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04 14:38
刘源渌生于1619年(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聊城大学汪贵峰撰文称刘生于1618年),卒于1700年。刘源渌字昆石,号直斋先生,清初著名理学家,安丘县贾戈乡刘家沙埠村人。
年14而孤,事母有孝名。后为禀生。明末大乱,他缀学家居,随其仲兄率本村群众筑土堡以防劫掠。社会稍安后,便专事耕读。后专心攻读宋明儒家著述,尤其笃信朱熹所创立的客观唯心主义理论。他精读《朱子》25卷,集朱子书写成《续近思录》。他说;“学者居敬穷理,皆法先王而已。‘小心翼翼,昭示上帝’,居敬之功也;‘不识不知,顺帝之则’;穷理之功也”。根据朱熹“居敬穷理”的道德修养和认识方法,每日五更起拜谒朱子祠,然后与弟子讲论朱子理学,常常讲至深夜,深得周围名人学士的称道。还著有《读书日记》、《周易解》,《四书补注》、《小学补注》、《或问补注》、《礼仪经传通解》等书。其《续近思录》、《读书日记》入国史馆,《读史稿》中有传。 他治学以“敬义”为本,以“格物致知”为先,追求所谓“不获其身,不见其人”的境地,完全恪守程朱理学的窠臼,影响了一批人。本县的张贞,昌乐的阎循观、周士宏,潍县的姜国霖、刘以贵、韩梦周,德州的孙子篮、梁鸿翥,胶州的法坤宏等文人名士,崇尚他的理论,继续研究他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