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4 12:22
出生排行亦指出生排行顺序,及一个家庭中一个人在兄弟姊妹中的出生时间排行。
出生次序,亦作出生排序或出生排行,是指一个人在兄弟姊妹中的排行顺序。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Alfred Adler)指出,视乎一个家庭的大小,一个人的出生次序往往会对他的性格有影响。他就此发展出一套出生次序与性格关系的理论。近年在学术界对于这个理论有所争议。
在心理学,出生次序会否对性格的发展造成影响,仍然是一个具争议的议题。虽然大众普遍相信出生次序对性格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但反对者对这个理论提出了不少批评与质疑。
1975年,Robert B. Zajonc与G. B. Markus在《Psychological Review》发表了一个理论,解释为何长子女比在家庭中排序较后的子女的智力较高。这个理论,到今时今日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理论,称之为群集理论(confluence model)。根据这个理论的论点,一般而言出生排序愈前,智力水平相对较高;相反地出生排序愈后,智力水平相对较低。这是因为在家庭内,长子女在他们早年的成长时期只有成年人与他们相伴,因此他们的日常生活都经常与智力水平较高的人相处。而另一方面,出生排序较后的子女有其他兄弟姊妹共享资源,所以家庭的资源被稀释,所以其在学业成就的表现不如长子女或独生子女。而这个现象不独在西方社会出现,即使在东亚地区亦一样。
不过,这个理论仍有一个弱点,就是有些出生排序较低的子女,研究发现他们所得到的资源不比长子女差。通常这些子女对上的兄弟姊妹都比他们年长至少五年。因此,一方面他们的兄弟姊妹对家庭的倚赖相对较少,使他们可以得到成人更多的照顾;另一方面,较年长的兄弟姊妹亦能够领导这些弟妹。技术上,这一类出现与长子女相近智力水平的弟妹,被称为“功能长子女”(functional firstborns)。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贡献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Alfred Adler,1870年-1937年),一位奥地利的精神科专家及与佛洛依德和容格同期的人物,把出生次序的变化纳入他的人格形成理论里。
1^ Zajonc, R. B., & Markus, G. B .(1975年). Birth Order and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Psychological Review, 82, 74-88.
2^ 林枝旺,(2005年),家庭背景因素对子女学业成就之影响,《网络社会学通讯期刊》,第49期,2005年10月15日。
3^ 谢颖慧、庄英章,(2005年),出生序、社经地位、婚姻与生育:日据时期竹山、峨眉,和竹北等四个闽客社区的例子,《人口学刊》, 第31期,2005年12月,页41-68。
Belmont, M., & Marolla, F.A.(1973年).“Birth order, family size, and intelligence”.Science,182:1096–1101.
Harris, J. R. (2006). No Two Alike: Human Nature and Human Individuality. WW Norton & Company.
康健杂志:你是老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