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祺

更新时间:2024-09-26 13:50

刘安祺(1903-1995),山东峄县人,字寿如。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学习。毕业后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曾参加东征、北伐战争和中原大战。1932年参加一·二八淞沪抗战。1933年升任旅长。1936年10月授陆军少将。抗日战争爆发后,率部参加淞沪抗战。1939年升任第五十七军第九十七师师长。1944年4月升任第五十七军军长,率部参加豫中会战。1945年任青年军第五军军长。1947年初调任国民党中央训练团东北分团主任,同年7月任第七十一军军长、第七兵团司令,在东北参加内战。1948年9月授陆军中将,调任第十一绥靖区司令长官兼青岛警备司令,参加济南战役,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1949年去台湾。历任台湾中部防守司令、澎湖防守司令、第二军团司令、金门防守司令、陆军总司令、“总统府”战略顾问等职。

人物生平

刘安祺(1903—1995),字寿如,1903年6月10日出生于峄县(今枣庄市峄城区)义和庄。民国初年,因乡下遭匪乱,举家迁到韩庄(今属微山县)。

1909年,刘安祺在韩庄一个私塾里启蒙上学。1914年,入韩庄镇高等小学校。1920年夏,又考入私立山阴中学堂就读.并结了婚。在中学读了三年半,差三个月就毕业的时候,因北洋军阀混战,无法在当地读书,转到徐州中学学习,不久辍学。

1924年冬,刘安祺受徐州中学历史课老师孙树成的影响,离开家乡去报考黄埔军校。先是在上海参加初考,录取后乘船去广州参加复考。到广州后,与来自全国的370名青年一起参加考试,以第73名的成绩被录取,从此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

1925年11月,刘安祺毕业于黄埔军校三期步兵科。1926年7月15日,参加北伐誓师,隶属教导师第三团。北伐不到三个月,升为步兵第七连连长,这个连一共出了两个二级上将,一个是刘安祺,一个是胡琏。1927年8月,参加龙潭战役,担任五十八团特攻队(突击队)队长。战斗将结束时,代理五十八团第二营营长。后调任警卫团第二营营长。1932年,任八十七师二六一旅五二一团团长。

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爆发了淞沪战争。刘安祺曾于半夜向何应钦请愿抗日,战争后大约一个礼拜八十七师开到上海,担任战场的正面攻击,刘安祺所属的二六一旅驻守在江湾,靠近吴淞炮台。那里正是敌人的飞机炮火最密集之处,战斗打得相当惨烈,最后连伙夫和通信兵都用上。战斗相持大约五周时间,阵地几度易手,并多次与日军展开白刃战,兵员伤亡很大。刘安祺团死伤三分之二。3月初,日军在浏河突击登陆,威胁防线左翼,刘安祺部被迫退到二线。此时因国际调停,战事暂时停止。

淞沪战争结束之后,八十七师回南京近郊整训。1933年2月,刘安祺升任八十七师二六一旅上校旅长。是年秋,奉令开往江西南昌行营归何应钦指挥,准备“围剿”红军。10月,刘安祺晋升为少将旅长。

1937年8月,刘安祺率二六一旅参加了淞沪抗战。10月,任第八军第六十一师副师长,因师长生病,又兼师长职务。1938年初,刘安祺又奉调率四十师参加兰封会战,因为疲劳不堪几次昏倒,住进医院。6月12日,武汉会战开始后,蒋介石任命他为八十七师师长。尚未成行,胡宗南就于一周之内看望他三次,要他去胡的七十八师任师长,并要他先去西安第七军分校兼第二总队的总队长,七十八师暂由副师长代理。刘安祺念其在医院期间有三顾之情,只好接受。

1940年9月,刘安祺改调甘肃平凉,任九十七师师长。调他去平凉的任务有二:一是封锁八路军;二是平定回民起义。1944年4月,刘安祺升为陆军第五十七军军长,下辖九十七师、第八师和第四十六师。同年夏,日军侵占洛阳、郑州之后,以西安为目标,向豫西灵宝地区进犯。五十七军奉命开向灵宝地区。到达战场的第二天下午,就协同友军向东迎击来犯日军,双方展开血战,最后迫使日军退却,改向平汉路转移,再没有继续西进。五十七军在灵宝战役中损失将近两团的兵力,战争结束后调回西安整顿。1944年9月上旬,两广与湖南日军纠集了15万人的兵力,分三路向桂林、柳州进犯。至12月,日军南犯到达广西之后,转而西向进攻贵州,重庆受到极大的威胁。为加强西南防御,驻西安的刘安祺五十七军三个整师共5万余人,由美国的空运大队一百五十多架C46型飞机,从西安向云南昼夜转运,连同大炮和牲口都一块乘机运去。这样大规模地空运,在亚洲战场还是第一次。

1945年春,刘安祺调任青年军二O五师师长,1946年1月,调升为青年军第六军军长,辖二〇二、二〇四、二〇五3个师驻重庆。并担任陪都重庆的卫戍任务,此间,经常联同蒋经国视察部队。

