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秋华

更新时间:2024-04-30 13:51

刘秋华,女,河北省安平县人,1925年出生。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村自卫队指导员和青抗先(青年抗日先锋队)女队队长,成长为冀中优秀的青年妇女抗日干部,是著名作家魏巍的妻子。

人物生平

刘秋华,河北省安平县报子营村人,1925年生于一贫民农家。“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进了华北,踏进了冀中大地,刘秋华目睹了日寇的凶狠残暴,对侵略者无比仇恨。

刘秋华是家中的长女。17岁那年,父亲在鬼子“扫荡”中惨遭杀害,弟妹尚幼,母亲体弱,她便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做饭、挑水、洗衣、织布、下田收种,什么都干,是里里外外一把手,家中离不开她。党的宣传抗日教育使刘秋华更加清楚:只有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去,老百姓才有安生的日子过。没有国就没有家,她也亲眼看到:共产党、八路军出生入死地打日本鬼子,和劳苦大众同甘共苦共患难,一个心眼为人民谋幸福,真是老百姓的大救星。虽然家中离不开刘秋华,虽然母亲非常疼爱幼小的弟弟,但国难当头,刘秋华说服母亲带着弟弟一起参了军。

青抗先女队长

在非常残酷的冀中抗日斗争中,刘秋华经受住了考验,得到了成长。她16岁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村自卫队指导员和青抗先(青年抗日先锋队)女队队长,成长为冀中优秀的青年妇女抗日干部。工作任务是组织发动妇女破路挖通沟,站岗放哨锄奸防特,传递书信情报,经常和男游击队员一起袭扰敌人,有时也参加战斗。

与魏巍相遇

1938年“五一节”,18岁的魏巍在延安加入了共产党。不久,他从延安抗大毕业,被分配到晋察冀老一区一营任教育干事,后调一分区政治部任通讯干事,抗日战争期间,魏巍曾在冀中区党委、行署及冀中军区的所在地河北省安平县工作。

1944年春节,魏巍和两位战友一起去慰问被誉为冀中“子弟兵的母亲”李杏阁妈妈。还未走近李妈妈的家,远远地就听见了织布机的响声。跨进大门,见织布机旁坐着一位年轻姑娘,正神情专注地织着布。见有客人来,姑娘便放下手中的梭子,笑吟吟地站起身,又是让座,又是倒水,然后又把正在外面发动群众做军鞋的李妈妈给找了回来。同去的战友告诉魏巍,这位姑娘叫刘秋华,是李杏阁的堂孙女。望着刘秋华俏丽淳朴的面庞、麻利干练的身影,魏巍的身影突然升腾起一种异样的感觉,姑娘的一颦一笑始终萦绕心间,

不久,部队驻地搬家,魏巍恰巧被安排住进了刘秋华家里。年轻的心总是敏感的,渐渐地,两人都从对方眼中读到了牵挂。后来,魏巍随着部队开赴新的战场。刘秋华参军被分配到《前线报》做通联工作,和魏巍同在一个军区。之后,魏巍、刘秋华虽然见面不是很多,可在战争硝烟中萌生的爱情之花,却在心中愈开愈艳。

1945年8月16日,日本投降的第二天,魏巍突然接到命令,让他火速赶到晋察冀七分区,恰好刘秋华也要回家探亲,于是,两人相约一起上路。皎洁的月光下,他们边走边谈,走了整整一夜,天亮了,魏巍终于走进了刘秋华的心里。1946年3月19日,在平绥线上一个叫下花园的小车站,魏巍与刘秋华举行了热烈而简朴的战地婚礼。几天后,魏巍又随着部队踏上了转战的征程。

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小两口无处为家。虽然两人都在一个军区,但相聚的机会却少的可怜。

魏巍的后盾

魏巍常对她说的一句话:“我的创作一半功劳归你。如果没有你,就不会有我现在的一切。”

1947年春节后,刘秋华生下了大女儿魏欣。而此时的魏巍正随着部队攻打石家庄,别说回家,就连个电话都打不通。直到三个月后,魏巍才从部队休整期间抽空赶回家看了女儿一眼。当了爸爸的魏巍没有陶醉于小家庭的温暖,他的心依然在战场上。一篇篇诗作在战火中飘飞,鼓舞着战士们奋勇拼杀。这下可苦了刘秋华,她不但要行军打仗,还要带孩子,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家。只有打完一次仗,夫妇二人才能小聚一次。

1949年夏,组织上任命魏巍担任随国民党将领傅作义起义的一个骑兵团的政委。由于刘秋华身体不便,魏巍把她留在陕西咸阳后就立即投入到了改造旧军队的工作中。当在咸阳的刘秋华生下二女儿的时候,魏巍连刘秋华的电话都顾不上接,而月子中的刘秋华没人照顾,硬是喝了一个月的稀粥……

新中国成立后,魏巍夫妇先后进了北京,并在部队驻地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家。刘秋华从部队转业到了地方,心甘情愿地当起了丈夫的贤内助。1950年5月,魏巍调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学校教育科副科长,6月25日,爆发了朝鲜内战,10月19日,千万名志愿军英雄儿女,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赴朝作战,进入12月,魏巍第一次入朝进行战地采访。

在志愿军前沿部队,魏巍耳闻目睹了许多撼人心魄的故事,他决心留在战场工作。1951年2月,魏巍回国,调到解放军文艺杂志社任副主编。1951年4月11日,凝聚着魏巍激情与感动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被《人民日报》破例放在社论位置发表。

那天,刘秋华正好到车间办公室办事,发现几个人正对着报纸抹眼泪,她拿过报纸把文章一字一句读完后也已是泪流满面。她为志愿军的事迹而感动,同时也深深地为丈夫而骄傲。晚上,刘秋华特意买了一瓶酒,并执意要敬魏巍一杯。魏巍笑了:“要敬也该敬我们那些战士啊!”刘秋华却哭了,她说:“战士们该敬,你也该敬,因为你也是一名战士,也是一位最可爱的人!”

1951年4月11日《谁是最可爱的人》在人民日报头版发表,在全国上下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朱总司令连誉“写得好!很好!”毛泽东主席读后指示“印发全军”!随即,魏巍应约到处做报告,北京市政府还几次在中山公园召开群众大会,请他讲朝鲜战地见闻。每次做报告,刘秋华为照顾丈夫,都陪魏巍详细调处准备事宜,并对他的衣食起居照顾得一丝不苟。

“文革”爆发后,魏巍由妇孺皆知的大作家成了在劫难逃的“黑线人物”,他的作品也一夜之间全都成了“大毒草”。但这对忠贞不渝的革命伴侣凭着对中国共产党的坚强信念,挺过了那段艰难岁月。

1976年“四人帮”倒台后,魏巍又萌生了新的创作冲动。在刘秋华的鼓励下,1978年,魏巍出版了全面反映抗美援朝前后方的长篇小说《东方》,此书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1987年,魏巍又出版了全面反映长征的长篇小说《地球的红飘带》,此书被称为“具有宏伟气魄的史诗性作品”。为了创作《地球的红飘带》,魏巍在1983年和1984年两次偕夫人刘秋华一同考察、走完了长征路,其间历经摔伤和疾病等各种磨难。

2007年9月,魏巍患病住进了解放军医院,并自此到2008年8月24日走完了自己88年的人生征程,但在近一年的住院期间刘秋华每天去医院看望。为了不让家人难过,她从没在众人面前掉泪。直到魏巍走后,她才放声大哭出来,那一刻,她对躺在病床上的魏巍说:“我们回家吧!”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