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为圣

更新时间:2023-07-14 09:53

“把人、用具、房屋、土地等,从俗务、俗用中分别出来,专供圣职、圣用。“分别为圣”的希伯来词有“分别出来”的含义。新约用该词不多,仅有的几例含有“圣洁”之意。(《圣经百科全书》)

一、释义

“分别为圣”,在圣经中本来是一个希伯来字,翻成英文是consecration,在中文圣经里翻成“分别为圣”或“成圣”。这个字也可以翻为“祝圣”,祝圣主教,圣餐礼拜时祝圣饼和酒,这里的“祝圣”就是“分别为圣”同一个字。“分别为圣”有两层意思:一个是仪文的意思,一是道德的意思。《旧约》偏重仪文的意思,《新约》偏重道德的意思。“分别为圣”四个字,可以拆成两个词汇:一是“分别”,就是“分别出来”,一是“为圣”,就是“成圣”或“成为圣洁”。

旧约》(利8:10-12)说:“摩西用膏油抹帐幕和其中所有的,使它成圣(即:分别为圣) 。又用膏油在坛上弹了七次,又抹了坛和坛的一切器皿,并洗濯盆和盆座,使它成圣(分别为圣),又把膏油倒在亚伦的头上膏他,使他成圣(分别为圣)。”“要把这些(指内袍、腰带、裹头巾)给你的哥哥亚伦和他的儿子穿戴,又要膏他们,将他们分别为圣,好给我供祭司的职分。”(出28∶41)从这两段经文可知,分别出来专为献祭用,东西如此,人也如此。这里没有道德的评价。对帐幕、洗濯盆而言,没有道德的含义。我们不会认为:分别为圣的帐幕比别的帐幕更有道德。“分别为圣”仅仅是“分别出来”专为献祭或其它宗教礼仪使用,是仪文的意义。

“分别为圣”在《新约》,有了道德的含义,“分别为圣”(consecration)这个词也用得较少,较多用“成圣”(sanctification)。仪文意义的“分别为圣”强调“分别”,“圣”的对立面是“俗”,“圣”要从“俗”中“分别出来”,这里的“圣”“俗”却不是一好一坏、一善一恶地相互排斥的。道德意义的“分别为圣”强调“为圣”、“成圣”也即“成为圣洁”,“圣”的对立面不是“俗”,而是“恶”。所以圣俗有两种区别,一是仪文的区别,一是道德的区别,二者不容混淆。

二、根据

犹太人常常称某些东西是圣的,某些是俗的。分别圣与俗是上帝对他们的要求。《利未记》10章10节说:“使你们可以将圣的、俗的、洁净的、不洁净的,分别出来。”《以西结书》44章23节说:“他们要使我的民知道圣俗的分别。”

圣的东西不少,山有圣山,城有圣城,东西有被称为圣物的,日子有圣日、圣年,建筑有圣所、圣殿。《利未记》11章中则告诉我们某一类走兽、某一类鱼、某一类飞禽是俗的。《使徒行传》10章中记载,使徒彼得在异象中所看到的禽与兽,大概就是《利未记》11章中说的俗而不洁的东西。

犹太人看人也分圣俗,犹太人自己是圣民,圣民中的祭司更是分别为圣的;外邦人则是俗的,且是俗而不洁的。《使徒行传》10章中说,彼得不愿去向一个外邦人(即哥尼流)传道,就是因为外邦人与那些按《利未记》11章规定禁食的飞鸟走兽一样,是俗而不洁的,是不可交往的。

当今,对基督徒来说,也有一个分别圣俗的问题。基督徒喜欢把某些东西从别的东西中分别开来,称它们为圣的。譬如,称礼拜堂为圣堂,礼拜堂里有圣台、圣桌,牧师穿的礼服、佩的带子被称作圣衣、圣带,纪念主受死的晚餐叫圣餐。

