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5 09:25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始建刘伯承故居。
1983年9月,中共开县县委、开县人民政府筹备修缮刘伯承故居。
1986年10月7日,刘伯承逝世,他的骨灰由中央军委派专机运回开县撒在故居前,徐向前元帅亲笔题写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刘伯承元帅之部分骨灰葬于此”的碑文。同年11月26日,邓小平同志为“刘伯承同志故居”亲笔书写了匾名。
1987年12月4日,刘伯承故居修缮完成,正式对外开放。
1989年,刘伯承故居按原貌修复。
刘伯承故居是一栋青瓦土墙、半边茅屋的三合院,占地面积约5800平方米,属渝东一带的普通农舍,主要包括刘伯承居住过的卧室、辅助陈列室等建筑,正屋大门上悬挂着邓小平同志手书“刘伯承故居”5字的木质磨漆金字匾,左厢房设有3间辅助陈列室,正对故居的左侧房是刘伯承的卧室,右侧房是刘伯承父母亲的居室;故居正前方有元帅墓,墓碑上镌刻有徐向前元帅书写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刘伯承元帅部分骨灰葬于此”的碑文,墓前存放着大型青石浮雕花圈,墓地两侧各有1株刘伯承元帅子女所植的黄桷树。
刘伯承故居内有刘伯承早期革命活动的照片等文献资料100余件,现藏有文物35件,图片50余幅,通过原状陈列,辅以图片资料,展示了刘伯承少时勤耕苦读,立志“拯民于水火”的成长轨迹。
故居陈列馆及刘伯承同志纪念馆陈列丰富展品,包括《刘氏谱书》、刘伯承少年时期使用过的桐油灯、刘伯承给子女的家书、刘伯承使用了二十多年的胶鞋等生活用品和办公用品。它们承载着刘伯承元帅追求真理、不忘初心的坚定信念,无限忠诚、光明磊落的坚强党性,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思想方法,心系人民、艰苦朴素的公仆情怀,一生学习、一生向前的奋斗精神,为研究刘伯承的廉洁思想和刘伯承的革命家风提供了重要物证。
刘伯承同志铜像连基座共高6.1米,其中像高4.1米。为刘伯承同志纪念馆开馆时中央军委赠予纪念馆的礼物,后来应刘伯承家乡人的要求,将中央军委赠送的铜像由纪念馆移到刘伯承故居。
主词条:刘伯承
刘伯承,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12月4日出生于四川开县(今重庆开州),民国十五年(1926年)任中共重庆地委军事委员会委员,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1949年11月,协同邓小平发动西南战役并解放重庆。此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为解放和建设大西南,推进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建设作出巨大努力。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1966年起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
《红色旅游之歌》收录有《刘伯承故居》一首,全文如下:
元帅刘伯承,老家属重庆。一九一二年,将校当学生。后投身革命,戎马从军营。加入共产党,共产意志宏。
北伐到起义,头顶军职星。留苏回国后,就职乌石垅。先后在军委,肩负要职重。长征到抗战,解放更是雄。
历任司令员,东西南北行。战略指挥家,运筹帷幄凶。兵法学孙武,韬略超孔明。转战南与北,常胜将军称。
革命战争史,建树立奇功。一宗一件件,史册永刻铭。同时在军校,培养栋梁生。一批又一批,走进军营中。
担当其重任,个个有才能。适应新形势,步步奔前程。军队实力强,国防威力雄。军事现代化,首有刘帅功。
他是人民军,绝代一英明。他是共和国,军徽一颗星。他是华夏人,民族一英雄。伟名列传奇,五洲四海颂。
在刘伯承故居内,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天,母亲把刚想出去玩的刘伯承叫住,让他将当天的功课背给她听。想着母亲不识字,刘伯承就胡乱说了一通。没想到,邻屋的父亲听得一清二楚,高声斥责刘伯承乱背书。反应过来的母亲,被刘伯承气得不轻,留下了眼泪。父亲此时也十分生气:“我告诉你,我没有南庄田、北庄地,只有一管笔、一锭墨留给你,你不用功,看你以后怎么过?”在母亲的泪水与父亲的斥责中,刘伯承感到羞愧难当。从此以后,他不再撒谎,立志好好学习。
2019年7月30日,在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之际,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参加“探寻大美长江服务乡村振兴”暑期实践的重庆高校师生在开州区结束了一天的调研活动后,专程赶到赵家镇周都村张家坝刘家院子,在刘伯承元帅的故居举行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缅怀庆祝仪式。
1989年,刘伯承故居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12月15日,刘伯承故居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直辖市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刘伯承故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4年4月,重庆刘帅故里·红色周都景区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刘伯承故居位于重庆市开州区赵家街道周都村。
09:00—17:00
开州区内乘坐公交22路至鑫泰电子站下车,再步行2.1千米,即可到达刘伯承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