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19 11:26
刘念一郎字佐,号憬庵,生于公元1320年(元延祐七年、庚申年),卒于1379年(洪武十二年),享寿60岁。妣冯、陈氏,生一子刘士全。早年定居赣州府瑞金县(今江西瑞金),元朝至正年间,科举入仕,从瑞金赴翁源任职。后元朝末年,反元起义四起,天下大乱,战乱波及江西的赣州地区,刘念一郎只好将瑞金的家小全部迁徙至广东翁源落户,其后人留落翁源,住芙蓉村,夫妇同坝子上垌。
高祖父刘开七
刘开七公,字必高,号慎七,又号三郎,谥仁创。刘氏由闽(今福建)入粤(今广东)开基祖
潮州都统制刘开七公
生于南宋绍熙三年(1192)壬子岁正月十九日辰时,生于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乡,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官授广东潮州府都统制(总镇),卒于宋宁宗嘉定十七年(1224)丁酉岁七月十五日。官授潮州都统制(潮州总镇),夫人龚氏、黄氏,生一子:广传。 南宋时人,原籍福建汀州宁化石壁村,任职于粤,眷属从福建迁广东潮州、嘉应州立业。后率兵在兴宁平黄彦章之乱,不幸卒于行营,子孙将其葬在广东嘉应州兴宁县北厢(即今兴宁岗背镇)高车头黄峰嶂下,行山象形,巽山乾向。祖坟案外乾峰独秀,岗背河水长流,雄伟壮观,八百余年,实为得之不易的吉穴佳陵
曾祖父刘广传
刘广传,名弁,字清淑,谥广传. 生於南宋嘉定年间,仁宗延佑年间27岁登进士第,官授江西瑞金知县(一说赣州太守),因筑城建学、平洞寇有功,擢迁为秩(即朝官)奉议郎(即元代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中的议郎官,正四品)。在任期间,勤政爱民,筑城建学,平洞寇,政绩卓著,被加任终奉郎的官衔。
广传公出生在福建宁化县,卒于京职。墓葬于江西瑞金县金鸡沥三角塘背龙形眼睛穴。刘龙(广传的爷爷)因儿子刘开七葬于兴宁,遂令部分子孙到兴宁北厢龙归洞走马岭下及程乡开基立业。刘广传娶妻马氏、杨氏,生十四大房:长房巨源、二房巨湶、三房巨汌、四房巨渊、五房巨海、六房巨浪、七房巨波、八房巨涟、九房巨江、十房巨淮、十一房巨河、十二房巨汉、十三房巨浩、十四房巨深(人称“一脉宏开十四房”,也叫“二七男儿”)。
广传公夫妇原合葬于江西瑞金三角塘,龙形眼睛穴。 后经兴宁、五华、梅县、龙川等县子孙商议将马氏金骸移葬於龙川潭文约乾头村田垅里虾蟆落井形,壬山兼亥分金。2003年12月重修马夫人墓举行隆重的竣工庆典仪式,议定每年二月十二日合族祭拜。裔孙为纪念广传公,在兴宁岗背榕树村刘氏总祠背后,建一座广传公纪念墓,正月十九、廿日一并祭拜。广传公生十四子(马氏生九子,杨氏生五子),即十四大房。此代人丁兴旺,支派益繁。
发生背景:广传公生下十四子以后,鼓励儿子要向外发展,不要儿女情长痴恋家中。此诗在封建社会里是比较大胆和开放的,也即是在改革开放中的一部分,其中包括人才的流动、工作业务交流、信息共享等,但最终目的是要认祖归宗,吃水念着水源头的优良传统。刘广传生14子,86孙,360个曾孙,分布江南各地居住。因裔孙居住各地,曾作了律诗一首,以嘱十四子之符节以便认祖归宗:
骏马骑行各出疆,任从随地立纲常;
年深外境皆吾境,日及他乡即故乡;
早晚勿忘亲命语,晨昏须顾祖炉香;
苍天佑我卯金氏,二七男儿共炽昌
三、祖父刘巨河
刘巨河[1](1252年~1344年),名贞,字子笏。南宋进士出身,钦点翰林学士,官授湖南宝庆府、山西提学使,后调任河南归德府尹、山西代州府道。妣梁氏、颜氏、邓氏、罗氏,生6子次第如下:时泰、时际、时通、时贵、时吉、时祥。巨河公居江西宁都州瑞金县塘背。葬武平霸头乡四甲猪婆坑旗形合字形。后裔分居江西吉安、寻邬、卢陵、建昌、瑞金、兴国、安福、吉水、龙南、定南、赣州、宜春、贵溪、广信、南昌,广东梅县、信宜,兴宁宁新、刁坊、永和、新圩、坭陂、宁中,平远、蕉岭、紫金、惠州、香港等处。[2]
四、父亲
刘时贵(?~?),刘巨河[1]第4子。原名能佩(宁佩),字宗宪,号族佩、镇四郎,会昌。外郎进士及第,官授永昌府尹,后升兵部员。生卒年未详;享寿93岁。妣程氏、萧氏、孟氏、胡氏;生1子:乳名念一郎)。告老还乡。卒葬平远小柘犀牛潭蛇形坐东向西。后裔分居江西龙南、寻邬、兴国,广东梅县、信宜、连平忠信老鸦沙等处。
五、 十二世孙刘必达
刘必达字始尝[1],生于明末癸酉年四月初四卯时寿九十多岁,妣元配冯氏生子讳敏,继配钟氏生于清顺治壬辰年四月十四日卯时,寿八十五岁,生次子英元。长子敏分居横茶,次子英元分住白坡。
刘必达是刘广传[2]的十五世裔孙,原籍韶州府翁源县,于明末乱世随父家元入赣,清初从军,顺治戊戌年季春月受封于赣,官授皇清千总,清顺治末年兵贼不分,共扰社稷,天下大乱,在乱世中元配冯氏失散下落不明,必达公隧抱长子敏南迁,奔至高粱信邑北泮落户,继娶钟氏,创基立业,此祖与祖妣钟氏葬射塘坡共坟,美女照镜形。在白坡建始尝公祠一座。
永定县峰市礤头坝刘屋刘氏族人于清初为缅怀祭祀本支先祖刘念一郎,遂于礤头坝坝尾集资兴建“念一郞刘公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