40岁。

黄文通(1905—1932),字轩然,壮族,凤城镇恒里村人。民国十三年(1924年)夏入广西省立第五中学学习,参与组织“东凤邕色学会百色分会”当选为委员。民国十四年(1925年)九月参加韦拔群举办的第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回县后组织农民运动。民国十六年(1927年)任右江第一路农军3团副团长。同年8月参加围攻凤山县城国民党军队黄明远部的战斗。同年12月被广西省政府通缉离桂赴广东海陆丰学习农运经验。民国十八年(1929年)农历五月从广东回到南宁,加入中国共产党,委任为凤山农运特派员。同年10月带领广西第四警备大队一部由百色返回凤山,与黄松坚,廖源芳率领农军多次攻打凤山县城,恢复县农会,任县农会主任。同年12月参加百色起义,后任红七军第三纵队参谋。民国十九年(1930年)红七军集结河池整编,任二十一师组织科长,军政治部组织科长,随军北上江西。民国二十年(1931年)到达中央苏区,参加第二、第三次反“围剿”斗争。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3月)奉命回广西右江恢复革命根据地,途经恩隆县(今田东县),被叛徒出卖被捕,同年在百色就义。

唐子培(1914—1976),汉族,凤城镇京里村人。民国十八年(1929年)参加百色起义,任红七军第三纵队宣传员,勤务兵。民国十九年(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军北上转战桂黔湘粤赣边。参加中央红军的第三、四、五次反围剿战斗。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红九军团三八O团三营九连副指导员,红九军团政治部青年科干事等。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二O司令部通讯连指导员,晋察冀军区冀中区游击干训队指导员,一二O师独立二旅四团三营副教导员,一二O师政治部政训队学员,雁北分区骑兵营教导员。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九月,任热辽纵队六十四团政委。先后参加山海关、辽沈、平津大决战。1949年春起,先后任第四野战军十四兵团卫生部主任,哈尔滨空军航校后勤部政委,南昌航空工厂军事总代表,四川省民航管理局局长,柳州第四航校校长;广西壮族自治区商业厅副厅长,中共广西省委财贸政治部主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商业局副局长和区财贸办公室副主任等职。1976年6月8日在南宁病故。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