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家塾

更新时间:2023-07-29 14:23

刘氏家塾各地均有,最具代表性的有海丰县刘氏家塾,和阳春市刘氏家塾,其他的刘氏家塾,有待继续补充。

海丰县刘氏家塾

古典建筑

刘氏家塾,位于海丰县海城镇人民南路,始建于明代嘉靖八年(1529年),清代重修,为四合院式布局,中轴对称,硬山顶,面阔五间,深三进,左右各九间厢房,俗称“九包五”,总面积1179.5平方米,主体建筑为风火式山墙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梁枋、驼墩、瓜柱、雀替等构件和结点饰有精湛的雕刻艺术,颇具地方特色,是海丰县现存较完整的明代古宗祠建筑,为研究地方的民俗、历史、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特别是门口的一对泥塑狮子,形象迫真,栩栩如生,行家里手看后都叹为观止。

族联七都

明代嘉靖八年,因众多刘姓生员来学宫就读,为解决住宿问题,刘姓族老禀告海丰知县陈一善,构想于学宫旁边建造刘氏宗祠一座作为学舍,供全县各地来县城就读的刘姓生员住宿、学习之用,后由陈一善呈请府宪批准而建立的,为避联宗汇族之嫌,题匾称“刘氏家墪”,实则具有宗祠之功用,是海丰城池内唯一的姓氏宗祠建筑物。

刘氏家塾,学塾兼为宗祠,主要奉祀三国时蜀汉昭烈帝刘备、入闽始祖刘祥、和入粤始祖刘开七,是海丰县(明代嘉靖八年,海丰县辖兴贤、金锡、杨安、石塘、石帆、吉康、坊廓七都,范围包括现在整个汕尾市)各地刘姓在县城的总祠,展现了海丰县七都刘姓宗族,戮力同心、精诚团结、共襄盛举的精神,因此又被称为“七都祠”,祠里面塑有刘备和刘广传的塑像。

培养子弟

刘氏家塾是刘姓子弟读书的族塾,最多时有百多人一起读书,刘姓是海丰的强宗大姓,非常注重文化修养,历来重文不重武,在学宫(即孔庙、今之红宫)旁边都能听到刘姓族人朗朗读书声;刘氏家塾用族田的收入充当经费,家塾主要接收族中贫寒子弟免费入学,并奖励学有所成的宗族子弟,培养封建士人,推行孝治,维护伦理纲常。家塾的教学内容以孝为主,从儿童识字起,梗教以二十四孝,《孝经》、《圣谕广训》、四书五经等内容,培养子弟取得功名,为官作宦,光宗耀祖,扩大宗族影响。

1927年11月18日至21日在红宫召开县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成立海丰苏维埃政府。刘氏家塾被作为工农兵代表大会代表宿舍。

政府维修

为纪念彭湃诞辰110周年和海陆丰苏维埃政权成立80周年,经过连月来的紧张施工,海丰一批革命文物维修工程基本完成。

海丰县投入1000万元,维修和配套建设了16个项目。重点维修的有赤山约农会旧址、海丰县总农会旧址、得趣书室、彭湃烈士故居和工农兵代表住宿地旧址等,主要是对建筑物屋面进行拾漏,对门、窗、屏风等木质部件进行加固、墙体批荡、粉刷,同时,对院子内环境进行整治,合理绿化、做到修旧如旧,保持历史原貌。

这次维修工程较大型的是“工农兵代表住宿地旧址(刘氏家塾)”,该项目分两期进行,投资160多万元,按原貌恢复重修中厅及后厅,包括屋面、木雕、地台、墙体、彩绘及灰塑等。

新增设的红色景点项目有“红场碑廊”和“彭湃烧田契”、“六人农会”两座雕塑。前者工程投入资金54万元,碑廊石刻主要由前言、中央决议、毛泽东、周恩来等对海丰农民运动的评价、历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知名人士,参观红宫红场旧址的留言等组成。还有两幅反映海丰农民运动石雕,共50块石,73米长。后者两座雕像安放在龙舌埔得趣广场,刻划了当年农运初期革命志士风云际会,展示了彭湃敢为天下先的英勇气概。

阳春市刘氏家塾

文物档案

名称:刘氏家塾

地点:阳春市三甲镇三墟村委会

年代:距今306年

级别: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刘氏家塾,坐落在广东粤西阳春市三甲镇,始祖念三郎【巨汉公之三子】从闽入粤于阳春开居,系开七公派下广传公的宗裔,属十二房巨汉公的支脉世系。该宗祠始建于公元1689年至1693年历经五年竣工。位于阳春市三甲镇中心小学内。建于清康熙年间,清光绪九年(1883年)改为刘氏义学,光绪三十四年改为刘氏学堂。1983年改为三甲中心小学。

学堂占地面积6354平方米,建筑面积1826.6平方米。包括讲堂、教务处、礼堂、会客室、师生宿舍等建筑。自民国15年(1926年)以后,增设了图书馆、仪器室等。学堂悬山顶,脊、梁、檐、屏等精雕细刻人物花卉,壁画彩绘栩栩如生。现学堂建筑仍为学校所用,由于年久失修,部分雕刻、屏风、匾额已遭破坏。

