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县旧城

更新时间:2024-06-22 14:09

凤山县旧城位于台湾省高雄市左营区,又称左营旧城。由于清代左营划归凤山县管辖,故称为凤山县旧城,并非位于今高雄县凤山市,具有许多特殊之处,东门、南门、北门及城墙、护城濠及北门外之镇福社及拱辰井现为一级古迹。

简介1

凤山县旧城是道光五年(1825年)所重建。由于后来在埤头街(今高雄市凤山区)又盖了一座凤山县新城,因此相对于“新城”,左营旧城就被称为“旧城”。左营旧城在台湾的筑城历史中,除了荷兰人盖的几座红毛城外,台湾的第一座中式城池即为凤山县旧城,可谓台湾城池之祖。而凤山县旧城不但是台湾第一座土城,也是第一座石城;另外,第二次筑城时将一座孤立的山峰(龟山)圈围在城内,并在北门左右两侧设置泥塑门神,在清代台湾的县城中都是唯一的例子。环顾清代在台湾所筑之城池,除恒春古城外,当属凤山县旧城保存最为完整。

建城经过

左营因位于高雄平原要冲,深具战略优势,加上左营有龟山、蛇山的屏障,容易防守,因此明郑时代在此设左冲(左营),以与右冲镇(今右昌)相呼应,这也是现今地名“左营”的由来之一。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台湾被收为大清版图,同样看重左营的战略地位,将凤山县治设在兴隆庄(今左营旧城),并陆续设置文庙、县署等,使其渐具规模。但清初时为防变乱,台湾不允筑城,故一直未筑城墙。直到康熙六十年(1721年),因为有朱一贵在台湾南部举事,首先攻破凤山,导致兴隆庄县署残破不堪。在惨痛的教训下,清廷才同意台湾可以筑城保护。因此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时,知县刘光泗就在兴隆庄以土埆建筑了台湾第一座土城,左倚龟山,右连蛇山,外港壕垫,设东西南北四门。雍正十二年(1734年)在城墙外加筑刺竹三重,仍感不足,至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又在四座城门侧增建炮台各一座。

改建石城

现在所见的石城,是历经许多事件冲撞后的转变。首先在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台湾中部发生林爽文事件,其南部的党徒庄大田响应,二度攻破县城。在连年战火的摧残之下,这座土城早已面目全非。此时地方官员以为凤山城倚山而建,易攻难守,又觉兴隆庄多兵灾,为不祥之地。于是乾隆五十三年乱平之后,负责重新评估台湾防御工事的福康安,遂将凤山县治迁往当时已相当繁荣的埤头街(今凤山市)。无奈该处也不平静,变更县治所在并不能改变凤山县的恶运。乾隆六十年,当地人士陈周全与陈光爱兴兵,虽为理藩同知朱慧昌平定,但嘉庆十年(1805年),自封“镇海威武王”的强盗蔡牵、吴淮泗又攻陷埤头街县城。翌年,官员与民间舆论都觉得还是兴隆庄好,嘉庆十二年(1807年)曾想将凤山县治搬回兴隆庄旧城,但因旧城已大多残破,重建新城,财力不堪负荷而未成。直到道光四年(1824年)杨良斌之乱再起,居民大为恐慌,乃思迁回兴隆里旧城。于是知府方传穟乘机倡议官民捐资,集资十四余万银元(民间捐献约四分之三),由知县杜绍祁为督建,就地取材,以咾咕石及三合土为主,城池范围有所变更,舍去蛇山,全围龟山在城内(所谓放蛇围龟)。于道光五年(1825年)七月十五日兴工,分四组对(拼)场施工,道光六年年八月十五日一座崭新的石城落城,在当时的台湾,仅有彰化县的砖城,可与相比,谓可傲视全台。

