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楼

更新时间:2024-11-05 04:21

凤山楼坐落于福建省诏安县官陂镇凤狮自然村,系闽南与粤东潮州交界山区保存最好的大型圆土楼之一。

建筑信息

凤山楼直径71米,单环三层,平墙高8.3米,底墙厚2米,是目今所见最厚的土楼夯土墙,以普通夯土筑成。坐北朝南的门外,有口面积2100多平方米的巨大泮池。大门以通体条石筑成。由于底墙厚度可放下标准八仙桌,大门寮也显得有点幽深森严。包括大门厅共42开间,三层共126间。由于此楼定址造型使用了通常五凤楼甲低后高阴阳合极之手段,楼后弦比前面稍呈高起,比通常一楼通平的圆土楼更显动势。

凤山楼由官陂张氏所建。其开房肇始祖张绍安,号廷杰,系官陂张氏第十三世,生有六子,他于清雍正四年(1726年)在凤狮村内兴建凤山楼。

凤山楼是一座直径达71米、拥有42开间的大型单环圆楼,为官陂张廖氏第十三世张绍安于清雍正四年(1726年)建造。土楼中央的“仪式堂”为两堂制,进深三间,由下厅、两厢、中天井、拜亭、大厅组成,建筑面积达200余平方米。祠堂为歇山顶式建筑,雕梁画栋,装饰精美。客家人提倡晴耕雨读,重视文化教育,旧时许多祠堂还兼作书塾或学堂,供族中子弟就读。

诏安土楼前一般都有圆形或半圆形水塘,如凤山楼前的巨大水塘占地面积达2100多平方米,水塘既可作消防等用水,又可收地势风水之效,体现了诏安客家人的风水观念。土楼周围有各家族的土地,也有公共的田园和山林。以土楼为中心,客家人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产、生活、文化教育设施一应俱全,一座座土楼就是一幅幅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图景。

土楼结构

凤山楼为生土木结构,圆形,楼高三楼,共有42间,每间有独立门和楼梯出入,三楼全楼互通,楼大门上方有暗水道相通,可在抵御外敌入侵时做为预防火攻装置。全楼排水系统至今还良好,内有一水井,至今还在使用。

在核心天坪部位,建有单层两堂制五凤楼祖祠一座,号曰仪式堂,建筑面积200余平方米,由前厅、两厢、中天井、拜亭、中堂组成。中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雕梁画栋,主祀开房祖以下列祖。仪式堂始建于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仪式堂楹联:

衍派宽仪盈流长泽祠青耀座,

孙支观式谷世承请庙发馨香。

仪式堂古时原有悬挂三个牌匾,凤山楼外门坪竖立三支旗杆(左边2支,右边1支),解放后,还遗留有“旗杆夹”石殿,这是古代出仕的文物古迹,值得光宗耀祖的历史纪念物。

历史情况

解放后,由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破四旧”时都被破除毁灭掉,十分可惜,祠堂也被政府征用作为粮仓,堂内文物也被毁了。凤山楼一系张廖氏,六房中有两房于清雍正间迁移台湾,子裔常回凤山楼祭祖访亲。

与土楼相伴相生的,当属于在土楼侧围小门的棕树,这棵棕树据当地老人说已经有两三百年的树龄,是相当珍贵的古树了。

凤山楼居住的村民系客家人,当地人民热情好客,欢迎着从全国各地前来参观的旅客。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