走近庄严雄伟的家塾,抬头可见屋檐上有栩栩如生的灰雕,屋檐下有精美细致的木雕,纹理清晰,而历经时间洗礼的墙壁也留下了斑驳的痕迹———虽然有白色粉刷的掩饰。门前的两根柱子,十分粗壮,需双手合抱。柱子是用岗松做成的,非常坚固、结实,连蛀虫都咬不动,所以时隔300多年还保存完好。

最外面的建筑叫下厅,往里走,依次是中厅、上厅,且各厅之间还有天井,西侧的幼儿园,叫西厢,东侧原本有东厢,后来被拆掉了,1986年新建了教学楼。

跨过高高的门槛,步入下厅,抬头可见上方挂有三副牌匾,分别写着“文魁”、“优贡”、“武魁”。“文魁“牌匾上面的字样:右侧是“清乾隆丙午科六十四名”,左侧是“宗澻敬拜”。六十四名,是在全国的名次,左侧写的是名字。刘氏家族的子孙考取功名后,就挂这样一个牌子来敬拜祖先。

环顾上、中、下三厅,可见墙壁上挂满了这种牌匾,有文魁、武魁、岁贡、恩贡、副贡等等,一共50多块。而从上面记载的时间来看,这些牌匾,几乎涵盖了清朝的各个朝代。

中厅墙壁上挂着三块“进士”牌匾。三块牌匾右侧写着的年代分别为嘉庆、道光和同治,而左侧的名字是荣玠、荣琪、承辇。刘氏家族在当地非常有名望,三甲镇的老百姓对此口口相传的一句话就是“一门三进士,四代两乡贤”。

教育缩影

车驶进三甲中心小学,停在宽阔的操场边。透过车窗,几棵郁郁葱葱的大树蓦地映入眼帘,校园春意盎然。

82岁的老校长刘传意步履蹒跚、笑意盈盈地走过来,热情地当起“导游”。刘传意是三甲人,70年前在这里读高小,1982至1987年任校长。

他指着西侧一座洋溢着古老气息的古建筑说,那就是刘氏家塾。

一步一步走近庄严雄伟的家塾,抬头可见屋檐上有栩栩如生的灰雕,屋檐下有精美细致的木雕,纹理清晰,而历经时间洗礼的墙壁也留下了斑驳的痕迹———虽然有白色粉刷的掩饰。此时,大门开着,高高的门槛立在那,上学的小朋友“跨栏”各施技巧,看起来妙趣横生。门前的两根柱子,十分粗壮,需双手合抱。老校长说,柱子是用岗松做成的,非常坚固、结实,连蛀虫都咬不动,所以时隔300多年还保存完好。

老校长介绍,最外面的建筑叫下厅,往里走,依次是中厅、上厅,且各厅之间还有天井,西侧的幼儿园,叫西厢,东侧原本有东厢,后来被拆掉了,1986年新建了教学楼。

一墙之隔,古今交相辉映,互为点缀———家塾显得凝重而大气,在细雨中默默静立;而新校园内绿草如茵,旗帜飘扬,书声琅琅。穿过这堵古老的墙壁,仿佛穿越于300年前与300年后,穿透于《四书》、《五经》与26个拼音字母之间,穿梭于儒雅翩翩的公子与调皮可爱的孩童之中……

“这所学校曾经多次改名。”老校长说,他在这读书的时候,学校叫“三甲中心下乡小学”。他还记得,在上五年级的时候,即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日本飞机轰炸阳春城,阳春县立中学迁址于此,三甲中心下乡小学迁往鸡头塘王氏宗祠。

据《阳春文物志》记载,刘氏家塾占地面积6345平方米,建筑面积1840平方米,是一座三进三开加两廊风字山墙式古建筑,设有讲堂、礼堂、学生宿舍等。从清康熙年代到1983年,从“刘氏家塾”到 “刘氏昌后义学”再到“阳春县第四区第一高等小学” ……直到“三甲中心小学”,曾8次更改名称。

1996年刘氏宗亲集资重修。2002年7月17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把刘氏家塾公布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曾经辉煌

附:三甲历代刘氏中榜文人:

刘裔烗,清康熙举人。

刘宗湘,清雍正举人。

刘宗滥,清乾隆举人。

刘世校,清乾隆举人。

刘宗邃,清乾隆举人。

刘宗渡,清乾隆举人。

刘世探,清嘉庆举人。

刘世栩,清嘉庆举人。。

刘荣玠,清嘉庆举人,清嘉庆进士。

刘士升,清道光举人。

刘荣浩,清道光举人。

刘荣琪,清道光举人,清道光进士。

刘显桢,清光绪举人。

刘承辇,清同治进士。

刘启维,清康熙武举人。

刘宗汉,清康熙武举人。

刘秀夫,清雍正武举人。

刘启釾,清雍正武举人。

刘荣访,清同治武举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