石城闲置

兴隆庄石城建妥后,因埤头街新城居府城、屏东平原间交通孔道,较为繁荣,户口繁盛达八千户之多,旧城则只有五百户,且附近山上盗匪出没,构成重大威胁。又无巧不巧,知县杜绍祁却在这个当口得急病死亡。此一噩耗传出,众人指兴隆庄“煞气太重”,根本是不祥之地(注:“杜绍祁忽死……”此说有误,事实应为1826年(道光6年)杜绍祁未死,1827年(道光7年)杜绍祁升任福建台湾淡防分府凤山正堂,同年引疾归乡(江苏金匮县),讲学乡里,1850年(道光30年)寇至金匮县,杜氏拒绝逃离,高寿至76岁。)。因此原先热切希望能迁移回兴隆庄的凤山县官民又拒绝搬迁,只空留一座气派的石城,从此荒废。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清廷准将县治迁回埤头街(今凤山市)新城,但延至咸丰三年(1853年)林拱变乱平定后,文武衙署才正式迁移埤头街。

根据文献资料推断城内建物,当时的重要公共建筑有:凤山县署、典史署、参将署、守备署等;寺庙:兴隆寺(观音亭)、天后宫、慈济宫、关帝庙、八蜡祠、火神庙、三山国王庙开漳圣王庙、王爷宫等,其中尤以兴隆寺、天后宫香火最为鼎盛。重要街道则有:县前街(又称大道公街)、下街仔、南门口街、大街、总爷口街、北门内街等六条,而以县前街最为繁荣。

日本统治初期,左营旧城的命运并未有太大的改变,但随着军事南进政策的推展,昭和十三年(1938年)日军将左营港(原名“万丹仔港”)建为军港,且在后劲设第六海军炼油厂。为了保护左营军港,居制高点位置的旧城及龟山,于昭和十五年(1940年)时被画为军区,将旧城内的左营庄役所、庙宇、旧城教会堂,及居民五十余户,全部强制迁出,导致城内文物荡然无存。

战后,国民政府还是把旧城之北门、东门及龟山画为军区,并在城内设置海光三村、胜利新村与东自助新村三处眷村(北门内旧城巷则未以新村命名)。1985年八月十九日,内政部公告,含东门、南门、北门及城墙、护城濠及北门外之镇福社及拱辰井为一级古迹,目前左营旧城的外观是1991年三月修复完工的。

城池规模

凤山县旧城形式左倚龟山,右连蛇山,整座城池大约呈东北-西南走向。

土城时期规模

城周:八百一十丈 城高:一丈三尺 护城河: 宽:一丈 深:八尺

现今规模

城周:一千两百二十四尺(约四公里)

主要建材

壁体由打鼓山一带咾咕石砌成 斗拱以来自大陆花岗石条砌成 三合土

城门

城门共四,分别为北门“拱辰门”,南门“启文门”,东门“凤仪门”,西门奠海门”。

简介2

种类 国定古迹 创建年代清康熙年间(61年,1722)

