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4 20:17
1986.07 山东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1989.07 山东大学,获世界史硕士学位
2003.08 成均馆大学(韩国),获文学博士学位(韩国史专业)
中国朝鲜史研究会副会长
山东大学亚太研究所亚太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韩国》、韩国《历史批评》期刊编委等。
韩国历史文化,中韩关系史,朝鲜半岛问题研究。
1、2017.08 “韩国外交史料馆中国相关档案的收集、整理与翻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特别委托项目子课题。
2、2017.09 “文在寅执政下的韩国社会热点问题分析”,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项目。
3、2008.12 “韩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
4、2010.10 “韩国外交政策研究”,国际合作项目(韩国KF)。
5、2007.11 “明清交替时期的中韩关系”,国际合作项目(韩国KF)。
6、2015.01 “韩国发展报告”,国际合作项目(韩国KF)。
7、2010.09 “韩国语言文化教育服务威海地方研究”,韩国三星电子。
1、《壬辰倭乱时期朝·明关系史研究》(专著),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2、《韩国发展报告》(韩国蓝皮书),集刊,共同主编,2007-2015年每年度1卷。
3、《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集刊,共同主编。(三)代表论文
1、“壬辰倭乱时期的朝鲜《朝天录》研究”,《社会科学战线》(CSSCI)2011年第2期。
2、“明末中朝海路交通线的重开与中朝关系”,《陕西师大学报》(CSSCI)2011年第4期。
3、“韩国的关王庙与关圣教小考”,《民俗研究》(CSSCI)2010年第4期。
4、“晚清中国学者的朝鲜印象”,《理论学刊》(CSSCI)2015年10期。
5、“韩流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中韩关系的影响”,《当代韩国》2014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14年第9期全文转载。
6、“明晚期中国和朝鲜的相互认识——以丁应泰和李廷龟的辩论为中心”,北京大学《韩国学论文集》第十九辑(2011.04)。
7、“朝鲜使臣眼中的明末山东社会风俗”,《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16辑(2015.08)。
8、“韩国的地方选举和政党参与”,《当代韩国》2010年第2期。
9、“20世纪80年代前期中韩人文交流及其意义”,《当代韩国》2017年第4期。
10、“中国学界壬辰倭乱史研究的现状和展望(韩文)”,《韩国史学报》第45期(2011.11)。
11、“大义名分论和壬辰倭乱(韩文)”,《社会科教育》51卷4期(2012.12)。
12、“花川赵濈的燕行与汉诗创作(韩文)”,《东方汉文学》第52辑(2012.11)。
13、“壬辰倭乱后朝鲜对明认识的变化(韩文)”,《亚细亚文化研究》第11辑(2007.05)。
14、“权挟告急使的燕行使研究(韩文)”,《亚细亚文化研究》第14辑(2008.05)。
15、“清末蒙学识字教育的近代指向性考察”(韩文),《亚细亚文化研究》第36辑(2014.12)。
16、“韩流的竞争力与局限性分析(韩文)”,《韩中人文学研究》第43辑(2014.06)。17、“中国韩国语专业学生的韩国史教育诸问题(韩文)”,《韩中人文学研究》第24辑(2008.08)。
18、“跨国史方法论与东亚史的叙述”(韩文),《亚细亚文化研究》(2016.12)。
1、《韩国发展报告》(韩国蓝皮书,合著)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2、《韩国发展报告(2011)》(合著),威海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3.01)。
3、“韩流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中韩关系的影响”(论文),威海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5.12)。
4、山东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奖2次(2016、2017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