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09 20:00
刘凯芳,(1941-2016)1981年厦门大学外文系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1989年1月—1991年7月在英国威尔大学加的夫学院任中国研究中心高级讲师,现为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英语系教授,《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编委。长期从事英语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文学翻译和英语词典编纂。
为学生开设的课程主要有:“汉英翻译”、“英美辞书研究”等。出版《克兰福镇》、《打死父亲》、《现代世界·十大作家》、《可以吃的女人》、《品彻·马丁》、《匹克威克外传》、《午夜之子》、《爱上浪漫》、《处女和吉普赛人》、《圣诞赞歌》、《实实在在》、《Collins袖珍英语语法》等,发表论文20余篇、译文40多篇,另有大量的中短篇译文发表于《外国文艺》、《世界文学》等著名刊物。参加《综合英汉成语词典》的编写和增订工作。兼任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会员,民盟福建省委员,《厦门大学学报》(社科版)编委、编辑等。
作为鲁西迪小说《午夜之子》的译者,刘凯芳在翻译中投入了大量的心血。2000年,上海译文出版社邀请刘凯芳翻译《午夜之子》。虽然当时刘凯芳手头正在翻译一部十九世纪的经典名著,但是,他还是决定接下重任。刘凯芳后来在《午夜之子》的译序中写道:像《午夜之子》这样一部举世公认的当代名著,早就应该介绍给中国读者。
刘凯芳花费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了翻译,因为一些原因未能出版。大约10年前,刘凯芳索性把一半的译稿放在网上,供大家免费阅读,他还不断写文章呼吁,让《午夜之子》告别“午夜”。
但是,这一搁置就是13年,直到2014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开始策划该书出版,出版社编辑尚燕彬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当时联系不到已经退休的刘凯芳,只得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向厦门大学官网上所公布的刘凯芳邮箱投了一封邮件,没想到当天就收到了刘凯芳的回复。信中,刘凯芳显得十分高兴,但是仍然十分谨慎地要求出版社再给他一段时间,让他再修改一遍稿子。在《午夜之子》被搁置的这些年,刘凯芳时不时会重读译文、一遍遍修改。尚燕彬说,想不到临到出版前,他竟要求还要再修改一遍。
2015年10月,《午夜之子》中文译本出版,五十余万字,刘凯芳后来收到稿费三万多元。让他欣慰的是:《午夜之子》中文版迅速获得了中国文坛和读者的盛赞,并在各大书单中占据排头兵位置。
女儿刘惠人介绍,《午夜之子》出版后,爸爸当时的身体已经很虚弱了,但是,他总担心有什么错,反复推敲字眼,希望能在二次出版时更加精益求精。
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辑冯涛此前向媒体表示,现当代英语文学作品因为风格流派很多,相对较难翻译,他认为,刘凯芳很好地处理了英美当代文学的“抗译性”。
刘凯芳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多,饱受胰腺肿瘤的折磨,最终却是因为心肌梗塞,在2016年1月3日,在厦门逝世,令人惋惜而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