公告文号74台内民字第338095号

公告日期74.08.19

区域 左营

地址 高雄市左营区埤仔头街一号

建造者 凤山知县刘光泗筹建

管理单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是否开放是 是否收费否

历史沿革

凤山县旧城位于高雄市左营区兴隆段一五八之一号,范围包括东门、南门、北门、护城濠及北门外的镇福社、拱辰井等,面积65平方公尺。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台湾初入清朝版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其南曰凤山县,县治在兴隆里之地(今高雄市左营区)。然而,当时仅置县署,并未筑城。直至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凤山县知县刘光泗方筑土城。此城周810丈,高1丈3尺,东西南北设四门,左倚龟山,右连蛇山,外浚濠堑,广1丈,深8尺,此乃凤山正式筑城的最初记录。雍正十二年(1734年),凤山知县钱洙于城墙外环植三重刺竹以强化防御工事。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知县王瑛曾于四门侧边增建大炮台四座。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林爽文事件爆发,南路庄大田响应,凤山城被攻破,县治乃移至陂头街(今凤山)的新城。嘉庆十一年(1806年)蔡牵之乱,吴淮泗陷新城。事平后,福州将军赛冲阿乃奏请移回旧治。十五年(1810年),闽浙总督方维甸至台湾巡视,依地方意见奏请迁回旧城,且建议以石材改建,将龟山围入城中,以免敌人攻占俯瞰。后因费用过巨,未能实行。道光四年(1824年),福建巡抚孙尔准巡视台湾,适凤山有许尚、杨良斌等人起兵,将凤山新城攻破,乃奏准重建旧城。于翌年七月十五日兴工,于道光六年(1826年)八月十五日竣工。此次工程以知县杜绍祁为监督,乡绅黄化鲤、吴尚新、黄石标及刘仲绅等四人任城工总理,分别就四座城门分段鸠工兴建。旧城规模予以扩大,内含龟山,外接蛇山,迭石为城墙,高为1丈2尺,宽1丈5寸,上筑雉堞,下开城濠,周长1,224丈。辟四门,东曰「凤仪」、西名「奠海」、南称「启文」、北号「拱辰」,门上各建城楼,高1丈3尺,四隅并筑炮台,共费番银92,100两。城内又建知县、典史衙署各一座,参将衙署一座,仓廒、监狱俱备。筑城费用,除当时台湾各府厅县之捐银外,郡中绅商百姓亦多有捐输,共捐款14万余两。筑城花费番银12万两,余银3万两充作岁修之用。此为台湾第一座以土石建造的城池。竣工后择吉乔迁时,知县杜绍其猝卒,众人以为不祥,官员不愿迁入,衙署渐趋荒废。道光十八年(1838年),曹谨任凤山知县时,于新城增建城楼及炮台六座,至光绪二十年(1894年)一直未再迁回旧城。从形态上看,整个城池从东北朝西南走向。易言之,长轴与子午线成45度,龟山的形状很类似,在台湾诸城中,只有旧城能将一座山纳在城内,其目的在于加强防御功能,居高临下以制敌。旧城城门之安排,南门为正门,是通往打狗的主要出口,位于城池最南端。北门在最北端,外通市街、文庙及莲花池,是最繁忙的出入口。东门位于东城墙的中点,为通往凤山新城的出入口,西门主要联络蛇山及打鼓山。旧城城墙的材料,内外以石灰砌成,中腹填土,基础深三尺。东门共设九个雉堞,排列在外缘上,雉堞每个高157公分,间距46公分。两隅角处转成曲尺形,皆辟箭孔,箭孔悉为砖造。后缘设女墙,左右两缘有砖砌梯阶,下通城墙马道。马道铺甓砖,门宽1.79公尺。踏道呈斜坡状,分作七级,目前台湾仅恒春城与凤山旧城可见。北门座面与东门几乎相同,仅台座立分段与东门略有不同。雉堞以下出迭涩,火库作凹入混线,并施彩绘。四角以泥塑作圭脚,造型简要。外壁拱洞两测各嵌有一尊门神,属泥塑加彩作法,为少见之孤例。系以螺壳灰浮塑为底,外施油漆彩画而成。左像为尉迟恭,右像为秦叔宝。南门曾于1969年整修,四隅加钢筋混凝土柱,城楼新筑。城门座为土石构造,但城楼均为木结构,至1930年代倒塌。城门楼柱位布局十二柱法,乃由角隅四柱简化而来。其外观形式,屋顶为歇山式,左右侧坡出檐短,脊用三川脊,由线和缓,予人平实感觉。

古迹现状

古迹本体于1989年开始修复,1991年完工,为一开放性空间,平日供民众自由参观。

建筑材料

石灰、垣面马道铺甓砖,箭孔及雉堞悉为砖造。

建筑风格

城门座为土石构造,但城楼均为木结构,至1930年代倒塌。城门楼柱位布局十二柱法,乃由角隅四柱简化而来。其外观形式,屋顶为歇山式,左右侧坡出檐短,脊用三川脊,由线和缓,予人平实感觉。

指定理由

旧城的城壁材料使用咾咕石,三合土,城门洞以来自大陆的花冈石砌半圆拱而成,北门外墙上有神荼及郁迭浮塑彩绘像,况于1989年全部整修完成,城外有拱辰井及土地公庙,东门外有护城河,建筑十分完整,为台湾古城中较为特殊者。

定着土地之范围

4765平方公尺,左营兴隆段150,158-1,161,162地号、含东门、南门、北门及城墙,护城河及北门外之镇福社及拱辰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