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梅

更新时间:2024-03-09 00:56

刘亚梅,原名为刘远跋,生于清咸丰年间,卒于抗日战争前夕。他早年丧父,少年时代随叔父从海丰县城东邦塘村到公平墟谋生,起初在墟南罗畲河的妈宫码头作脚夫,在迎来送往中目睹了太多的不平等事,决意学武强身,打抱不平。起初师从关帝庙南侧万福庵驻锡和尚,并曾经远赴惠东县西来庵及飞瓦庵、福建少林寺、湖北武当山、山西大同寺等地深造,把武术内家拳与外家拳兼容并包,融会贯通,独创“吞吐”拳种;他以其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学艺态度修成“朱家教”的代表人物,最终挤身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南拳三大领袖之列。

人物生平

刘亚梅(1861—1936),字远跋,法号志远,尊称“刘师”,吞吐拳创始人、广东著名拳师、南拳三大领袖之一。刘亚梅是广东海丰县公平镇人,清咸丰十一年(1861)出生于海丰县城东邦塘村(一说桂树港村)。从小喜爱中国武术,最初在公平郊区万福庵跟随法师学拳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后又跟随海丰县飞瓦庵及归善县西来庵的法师学拳艺,清光绪八年,即公元1882年,刘亚梅离开家乡到福建泉州少林寺拜师学艺,始改名远跋。

清光绪十二年,转到湖北武当山群仑寺拜师,取法名志远,专攻峨眉形意拳,经过多年的勤学苦练,刘亚梅的拳艺已达到炉火纯青地步,后来刘亚梅又到山西大同寺求师,又过数年,刘亚梅的拳艺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后来由于大同寺南派首领之间发生分岐,他愤而离开大同寺,回到故乡,仍用刘亚梅之名,在公平设馆授徒、卖药为生。

刘亚梅拜过不少名师,学过少林、武当两大拳系要领,掌握了外功十八门变换,内功运气填五脏,运气移穴位,调气整骨胳等三十六门技艺,并把各派武功之精华揉合一起,创立了吞吐拳,因而声名鹊起,成为一代武宗。

刘亚梅以“德高艺精、以理服人”为宗旨,以“紧、颈、削、切”为技艺,步以:虚步,内圈步,梅花点水;桩以:吊马桩,金鸡独立,雄鸡拨翅;拳有:吊马、将军勒马、八卦盾、吞吐拳、武当拳、字门拳等;棍有:溜水棍,弹水点棍,八门双头棍等。其拳:类似凤阳,拳法自然,风格古朴、节奏明快、刚柔相济、圆转活泼、招式连环、快慢相间、软粘硬靠、连削带打、冷弹暗踹、低踩边挂、吞吐沉浮、内外相合、阴阳分清、虚实伸缩、圆滑自然、跌打闭穴、起腿穿喉、发力腰间、连环弹腿。

刘亚梅以“尊师重道,屈己待人,扶危济困,除暴安良”为拳德,秉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武术精神,一生谦虚低调,从不以强凌弱,授徒严格,个个拳艺超群,对专为报仇求师者,一律拒之门外,更不许徒弟惹是生非、飞扬跋扈,违者,一经发觉,便运用移筋击穴的方法,收回所授拳艺;刘亚梅不但拳艺高强,伤科医术也十分精良,经他医治的都是药到病除,而诊疗费却索取甚微,穷苦百姓对其赞不绝口,所以其武风医德备受世人推崇,蜚声海内外。

海丰农运时期,刘亚梅曾推荐武林高手万维新(惠阳县坚岭人)以开拳馆为掩护,协助彭湃组织农会;大革命时期,经彭湃介绍,古大存结识了刘亚梅,并向刘亚梅学习了不少拳术;1927年11月1日,徐向前率领红四军到海丰,徐向前因右肩胛跌伤,经彭湃介绍,到公平请刘亚梅为徐向前治疗治,徐向前亦好拳术,曾与刘亚梅比武,大赞刘的拳艺炉火纯青,民国十七年(1928)底,徐向前往香港前夕还在他家隐藏了40多天。

刘亚梅于民国二十三年(1936)农历九月十六日,在公平什货街家中病逝,享年75岁,当时的《广东国民日报》报导了他因病逝世的新闻,尊称他为南拳三大领袖之一;时灵堂悬有各界哀悼挽联多副,其中:

公平日兴市:

生平德义人间颂,身后声名世上传。

陆丰县大安墟:

手蹄湾攘贼改正,公平路惠商通行。

海丰民众体育馆:

盖棺论定德及梓里,留范长垂拳扬南方。

日兴市慈善堂:

武术滋慈善,恩情济孤贫。

人物成就

刘亚梅综合了中华武术素有外家拳之称的少林派和内家之称的武当派等各大门派的武功,独创了“吞吐拳”,被尊为“南拳王”、“一代宗师”和“南拳领袖”。

刘亚梅是海丰县三位写入《广东体育志》中,一位武术宗师,另二位是彭湃和蔡玉。

刘亚梅宗师自创的“吞吐拳”,于2009年已入选海丰县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于2011年列入汕尾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时人评说刘亚梅师傅﹕“面带笑意慈祥,谦和内敛,文质彬彬,虚怀若谷,与人为善,救死扶伤,疾恶如仇,是郎中,是教书先生,不像好勇斗狠之武夫,却像尽仁怀济世之人,功德博得世人一致认同”。

海丰县公平墟,是山区茶炭等土特产和沿海渔盐交易的中转点,粤东各地货物人员汇集於此,清末民初,墟内人物藏龙卧虎,有所谓三不入,即:“文不入,武不入,灵都不入(灵都就是道术)”,当时民谣有云:“文出钟敬文,武出刘亚梅”,钟敬文:中国民俗学之父,刘亚梅:南拳王、一代武宗,这一文一武两大顶尖人物,大写了公平墟的历史,足以令公平人引以为豪。

吞吐拳特点

门户严密,高架软手,手法灵巧,突出吞吐连环,刚柔相济,灵活善变,以柔克刚,借力用力,攻守兼备,体现出以小打大、以巧打拙、以多打少、以快打慢的技击特色。其手法与凤阳拳有雷同之处;吞吐拳的上肢动作绵密迅疾,极富变化,有时下肢不动,拳掌可连续击出数次,力求快速密集;吞吐拳要呼喝作声,吐气催力,以增大爆发力。

吞吐拳传人

刘三、朱友爱(东南亚吞吐拳始祖)、阙炳(南拳派吞吐拳衣钵继承人)、黄可桐、陈礼光、陈诗隆、陈海洋、陈俊贤、张根、刘德胜、刘德坤、陈炳、林斌、陈兆志、灯笼静、连晓青、江辉、陈迓、陈木杨、马德新(香港)、林汝三、黄秋浪、袁茱流、潘文发、刘锡波、陈城明、黎有生等。

刘亚梅其技击套路发展为南拳一大门派,为南粤武术的发扬光大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其中,他的弟子朱友爱传艺东南亚,成为抗日志士;万维新参与农民运动,成为彭湃的得力助手。

来源:海丰县文化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