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头鹰

更新时间:2024-07-01 22:22

凤头鹰是隼形目鹰科鹰属鸟类。体大,具短羽冠。成年雄鸟上体灰褐;两翼及尾具横斑;下体棕色;胸部具白色纵纹;腹部及大腿白色具近黑色粗横斑;颈白,有近黑色纵纹至喉,具两道黑色髭纹。亚成鸟及雌鸟似成年雄鸟,但下体纵纹及横斑均为褐色,上体褐色较淡。飞行时两翼较同属鹰类短圆。

形态特征

凤头鹰为中等猛禽,前额、头顶、后枕及其羽冠黑灰色;头和颈侧较淡,具黑色羽干纹。上体暗褐色,尾覆羽尖端白色;尾淡褐色,具白色端斑和一道隐蔽而不甚显著的横带和4道显露的暗褐色横带;飞羽亦具暗褐色横带,且内翈基部白色。颏、喉和胸白色,颏和喉具一黑褐色中央纵纹;胸具宽的棕褐色纵纹,尾下覆羽白色;胸以下具暗棕褐色与白色相间排列的横斑。虹膜金黄色,嘴角褐色或铅色,嘴峰和嘴尖黑色,口角黄色,蜡膜和眼睑黄绿色,脚和趾淡黄色,爪角黑色。

幼鸟上体暗褐,具茶黄色羽缘,后颈茶黄色,微具黑色斑;头具宽的茶黄色羽缘。下体皮黄白色或淡棕色或白色,喉具黑色中央纵纹,胸、腹具黑色纵纹或纵行黑色斑点。

上喙边端具弧形垂突,适于撕裂猎物吞食;基部具蜡膜或须状羽;翅强健,翅宽圆而钝,扇翅及翱翔飞行,扇翅节奏较隼科慢;跗跖部大多相对较长,约等于胫部长度。雌鸟显著大于雄鸟。

大小量度:体重♂370克,♀360-530克;体长♂410毫米,♀410-490毫米;嘴峰♂20-29毫米,♀20-23毫米;翅♂211-268毫米,♀238-264毫米;尾♂190-226毫米,♀207-230毫米,跗蹠♂59-70毫米,♀62-72毫米。(注:雄性——♂;雌性——♀)

(注:凤头鹰图册网址)

近种区别

栖息环境

凤头鹰是留鸟,通常栖息在2000米以下的山地森林和山脚林缘地带,最高可达海拔2,400米。也出现在竹林和小面积丛林地带,偶尔也到山脚平原和村庄附近活动。性情机警,善于藏匿,常躲藏在树叶丛中,有时也栖息于空旷处孤立的树枝上。

生活习性

留鸟。性善隐藏而机警,常躲藏在树叶丛中,有时也栖于空旷处孤立的树枝上。日出性。多单独活动,飞行缓慢,也不很高,有时也利用上升的热气流在空中盘旋和翱翔,盘旋时两翼常往下压和抖动。领域性甚强。

主要以蛙、蜥蜴、鼠类、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也吃鸟和小型哺乳动物。主要在森林中的地面上捕食,常躲藏在树枝丛间,发现猎物时才突然出击。叫声较为沉寂,he-he-he-he-he-he的尖厉叫声及拖长的吠声。

分布范围

世界

原产地:不丹、汶莱、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尼、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菲律宾、新加坡、斯里兰卡、泰国和越南。

旅鸟:孟加拉国。

中国

中国国内终年留居四川峨眉山,云南盈江、耿马、丽江、景东、思茅、普文、橄榄坝、寻甸、昆明、蒙自、河口等,贵州绥阳、遵义、安龙、罗甸等,广西西南部,广东连县、乐东、高要,台湾和海南白沙、万宁、坝王岭、东方等地。

地理

凤头鹰全世界共有11个亚种,中国有2个亚种,区域性非罕见,见于中国中南及西南包括海南岛(indicus)及台湾(formosae)的低地森林。在香港已常见。台湾亚种为中国的特产亚种,仅分布于台湾,不常见;分布于其他地区的是普通亚种,为留鸟,较为罕见,其中福建永泰和湖北十堰有才报道的新记录。

繁殖方式

繁殖期4-7月。繁殖期常在森林上空翱翔,同时发出响亮叫声营巢于针叶林或阔叶林中高大的树上,距地高6-30米。巢较粗糙,主要由枯树枝堆集而成,内放一些绿叶。营巢位置多在河岸或水塘旁边,离水域不远。如果繁殖成功,巢下年还将继续使用。每窝通常产卵2-3枚,卵为椭圆形,大小为43-54毫米×37-41毫米。孵卵期间领域性极强,有时甚至攻击进入巢附近的人。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3.1——无危(LC)。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附录Ⅱ。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二级。

种群现状

凤头鹰的物种数量估计数以万计。趋势理由:由于持续的栖息地破坏,认为种群数量正在下降。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中国分布的亚种数量较普遍,区域性非罕见,但种群数量不高。

2022年,从杨浦公园获悉,园内发现了一对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凤头鹰筑巢,还生了两只小宝宝。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