三、意义

要弄清楚“分别为圣”的意义,就要弄清楚“圣与俗”的关系。圣经要求基督徒“分别为圣”,基督徒是否就应该超世、厌世、与世界对立、与世俗的事分离?“分别为圣”是不是就是圣俗对立?“圣与俗”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还因为它与其他一些神学问题密切相关,譬如:属灵属世问题;怎么看待物质世界的问题;教会外有没有真善美的问题;信与不信的关系的问题等。

如果要把圣俗对立起来,日常生活就会非常尴尬。举一个穿的例子。大多数教会礼拜的时候,牧师是穿圣衣的。这圣衣是分别为圣的,只能在宗教礼仪中使用,普通的人不能穿,牧师在平常的场合中也不能穿。而普通的衣服,如果看为俗的,圣俗又是对立的,这俗的衣服就变成恶的东西,当然也不能穿。这样,就很尴尬,圣衣不能穿,普通的衣服因为是俗而恶的也不能穿。

耶稣说:“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这句话看到耶稣的倾向。他并不是反对祭祀,因为他把自己作为祭品完成了最伟大的祭祀。但主耶稣更重视“圣”的道德含义。献祭是圣事,但不是凡献祭都蒙上帝悦纳。上帝为什么看不中该隐的祭,而悦纳亚伯的祭,《创世记》4章4-5节说:“耶和华看中了亚伯和他的供物,只是看不中该隐和他的供物。”上帝在看他们的供物的时候,先看他们这两个人:“亚伯和他的……”、“该隐和他的……”。该隐是怎样的人呢,我们可以从《圣经》有关他不多的文字里看到,这个人好妒忌,残忍地把自己的兄弟杀了,做了坏事还要抵赖不诚实。总之该隐是一个道德品质败坏的人。上帝不喜欢的首先是该隐其人,因此他的供物也不被看中。

从仪文意义的圣俗来区别,二者不同,但不是一好一坏,好坏是道德的评价。最突出的是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祭司文士是圣的,他们不去救助那受伤的人,是为了保持自己“分别为圣”的身份。因为按照摩西律法,“分别为圣”的人是不能接触尸体的,那个受伤的人虽然还没有死,但很可能当他们去救护他时,死在他们的怀里。他们这种努力保持自己“圣”的做法,受到耶稣的批评。那撒玛利亚人是个俗人,干的是俗事,为伤者洗搽、包扎,但因为用爱心做,受到耶稣的表扬称赞。

圣作为仪文的意义,与俗不是对立的;作为道德的意义,也不是对立的,所对立的是“恶”。圣俗不对立,不仅不对立,而且圣中有俗,俗中有圣。圣中有俗。教堂是圣的,但教堂在建造时有很多俗务由许多俗人参与其间。一件圣衣里面有农民的劳动,有工人的劳动,无法保证这些农民与工人都是基督徒。亚伯与该隐献祭献的是自己劳动所得。亚伯从事畜牧业,该隐从事种植业,这些都是俗事。他们要拿他们从事这些俗事得到的东西放到献祭的这件圣事中,否则,献祭献不成。俗中有圣。好撒玛利亚人在受伤的人身上所做的都是俗事,但因为有爱,这些俗事圣化了,成了神圣的事。

追求成圣,不是越成圣,离开世界越远,离开凡人、俗人越远,而应该是越近,用更多的爱去关爱世界,关爱众人。

四、出处

出埃及记 - 第 13 章 第 2 节:“以色列中凡头生的,无论是人是牲畜,都是我的,要分别为圣归我。”

民数记 - 第 18 章 第 8 节:“耶和华晓谕亚伦说,我已将归我的举祭,就是以色列人一切分别为圣的物,交给你经管。因你受过膏,把这些都赐给你和你的子孙,当作永得的分。”

列王纪上 - 第 7 章 第 51 节:“所罗门王作完了耶和华殿的一切工,就把他父大卫分别为圣的金银和器皿都带来放在耶和华殿的府库里。”

约翰福音 - 第 17 章 第 19 节:“我为他们的缘故,自己分别为圣,叫他们也因真理成圣。”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