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侍郎

更新时间:2024-07-31 09:48

中书侍郎,古代官名,是中书省的长官,副中书令,帮助中书令管理中书省的事务,是中书省固定编制的宰相。是从汉朝开始设置的官职,之后各个朝代曾改过名称,但大都有类似官职设置。

官名由来

中书令在汉朝开始设置,郎称之为中书郎,魏由通事郎改置,晋朝加“侍”,正式称为中书侍郎,东晋又曾一度改为通事郎,其中一人职掌诏命。南北朝时,设置四人。

隋初为内史侍郎,炀帝时,员额由四人减为二人,又称内书侍郎,当内史令空缺时,内史侍郎开始参与朝政。

唐初为内史侍郎,武德三年(620),复称中书侍郎。高宗曾改西台侍郎武则天曾改凤阁侍郎,玄宗曾改紫微侍郎。唐中书令缺,侍郎即为长官,品级亦高于前代(南朝末为五品,隋唐正四品)。唐代宗大历年间升正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最高的宰相,常常以门下侍郎和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为首席宰相。

宋仍有此官。元丰改制后,以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行中书令之职,与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为宰相。又另置中书、门下侍郎为副相。徽宗政和中,改左右仆射为太宰少宰,仍兼侍郎如旧。南宋初,复左右仆射原名,亦仍兼侍郎。建炎三年(1129),再改宰相官名,复置参知政事为副相,中书侍郎乃废。

元代中书省的长官称为中书丞相,明太祖废除宰相。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