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1-26 18:29
刘浩清,香港石油巨子,香港著名实业家、慈善家和爱国人士。他生活朴素节俭,行善慷慨,富甲一方却低调为人,阅尽风霜仍淡定从容。他有庞大的资产,有智慧的头脑,有丰富的故事,有美满的婚姻,有优秀的后代,有高寿的生命,他几近人间向往的完美境地。然而他身上还有比这更重要的,那就是“爱国爱民”的精神品格——他致力于将个人和企业的财富源源不断地注入祖国的慈善领域,尤其热心挥洒灵气于教育之千秋基业,长期担任复旦大学资深校董。在他始终流淌着的高风跨俗的血液里,镌刻着八个大字:我爱母国,今生无悔。
从青年时代起,他就有一颗正义爱国之心。抗战期间,他曾作为童子军在战场上抢救抗日伤兵。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时任大中华轮船公司总经理的他曾配合地下工作者,使公司的一艘名叫“大江”号的万吨轮船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征用,回到青岛,投入新中国的海运事业。1949年12月,他卖掉在香港的家产,回到广州、上海等地参加祖国的经济建设。在广州,他曾兼任中南打捞公司总经理;抗美援朝期间,他曾捐献半架飞机;他曾光荣地被推选为广州市第一届人民代表。
后来,由于在运动中遭遇不公正对待,他再次到香港发展。他以“实业家的精干和上海人的商业天赋”,在香港荔枝角侨企大厦内建起了拥有几十家公司的集团企业,经营着横跨石油、航运、化工、钢铁等行业的“东方石油公司”和“侨民有限公司”。
刘浩清有一个志同道合的夫人,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他与孔爱菊在抗日战火中相识相爱,结为连理,先后养育了六个儿女。一家人相互支持,共谋发展。
如今,刘浩清将东方石油公司总部的业务交给长子打理,二公子协助,三公子坐镇新加坡。公司在刘浩清父子的策划和经营下,正朝着拥有船队、油库以及供油基地一体化企业的目标发展。
他们非常看重在中国大陆的发展,不仅因为大陆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市场,他们也把这作为报效祖国的一大举措。他们在深圳建了加油站,在广州、大连、秦皇岛等地建了机油调配厂和合资油库等。他们还参与投资了上海的爱建公司、浦东外高桥的国联公司、华安集装箱公司、镇江的铁丝厂、广州的丽都酒店、广东的永成漆厂、深圳的石化海港公司等等。
对于祖国、故乡,刘浩清赤子情深。只要是对家乡有利的事,他总是设法成就,他是上海复旦大学的资深校董。
1977年春天,在参加广交会期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广州人吃鸡蛋难,便产生了搞个“养鸡项目”的想法。他与香港实业家邓锟合作,共资助四十一万八千美元,几经周折,在广州近郊建立起了中国大陆第一座机械化养鸡场。1993年,他被广州市政府授予“广州市荣誉市民”称号。
“没有发达的教育,国家难以发达。”这是刘浩清心中的至理名言。他小时候只在上海宝山县顾村镇念完小学,便由于当地没有中学,不得不早早到上海谋生。因此,他希望有一天自己有足够的条件,在故乡办几所像样的学校。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从1978年起,刘浩清和夫人先后在大陆兴办了五所学校、三所培训中心、两家图书馆,构筑了十项“造血工程”。
1981年冬天,他在顾村中学投入了第一笔资金,建立了一所图书馆。从此,他在顾村的捐资一直没有间断过,几乎是一年为家乡办一件好事。1984年,向顾村中学捐赠了价值约30万元人民币的电脑设备;1985年,出资在顾村中学建造了 “浩清教学楼”;1987年,赠送了15台苹果Ⅱ型电脑;1988年,由他出资建造的“职业培训中心”破土动工;1990年,向顾村中学赠送两台电脑和52台英文打字机和投影机;1991年,资助建设师生宿舍楼和图书馆加层工程。
除了为家乡人民办实事,在上海市区、重庆、宁波等地也都留下了他重视教育、资助教育的足迹。
他把目光主要投向职业培训中心。继顾村第一所职业培训中心落成后,1991年春天,刘浩清又在四川重庆资助建造了一所旅游培训中心。1993年5月,位于上海瑞金医院的“上海高级护理培训中心”教学大楼落成,刘浩清夫妇为此捐资四百万港元,并每年提供一笔奖学金,颁赠优秀学生和优秀教师。
1994年11月,刘浩清夫妇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人民币1500万元,这是这个基金会当时收到的最大一笔海外人士捐款。上海市决定设立“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刘浩清基金”,并向他颁发荣誉证书,赠送了刻有“捐资助教,功德无量”的纪念座碑。
在香港,也设有“刘浩清基金会”,为香港民众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