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12 16:55
刘允怡(1947年6月22日—2024年2月7日),出生于香港,祖籍广东省南海县堤田乡(现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堤田村)。肝胆胰外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卓敏外科研究教授、和声书院院长。
1947年6月22日,刘允怡出生于香港。
197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医学院。
1993年,晋升为香港中文大学外科讲座教授。
1995年,获得香港中文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1996年—1999年,任香港外科医学院主席。
1996至—2001年,任香港中文大学外科学系主任、外科部门主管。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0年,获得香港中文大学科学博士学位。
2011年,任香港中文大学和声书院院长。
2012年—2021年,任香港医务委员会主席。
2019年,当选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2024年2月7日,因病辞世,享年76岁。
刘允怡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以“肝段为本”的肝切除方法,即根据血液供应和胆管引流特征提出肝背扇区分为解剖亚区的概念,对肝癌和肝门胆管癌根治切除和劈裂性肝移植均有实际的临床指导意义。统一了国际上在肝脏解剖和肝切除手术的规划名称。率先应用钇90微粒为晚期肝癌治疗,提高了生存率。应用化疗、免疫联合治疗使不能切除的肝癌能以手术切除。
1990年,刘允怡带头组织和创建了香港中文大学肝移植中心和肝癌诊疗研究组。
据2022年10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官网显示,刘允怡已发表论文在国际文献(SCI文章)600余篇,中国文献79篇,参加著书147部,专题研究3篇,回顾、论文51篇等。
刘允怡培养的学生有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脏胰腺外科主任医师、教授陈焕伟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刘允怡的父亲随他在广州经商的祖父来到香港,是大陆移民香港的第三代。在香港长大的刘允怡原来也不清楚自己的老家是南海哪里的,一个偶然的机会才得以知晓。
“刘允怡是香港和东南亚地区肝移植的创始人之一。”(《临床肝胆病杂志》评)
“刘允怡在微创外科、胃肠外科、抗生素研究等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