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3-17 17:05
刘威诚(1903―1992),1903年出生于陕西省蒲城县马湖乡刘家村,1924年,刘威诚怀瑞一腔报国志,经本村刘起庵先生介绍去杨虎城部当兵。刘起庵出身书香之家,曾随姐夫蒙俊生在杨部供职,和杨将军比较熟识。
人物经历
1927年8月,当革命处在最低潮的时候,刘威诚经杨将军秘书张汉民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杨虎城部队,刘威诚历任司务长、排长、连长、营长等职,其间,多次掩护红军二十五军、红二方面军各一部顺利过境,转进陕北,为陕北红军运送武器、弹药等。
1936年,刘威诚任杨部十七路军团长,参加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他率部守护古城,直至事变和平解决。
1938年部队驻防安康时,他积极配合当地中共组织发展党员,建立游击武装,并选派有志青年入连、派遣军官到延安学习。并把自己积攒和筹措的3000块大洋通过秘书(地下党员)交给了党组织。抗日战争中,他率部队赴陕东一线,积极配合地方民主抗日力量,与群众一起,抢修工事,保卫黄河,担任黄河防务。身为一名老军人、老团长,刘威诚在军营有着很高的威望,他和部队中的团长、营长、连长交朋友,不断发展组织,许多干部和士兵都信赖他。遵照中央军委指示,刘威诚率部驻防河南洛宁县固贤镇,对孔部形成威压态势。孔从洲和刘威诚是兄弟大哥关系,在枪林弹雨中滚爬了数十年,可谓交谊甚笃,刘威诚多次奔波晋冀鲁豫边区,说服动员孔从洲早日易帜,回到人民一边。不仅如此,他还动员家乡数十名爱国青年投奔延安,走向革命。
1939年1月国民党进行反共,蒋鼎文免去其团长职务。他按照省委指示,历经艰难险阻,先到抗日前线第四集团军总部任附员,后任三十八军一�二团、五十一团团长,多次参加狙击日军西进的战斗和游击战,俘获甚多。
1945年7月,国民党当局妄图瓦解三十八军。他根据中央和省委指示,率领十七师官兵及其他部队中部分党员和进步军官,冲破敌军封锁,胜利回到解放区,成为十七路军保存下来唯一进入解放区的革命武装力量,受到中共中央贺电嘉励,仍保留十七师建制,他任政委。同年11月,遵照刘伯承、邓小平指示,率部奔波于晋鲁豫边境,并说服孔从洲于次年5月在巩县起义。
1946年9月,中央决定组建西北民主联军三十八军,孔从洲任军长,刘威诚任副军长。
1947年8月,陈谢大军强渡黄河,挺进豫西,西进纵队由三十八军及八纵二十二旅组成,刘威诚任西进纵队指挥,渡河后参加陕州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安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西北区后勤部营房管理部部长、西北公安司令部副参谋长。
1952年转业到地方工作,历任西安市人民监察委员会主任、市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
1982年离职休养。
1992年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