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08 15:43
刘洪忠,男,汉族,1973年1月27日出生在山东庆云。网名甘为鲁子牛;大学文化,军事学学士学位;历任战士,班长雷达技师。1991年12月至1993年3月在徐州武警支队服役历任战士班长;1993年3月至1994年9月在南京空军86523部队服役;1994年9月至1996年7月在桂林空军学院学习;1996年7月至2003年12月在上海空军94796部队服役任雷达技师2003年12月经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德州作家协会会员,庆云县作家协会主席,《庆云文艺》主编,庆云县政协委员,2020年荣获德州市第三届长河文艺奖。
人物成就
诗歌《古堤》第一届中华诗苑群英赛诗会铜质奖;诗歌《抗日县长武大风》获第二届中华诗苑赛诗会荣誉奖;诗歌《故乡的黄土地》获第二届中华诗苑赛诗会荣誉奖诗歌;诗歌《五千年花落花开》在现代交通报采用:诗歌《庭院深深》;获中华诗魂大联欢歌咏赛三等奖 ;散文《鲁北古堤---消失的遗迹》在德州晚报德州街专栏发表;散文《故乡的汉子顶天立地的人》、诗歌《赞渤海春》在庆云报发表。散文《故乡情结》《说柳》发表于德州晚报、散文《故乡的汉子顶天立地》、《老张》、《老龙湾游记》发表于鲁北文学2011年第六期。散文《鲁北平原上的明珠》发表于时代文学。散文《踏访黄河尽头》发表于当代散文。散文《拜谒伊祁山》发表于德州日报。2014年7月出版个人散文集《故乡情结》。中共庆云县委、庆云县人民政府授予2015年度“文化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古堤是幼时眼中那一条坚实的脊梁,
静卧在鲁北大地上,
遥想当年的雄伟身姿,
还可以想象。
几千年来经受着风雨冲刷,
见证了历史的沧桑,
你是大禹治水留下的传说,
亦或是齐长城的遗迹,
你无法诉说,
只留给后人许多遐想。
古防洪堤(金堤、长城岭) 位于庆云县城南部,尚堂镇、中丁乡范围内。西南从阳信县王坤兮入境,由西郎坞村北迤逦东行,经大勾村南、西仓村北、鹏鹳王南、李赤诚村南、堤南刘村北、仁和刘村南、后丁村北、文侯齐村南、杨和寺村中至梁家村前入无棣境,境内全长15公里,堤基宽约50余米,高度原筑约5米,现多已平毁,仅有个别地方还能看出旧址。据清咸丰旧志记载:一曰:神禹古堤;二曰:齐长城;三日:汉之金堤;四日:宋陈尧佐所筑。旧有北修长城挡匈奴,南修长城防洪水之说。
抗日县长武大风
你是一介书生,
因为不想当亡国奴,
携笔从戎,
为了刮走那个姓康的鬼子司令,
你改名叫大风。
一九四三年的那个严冬 ,
新婚燕尔的你没来的及和妻子告别,
就匆匆带领部队打响了反扫荡的枪声。
把八路军包围在乐陵铁营。
你举止非凡,谈吐文明,
戴一副圆圆的黑框眼睛。
沉着又冷静,
机智又聪明,
掩护老百姓在转移的途中,
有大娘认出你是抗日县长,
姓武名叫大风 ,
让你换上老百姓衣服转移,
你笑着说咱们是共产党,
老百姓不走咱们不能,
敌人的包围圈越来越小,
四周也响起噼里啪啦枪声,
你英勇指挥 顽强抗争,
终因寡不敌众,
用最后一颗子弹 实践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忠诚,
那一年你28岁 ,
牺牲的时候你还把枪紧紧的藏在泥土中,
萧华司令称赞你:
生即正直举止非凡的系人中一大,
死亦壮烈英勇不屈确是无产作风。
鲁北人民永远记住了你的名字,
抗日县长,
武大风。
故乡的黄土地
我来自黄土地,
华北平原的小麦玉米把我养育。
春天,到处是绿油油的麦田,
秋天,遍地是金黄色的玉米。
房前屋后长满了枣树,
枣花飘香,云红千里。
小河边垂柳依依,微风袭来,
婀娜旖旎。
池塘里开满了荷花,
蜻蜓悠闲的飞来飞去。
黄河从这里流过,
桃园满坡,芬芳万里。
两岸是我的故乡,
河水滔滔入海,
人民生生不息,
男人豪放勇敢,
女人勤劳美丽。
一方水土,
一方儿女,
这里曾经是一片抗日的热土,
这里曾经是英雄辈出的土地,
沐浴着改革的春风,
如今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招商引资,商贸兴起,
枣树富民,工业林立。
这里是一片投资的热土,
这里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迎着二十一世纪的曙光,
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跨越式发展的传奇。
美丽富饶的家乡,
如诗如画的土地,
无论我走到哪里,
我都会永远的把你铭记,
无论何时何地,
我都深深的热爱你,
故乡的黄土地。
五千年花落花开
古典的美女
犹如从唐诗宋词中走来
似曾相识
可是那梦中的最爱
采一朵莲花
可是那千年的等待
舞一曲仙剑
可是那镜中奇缘
吹一曲古韵
犹如遗风瀚海
一袭盛妆
又恰似红楼梦中
葬花的女子
随风散去了
忘却了五千年
花落花开
跨越古今的等待
庭院深深
那青石小路,
仿佛是那永远的回忆,
诉说一段美好的故事,
那断壁残垣,
仿佛是忧伤的记忆,
记载哪些古老的传说,