抗战结束后,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1946年8月,蒋介石为加强东北的军事力量,改变军事上的被动挨打局面,派陈诚以参谋总长接替熊式辉兼任东北行辕主任职务。9月,刘安祺任七十一军军长,去四平街接防。后任七兵团司令官。

1948年1月,青岛警备司令部扩充为国民党第十一绥靖区,司令官丁治磐。辖第五十军、整编第八师、整编第九师,整编第六十四师。同年5月,恢复青岛警备司令部,原在东北的第七兵团司令官刘安祺调任青岛警备司令。同年夏,刘安祺接任第十一绥靖区司令官兼青岛警备司令。9月22日晋升陆军中将。

1949年6月,守备青岛的第十一绥靖区司令官兼行政长官刘安祺部有第三十二军,第五十军,绥靖区独立旅,山东保安第二、第四旅,青岛保安旅以及海军第二军区的第一舰队、第二巡防队,空军第五大队的第二十五中队、二十七中队、一个供应中队和一个警卫营,共约7万余人。刘安祺根据蒋介石的“保存有生力量,避免就歼,随时准备撤退”的作战方针,采取以外围山区、城镇和交通干线为依托的纵深梯次配备的防御体系,由沧口至即墨城关设置了三道防线,各道防线均由其主力防守。

为解放青岛,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命令,重建山东军区,并由胶东前线指挥部所属新五师、新六师和炮兵团,组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二军,军长谭希林,政委彭林,编入第三野战军序列。根据中央军委对青(岛)、即(墨)战役提出的“迫敌撤退、保全城市”的作战方针,三十二军制定了“逐步压缩、迫敌早撤,于敌撤退之际寻机歼其一部或大部”的作战方案,决定分兵三路,由北向南推进。在进入市区之前,快速挺进,以闪电之势歼敌主力;进入市区后,停止使用重武器,力避同敌进行巷战。

5月初,青即战役前线指挥部成立,许世友兼任总指挥,谭希林任副总指挥,彭林任政委,三路大军去集青岛、即墨一线,根据作战方案,分三路进攻青岛。5月3日至19日,完成青岛外围前哨战。5月26日至27日,攻破敌第一道防线。5月31日,敌军的第二道防线不战而逃。市内守军在美军支援下已开始从海上撤退。6月1日晚,解放军占领了青岛市东部的重要口岸沙子口,国民党军完全陷入陆地包围圈中,只得趁夜陆续从海上撤退。同日夜,美军第七舰队也同时撤至公海。6月2日上午,战斗基本结束。进入市区的部队随即消除残敌,全部解放青岛。

青岛解放前夕,自感濒于失败的国民党青岛当局曾制定了一个庞大的破坏城市计划,并运来2万吨炸药,准备在撤逃之前将港口码头、电厂、水厂和中纺、齐鲁两大公司及其他工厂企业彻底破坏。中共胶东区委、胶东军区和行署通过张公制做刘安祺的工作。张公制与刘安祺关系甚好。刘安祺素仰张公制的才学品行,因此,到青任职后,曾不止一次会见张公制,待之如前辈,敬礼有加。正是因为有此关系,张公制舍生忘死,两次面见刘安祺,仗义执言,保全青岛。第一次是在1949年春节前,张公制去见刘安祺,对他说:“风闻有令要炸毁青岛工业区,此事万万做不得。日本投降,敌伪工厂就属青岛人,阁下是山东人,应该给山东人留下工厂。”刘安祺听完后,遮掩说我不会干这样的事。第二次是在1949年春,胶东军区通过地下工作者刘仲让与张公制取得联系,请张去说服刘安祺,劝其不要做危害国家、民族的罪人。张公制再去见刘安祺,语重心长地对刘说:“青岛孤军无援,岂能坚守?青岛迟早要解放,战争解决,青岛58万人民必遭涂炭,名城青岛将毁于一旦。”张公制又说:“如按中央指示炸毁水厂、电厂、港口码头等重要设施,那样做,阁下名誉将不是流芳千古。如其不然,只有不战善退,保全青岛,也不失留有余地。”话中要害,刘安祺沉思后说:“我是山东人,哪有不想在本地留个好名誉呀!我接受张老先生的善意……”6月2日凌晨,最后一批国民党军队从海上撤离青岛,2万吨炸药没有爆炸,码头、工厂及一切城市设施依然如故,青岛完整无损地归入人民手中。

1949年6月2日,刘安祺率部从青岛海运台湾,后又转运海南。撤退的军队连同其他人员共计撤出达9万人。第十一绥靖区撤出青岛后改编成第二十一兵团,隶属广州绥署、华南军政长官公署指挥,刘安祺任司令官。

1950年春,第二十一兵团及第五十军撤退到台湾。到台后,刘安祺一直在军中任职。1968年,晋升为陆军一级上将。刘安祺晚年主持由台湾的“山东同乡会”印行的《山东文献》,为征集、整理和研究在台湾的山东人史料做了大量工作。1995年9月9日,刘安祺病逝。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