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

更新时间:2024-05-14 10:06

刘波(1927年3月—2017年7月13日),男,1927年3月生,北京市人,1952年毕业于山西大学生物系,留校任教。1956年12月加入九三学社,先后在汾阳中学、山西师范学院、山西大学任教,1978年8月晋升为山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的学术专业领域,他先后担任过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中国菌物学会副理事长、山西省首届食用菌协会会长、山西省食用菌协会总顾问、山西省食用菌工程中心总顾问。他是国际著名菌蕈学家、中国药用真菌研究之父、中国地下真菌研究和中国食用菌栽培的奠基人。在社会兼职方面,他于1989年11月任九三学社山西省主委,1993年1月任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并曾任全国政协委员。2017年7月13日,因病在太原去世,享年90岁。主要著作有《蘑菇》《黑粉病菌及其防治》《蘑菇及其栽培》《中国药用真菌》《低等真菌分类与图解》《中国的腹菌》等。

人物经历

1952年7月山西大学理学院生物系毕业。

1952年9月任山西汾阳中学教员。

1956年9月任山西师范学院生物系教员。

1963年1月任山西大学生物系讲师。

1978年7月任山西大学生命科学系教授,1978年8月晋升教授。

1989年11月任九三学社山西省主委。

1993年1月任山西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山西省主委。

2000年5月退休,享受副省(部)级待遇。

是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第七至十届中央委员,第五、六届山西省政协常委。

2017年7月13日,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九三学社社员,政协第七届山西省委员会副主席,九三学社第五、六届山西省委员会主委,山西大学教授刘波同志,因病在太原去世,享年90岁。

1927年3月,刘波出生于天津市武清区黄花店一个殷实的家庭。他的父亲从商很忙,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关心和教育他,然而父亲性格中的开明和乐观、忍耐与坚强却是刘波最先汲取到的精神营养,这在他后来的人生路上无时无处不发挥着积极导向作用。

1948年,刘波考上了当时的中国大学生物系。翌年中国大学与北师大合并,组成理学院第二部,同年正逢山西大学向中央申请创办理学院,中央将理学院第二部划归山西大学,于是刘波从大二开始远赴山西大学,从此他与山西、与山西大学结终生之缘。在他大二的第一节植物形态学第一节课上,曾留学法国的王宗清教授语重心长的对学生们说:偌大的中国,现在只有几人在研究真菌---希望你们当中有人能立志于真菌的研究,填补我国真菌领域的空白。”这番话在刘波心里深深扎下了根,也成为他未来人生前进的方向。

刘波大学毕业后,自愿来到吕梁山下的汾阳中学教书,从此开始了他一生的职业教学生涯。虽远离都市繁华,但在他看来,“当时的汾阳中学有很好的实验设备,环境也好,对真菌的研究工作有很大帮助”。事实也证明他的选择没错。在汾阳中学,他一面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一面艰难地叩击真菌世界的大门。汾阳中学背靠吕梁山,吕梁山的存在给他采集蘑菇标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距离汾阳中学不远的头道川沟有一片茂密的森林,那里自然植被生态非常好。他带领学生在这片林区里搜集了多种蘑菇标本,这对他后来从事的真菌研究工作有很大的帮助。1956年,刘波加入九三学社,并在《生物学通报》发表了第一篇文章《锈菌》,随后几个月,他又接连发表了《蘑菇的采集鉴定与保存》等文章和译文,得到专家的重视和肯定。这年9月,他被调回母校山西大学生物系任教。

1959年,他的第一本著作《蘑菇》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国最早系统地研究蘑菇形态、特征及生态环境方面的专著。1960年他又完成并出版《黑粉病菌及其防治》。1964年出版《蘑菇及其栽培》。1974年,他完成了《中国药用真菌》一书并出版发行,该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在该书的影响下,我们国内涌现出一批研究药用真菌的专家学者,建立起了相关的科研单位,并掀起从真菌(灵芝)中提取抗癌物质的热潮。1979年,《中国真菌药物》、《中国的腹菌》两本专著分别在美国(英文版)、德国(德文版)出版,他也被公认是当时国际非医学药用真菌研究和中国地下真菌研究的奠基人。

