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06 18:33
函信会议,借国家邮政力以通函形式交通信息,达到交换意见、集中议题、办理事务等目的的会议。函信会议规模可大可小,是电话会议、电视会议外有效发挥社会作用的又一种远程间接会议。
函信会议,借国家邮政力以通函形式交通信息,达到交换意见、集中议题、办理事务等目的的会议。始于1995年12月1日举行的“同晖学社理事(扩大)函信会议”,之后,该会议形式很快在社会上推广使用。
由于函信俗称信函,故函信会议有时也被叫作信函会议。
据可查历史文献资料,函信会议最早见于始于1995年12月1日举行的“同晖学社理事(扩大)函信会议”。该次函信会议由同晖学社策划并主持举行,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河南、湖南、湖北、宁夏、甘肃等多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人(专家、学者等)参与。至12月中旬,会议如期完成所定任务,收到预期效果。 此后,同晖学社还建立了《同晖学社函信会议制度》,多年主持成功运用函信会议。由于该会议形式受事半径长,经济、便利且易保真(非即逝性),可聚焦施置组织监督,具备分散、集中、决议、部署等中心功能,肇举后很快在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中国楹联学会、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等各地社会团体、事务机构及人际组织中推广使用。是电话会议、电视会议外有效发挥社会作用的又一种远程间接会议。
函信会议规模可大可小,大的可有两百来人或更多,如2011年2月21日至3月5日,中国楹联学会举行的关于“调整学会个别领导职务”主题函信会议;小的有时可少至二三人或略多,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过程的院士通信评审活动。等等,这些都是函信会议的举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