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21 17:24
创伤弹道学是研究弹丸、破片等投射物击中机体后,在体内的运动规律、致伤机理和致伤效应的学科。它既是终点弹道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创伤学的组成部分。其研究成果可直接用于指导武器、弹药设计和提高弹伤的防护与诊治水平。创伤弹道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致伤因素、致伤机理、致伤效应和杀伤标准等几个方面。
研究弹丸、破片等投射物击中机体后,在机体内的运动规律、致伤机理和致伤效应的学科。是终点弹道学的分支学科,是创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伤弹道学的研究成果可直接用于指导武器、弹药设计和提高投射物伤的防护与诊治水平。主要包括致伤因素、致伤机理、致伤效应和杀伤标准等。决定或影响杀伤力的因素。包括投射物的速度、质量、形状、结构特点、飞行稳定性以及投射物的变形和破碎等,其中以速度和质量(尤其是速度)影响最大。投射物在机体内运动时的稳定性和变形、破碎,对杀伤力亦有很大影响。机体本身的某些特性也影响致伤效应,如组织或脏器的密度(比重)、弹性、坚韧度、黏滞性和含气、含液情况等,其中以密度和含水量与致伤效应的关系最为密切。主要有:①直接侵彻作用。投射物依靠其动能击穿组织并向前运动,在与组织接触过程中释放能量,由此直接挤压、穿透、离断或撕裂组织,形成原发伤道。②瞬时空腔作用。高速投射物在机体内运动时,其部分能量以低频、高位移的压力波形式释放,使原发伤道急剧扩张,形成一个直径远大于投射物外径的瞬时空腔,并使空腔作反复胀缩运动,伤道周围组织在极短的时间内受到剧烈挤压、牵拉、快速位移和震荡,形成数毫米至1.2厘米宽的挫伤区,其外层为血循环障碍区,即震荡区。③激波作用。投射物释放的部分能量可转化为高频、低位移的激波(冲击波),其压力高达数百个大气压,持续时间以微秒计,通过介质传播,间接引起远隔部位的压力增高及组织损伤。④体内继发投射物效应。投射物击穿骨组织后可产生许多碎骨片并向四周飞散,由此引起继发损伤。投射物致伤后伤道局部和全身的各种变化。了解掌握这些变化规律,对于弹伤的诊断和救治有直接指导意义。多采用投射物的动能作为量度标准,而量值则各不相同,如法国为49焦、苏联为98焦、德国和美国为78焦等。许多学者还提出了另外的杀伤标准,如比动能、动量等。创伤弹道学是随着武器、弹药的发展和战伤外科的进步而不断发展起来的。早在16世纪,就已有大量关于滑膛枪弹及霰弹弹丸致伤的临床报告。19世纪时,有人采用装有湿麻布的铁罐和生面团作为模拟物,进行射击试验。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开始采用动物试验及模拟介质来研究投射物在机体中的能量传递规律。1941年,美国学者A.N.布莱克等首次用高速摄影证实了瞬时空腔的存在,从而开始了较系统的现代创伤弹道学研究。20世纪60年代高速轻武器弹药的使用,使投射物创伤变得更为严重而复杂,给创伤弹道学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1975~1994年,先后在瑞典、中国和俄罗斯召开过7次国际创伤弹道学会议,第七次会议改名为国际武器创伤学和创伤弹道学会议,标志着创伤弹道学和各种新武器生物效应的研究已连成一体。就枪弹研究而言,重点不再是提高速度(≤1000米/秒),而是探讨连发(如美制M16A2自动步枪一次连发3发子弹)、散射(如箭头弹)的致伤效应。弹片的研究重点是高速低能传递的致伤效应。90年代末以来,通过对投射物在组织中传递能量与损伤的关系研究,建立了综合评定投射物致伤能力的模型和检测方法,提出了对爆炸武器造成的低能传递弹片伤的治疗原则。在体和离体试验证实,高速投射物击中机体时产生的压力波可损伤伤道外的血管和神经。采用有限元模拟分析技术,结合数字化人体,建立了可模拟投射物对人体的致伤过程、预测损伤结局的计算机模型,可应用于弹药设计、防护装备研制及伤情评定。创伤弹道学的研究将与武器研制、防护及战伤救治更紧密地结合,开展新弹药及侵彻装甲、防护装备和工事后的创伤弹道特点研究;围绕作战人员战斗力丧失(失能),探讨更为合理的人员杀伤标准;研究枪弹、爆炸性武器的弹片与冲击波的复合杀伤效应;寻找新的治疗措施。
发布者: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