主要贡献

纵观刘波先生探索真菌所取得的成就,他共发表真菌新属4个,新种和新变种115个,出版26部专著,发表论文156篇,许多方面具有填补世界真菌领域研究空白的意义。

十年动乱中,他利用各种空隙,继续着自己的真菌研究工作,并开始新增加了对药用菌的研究。环境大气候所限,当时的研究很艰辛,这方面的资料和标本都匮乏,他偷空尽一切可能查阅中外文图书;并且利用各种机会到各地拜访乡下老中医,收集民间有关药用真菌的资料和标本。终于在1974年完成并出版了《中国药用真菌》一书。该书出版后,日本真菌学泰斗平冢真秀教授迅速组织人力译为日文,于1975—1977年连载在他们的《菌蕈》月刊上。1978年他被破格晋升为教授。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五年,他著书6本,仅1984年就出版了4本专著。其中两本英文专著和部分论文分别在美国、联邦德国、加拿大、奥地利等国家出版和发表。相较取得的成绩,他反复强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知识分子的转折点,没有这次会议就不会有他那以后的诸多成就。也因此他积极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1980年光荣入党。

刘波老师一直致力于地下真菌的研究,他是中国地下真菌研究的创始人。中国拥有丰富的地下真菌资源,但是在1963年以前仅报道过数种。经过他和他的合作者系统地进行采挖和研究,21世纪初就达150种以上,他们为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并彻底否定了西方学者主张中国没有地下真菌的错误论断,从而将中国地下真菌的研究提高到了应有的国际水平。

科研成果的实际转化利用低的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高校科研院所的大问题。而刘波先生为我国食用菌事业奉献一生,真正做到了“把蘑菇情结深植生命的修养,為蘑菇事业奉献终身的自觉,在菌类天地间驰骋的自由,让菇农致富奔小康的善良”,完全称得上是一个真正有文化的蘑菇人。在1964年以前,他发明的菌砖式食用菌栽培法,就已推广至全国及日本,为农民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收益。1984年,他又出版了《低等真菌分类与图解》一书,为农业真菌病害防治和轻工业发酵菌种的鉴定提供了重要依据。1983年以后,他与同行创建了山西省食用菌开发研究中心,1987年又亲自担任山西省食用菌开发领导组的副组长兼顾问,不时深入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开展科技咨询与服务,为科技兴农、科技扶贫做出了贡献。

由于他在食用菌研究应用上的的贡献,使得大批山西本地农民走上致富之路,甚至为山西的食用菌出口创汇做出了极大贡献。为了表彰他在该领域的贡献,1997年,中国食用菌协会特给他颁发了杰出食用菌专家荣誉证书。

在长期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刘波先生独辟蹊径,敢为人先,不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还为我国食药用真菌事业培养出了院士、专家、教授等一大批优秀人才。

对于他取得的这样成绩,国家也充分给与了肯定和重用,他于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11月被选举担任九三学社山西省主委,1993年1月又委以山西省政协副主席的重任。

1959年以来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文真菌学专著24部,发表论文151篇,发现真菌新物种115个,创建新属4个。此外,还主持编图书3部,主审2部。

出版图书

所获荣誉

刘波先后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教学科研成果奖,并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中国药用真菌》第二版1979年获山西省科技成果一等奖,用英文写成并在前西德出版的《中国的腹菌》1987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81年和1989年分别获山西省劳模称号,同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96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人物评价

刘波同志是海内外享有盛誉的真菌学家。在神秘无穷、色彩斑斓的真菌世界里,探索、奋斗了五十多个春秋,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在国内外真菌学界获得了很高的赞誉。他与合作者共同发现真菌新属4个,新种和新变种115个,填补了世界真菌领域的空白。在国内外出版真菌学专著24部,发表论文151篇,共400多万字。他对药用真菌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成果奖,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刘波同志任省政协副主席和九三学社山西省主委期间,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积极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教育、科技、文化和医疗卫生事业中的重要问题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提出了很多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同时深入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开展科技咨询、社会服务,为科技兴农、科技扶贫做出了贡献。

刘波同志退休后,一如既往地关心全省改革开放、建设发展,继续奉献余热,积极参加各项力所能及的工作。患病期间,他不屈不挠地同病魔抗争,表现出永不言败的精神。

刘波同志的一生,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他政治立场坚定,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他勤奋好学,实事求是,具有较高的领导艺术和较强的亲和力。他重视教育,以其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学生。他公道正派、胸怀坦荡,关心同志、爱护干部。他恪尽职守,作风扎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尊敬和好评。他传承优良家风,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始终保持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刘波同志的一生,是忠诚革命事业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品格高尚,勤奋工作,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多党合作事业。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高尚品质和优良作风永存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