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3 22:01
刘瑞龙(1910年10月3日-1988年5月25日),男,汉族,江苏省南通市人。曾化名石钧、李世萍、王大舜、张云生。1926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入共产党,任南通特别党支部书记,是党在南通地区早期创始人之一。
1910年10月3日,刘瑞龙生于江苏省通州直隶州(今南通市)。
1924年就读于南通师范学校,参加过进步学生运动。通州师范学校毕业后当小学教员。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支部副书记。
1928年春任中共南通县委委员兼城区区委书记。
1929年春任中共南通中心县委书记,同年秋出席中共江苏省党的二大,被选为省委委员。
1930年春任中共通海特委书记,参与领导苏北农民武装起义,成立了红军第十四军。失败后到上海,同年冬任中共江苏省委外县工作委员会书记。
1931年后历任中共上海法南区委宣传部部长,中共江苏省委巡视员,中共江苏省委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兼军委委员等职。
1933年3月到川陕革命根据地,曾被任为陕南红二十九军政治部主任。不久改任中共川陕省委宣传部部长。参加巩固发展川陕革命根据地和历次反“围攻”斗争。
1935年5月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同中央红军会师后,8月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10月奉命南下川康边,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
1936年秋随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师。同年11月任红军西路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
1937年夏西路军失败后绕回到达延安。同年秋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
抗战全面爆发后,刘瑞龙任陕西安吴堡青年训练班教务处长、副主任,为抗日救亡工作培养了大批优秀干部。1939年11月,刘瑞龙任中共豫皖苏区委副书记,1940年3月调任皖东北军政委员会书记,9月任淮海区军政委员会书记。他坚持对敌斗争,积极壮大地方武装,坚持抗日统一战线,放手发动群众,为巩固和壮大淮海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期间,刘瑞龙还领导创办并亲自兼任淮海抗日军政干部学校校长。
1941年9月,刘瑞龙任中共淮北区委副书记兼淮北行政公署主任。淮北行政公署成立后,区政府公布施政纲领,明确了改造旧政权、建设新政权的目标,建立了“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在基层废除旧联保、保甲制度,建立新型乡、村人民政权。刘瑞龙还多次召开会议,发动群众减租减息。各抗日团体也不断发展壮大,到1944年已有成员100多万人。
在财政经济建设上,淮北区党委和淮北行署健全政府财政机构,实行合理负担、统一的累进税,征收公粮、田赋和物资税。刘瑞龙重视边区文化建设,除新四军四师创办《拂晓报》《拂晓杂志》外,区党委、行政公署还创办了《人民报》《团结报》《大众画报》等。边区还以普及小学教育为基础,使小学成为农村文化教育中心,并以此开展社会教育。
随着形势发展,淮北地区开展了整风运动。除了抓好整风学习外,淮北区党委还举办9期干部轮训班,清理三种歪风,刘瑞龙在轮训班上作了“关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报告,进一步加强了干部的群众观念。整风使党、政、军、民团结一致,度过了抗战胜利前的困难时期,根据地日趋巩固。
解放战争时期,刘瑞龙历任华中分局民运部部长兼苏皖边区政府副主席、第三野战军后勤司令员兼政委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他任华东局农业委员会书记、国家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兼党组副书记等职。
1988年5月25日,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原农业部副部长、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刘瑞龙同志,在广州主持中国农史学会学术讨论会期间,因操劳过度,心脏病猝发在广州逝世,终年7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