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系数

更新时间:2023-08-19 19:49

利用系数是工作面或其他规定的参考平面上,直接或经相互反射接受的光通量与照明装置全部灯具发射的额定光通量总和之比。

定义

利用系数是流明法预测平均照度采用的重要参数,它是灯具效率、灯具光强分布、房间几何特征与房间表面反射系数的函数,用光通传递理论导出。

计算方法

从光源发出的总光通F0,除在灯罩内损失了一部分之外,射入室内空间的光通,一部分直达工作面,形成直射光通量Fd;另一部分射到室内其他表面上,经过一次或多次反射才达到工作面上,形成反射光通量Fρ。射到工作面上的有用光通Fu=Fd+Fρ

Fu越大,表示光源发出的光通被利用的越多。Fu与F0之比,称为灯具的利用系数C>u:

C>u=F>u/F0

C>u值与灯具类型、效率,照明方式,房间大小,室内各表面的反光系数有关。

利用系数法的计算公式为:F=E·S/(N·C>u·K)

式中F为单个灯具光源的光通量(流明);E为照明标准规定的该工作条件平均照度值(勒克斯);S为工作面面积(米2);N为所用灯具个数;K为维护系数。C>u、K均可从有关的手册等查出。据此,可求F或N。

利用系数

渠系输水损失的原因主要是各级渠道的渠床渗漏和工程配套不完善而造成的漏水、泄水和渠堤决口跑水等。进行以渠道防渗和低压管道输水为中心的灌区工程改造和实施科学合理的输配水,减少漏水、泄水和弃水等水量损失,以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

渠道防渗

渠道防渗是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最有效、应用最普遍的工程技术措施之一。支渠以下的渠道大部分仍是土质渠道,渠道水利用系数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渠道防渗有效地减少了渗漏损失水量,在一定范围内,渠系水利用系数随着渠系防渗率的增加而增加。

低压管道代替明渠输水

用低压管道代替明渠输水,既可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渠道渗漏和水面蒸发损失,又可严格控制灌溉用水,渠系水利用系数高达 0.95~0.97,与土渠灌溉相比可节约水量 25.5%~40%。

渠道防渗和低压管道输水提高了渠系水利用系数,但减少了渠系和田间渗漏损失水量对地下水的补给,对地下水水位产生一定影响,可能导致生物栖息地破坏、自然植被衰竭、湖泊湿地萎缩、土壤盐渍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

减少田间无效耗水

田间渗漏、径流、地表蒸发和植株蒸腾等水量损失大大降低了田间水利用系数,为此,推广先进的灌水技术、高效用水调控技术以及农艺措施,以减少田间无效耗水,提高田间水利用系数。

灌水技术

美国、以色列、澳大利亚等国家已大面积采用水平畦灌、波涌灌等精细地面灌溉方法,激光控制平地技术使农田灌溉水利用率提高了20%~30%。 喷灌、微喷灌、滴灌和覆膜灌等。先进的灌水技术逐步推广,减少了田间灌溉水渗漏、径流、地表蒸发以及棵间蒸发损失水量,田间水利用率显著提高。

其高效用水调控技术灌溉水的最终目标不是灌入田间,而是被作物吸收利用。 进入田间的灌溉水很大部分以植株蒸腾和株间蒸发的形式而散失。 如果充分利用作物自身根系吸水和叶片气孔调节作用,可以减少这部分水量损失。通过对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水分传输机理与植物适度缺水的补偿效应等问题的研究,国内外相继开展了作物调亏灌溉、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水稻控制灌溉和精准灌溉等作物高效用水调控技术,掌握田间土壤水分状况和植物生理生态过程及其耗水规律,建立具有监测、传输、诊断、决策等功能的作物精量控制灌溉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灌溉。因此,利用作物自身调控功能,开展作物高效用水调控技术,减少植株蒸腾和株间蒸发等水量损失,降低作物需水量要求,也是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的重要途径。

动态变化

跟踪灌溉水利用系数动态变化进一步探索适合我国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指标体系,并健全灌溉水利用系数全国测算分析网络,因地制宜地选择测算方式,动态分析全国及各地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及其变化情况,有助于灌溉水利用系数较低的地区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整体灌溉水利用系数。确定不同类型地区适宜的渠道衬砌率和灌溉水利用系数阈值。

考虑不同类型地区灌区适宜的渠道衬砌率和地下水水位等问题,对水资源利用率进行综合评价,探讨维持人水和谐、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多目标的渠道衬砌率和灌溉水利用系数阈值,确保水资源的永续利用。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