那一花一草,
是你留下的影子,
那千年的古藤是不舍的情怀,
缠绕着人间的是是非非,有多少故事让人留恋,
有多少传说让人缠绵,
在这满是记忆的庭院,
在这满是梧桐的深秋。
说柳
刘洪忠
古往今来,历代文人对柳树多赞美之词。从《诗经·小雅·采薇》里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到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再到南宋诗人志南的《绝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柳树被寓意为美好的象征。 故乡的鲁北平原上,树木繁多,然而最常见的要数柳树了。池塘边,小河旁,湖泊周围,公园里面,随处可见柳树的身姿。无疑柳树是喜水的,因为有了水的滋润,才有柳树的柔美;无疑柳树是惹人爱怜的,因为房前屋后柳荫成行,才有了杨柳炊烟那样的美好画面。在生活中,人们常常用柳眉、柳腰比喻女子的柔美与妩媚。风摆杨柳,婀娜多姿,是人们形容柳树的柔媚。人们往往认为,柳树是弱不禁风的,微风弱柳是人们对柳树的印象。其实柔只是柳树的一面,柳树又何尝不是一种顽强的生命。 “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当你漫不经心随手插下的柳枝,过些时日再来看时,已经开始生根发芽了。我小时候无意中在池塘边插下的柳枝,如今已经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夏天成为人们避暑纳凉的去处。 “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你看早春二月,当杨树、槐树、榆树还在冬眠的时候,柳树已经开始复苏,泛出淡淡的鹅黄,这是多么积极的生命啊,就像早起的鲁北人民一样勤劳勇敢。深秋的第一场霜降临之后,平原上的树叶开始凋零,只有柳树还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顽强地与严寒做最后的抗争,以至于第一场雪过后,有的柳树还是那么翠绿,这是多么不屈的一种生命啊。如果你不相信,可以留心观察一下,就能发现柳树刚的一面。 如果说欧阳修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一种柔情蜜意的浪漫,那么刘禹锡的“清江一曲柳千条,恨无消息到今朝。”和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纵便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就是一种无奈和离愁。 到了唐代,柳树又被古人赋予别离的寓意。这都是因为一个叫做灞桥的地方遍植柳树而被唐朝诗人吟诵得淋漓尽致。灞桥位于唐长安城之东,为出入京城必经之路。唐人送别至灞桥就不再前行,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在灞桥古人常折柳相赠,以示惜别之情,所以唐代诗人写过许多咏柳赋别之作。 久而久之,“灞桥折柳赠别”便成了唐朝特有的习俗。据《唐诗纪事》记载:“雍陶有一次送别故旧,行至灞桥,问随从曰:‘此桥为何称情尽桥?’随从道:‘因送别到此为止点,故称之情尽桥。’雍陶有感惜别之情:‘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它离恨一条条。’”这就是脍炙人口的《折柳桥》。古人用折柳来形容离别,是大有深意的。因“柳”和“留”为谐音,折柳又有挽留之意,既表达依依不舍的情感,也寓意人去他乡,宛如柳木随遇而安、落地生根。 灞桥因柳而闻名,柳因灞桥而被吟诵;柳因灞桥而留下不朽诗篇,灞桥因柳而流传千古。仅《全唐诗》中直接描写或提及灞桥、灞水、灞陵的诗篇就达一百首之多。李白的:“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岑参的:“初程莫早发,且宿灞桥头”,刘禹锡的:“征徒出灞涘,回首伤如何”,李贺的:“灞水楼船渡,营门细柳开”,李商隐的:“灞水桥边倚华表,平时二月有东巡”,杨巨源的《赋得灞岸柳留别郑员外》“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好风傥借低枝便,莫遣青丝扫路尘。” 那桥边的垂柳,曾引起多少文人墨客的咏叹;那桥边的垂柳,又让多少离别为之断肠;那桥下日夜东流的灞水,让多少离愁,变得此恨绵绵无绝期。灞桥折柳赠别那种画面就永远被定格了下来,从古传到今,灞桥和柳也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童丽的一曲《灞桥柳》演绎得委婉凄美,道出了多少愁肠百结的离别。 几年前,我有幸在灞桥驻足,尽管那桥已不是当年的那座桥,那柳也不是当年的那株柳,但柳与诗歌结下的不解之缘,那些与柳有关的诗篇却依然鲜活地跳跃在我的心中,成为挥之不去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