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18 00:29
刳(拼音:kū),汉语通用规范二级汉字,此字始见于《说文》。本义为剖,剖开;引申为挖空、洗除、消除、遭受残害等。
刳,形声字。从刀,夸声。“夸”有扩大、张大之意;“刀”为切割的工具。“刀”“夸”为“刳”,指用刀使物体间的空隙加大,即剖、剖开之意。《说文》:“刳,判也。”《庄子山木》:“吾愿君刳形去皮。”也可指剖开后再挖空。《易· 系辞下》:“刳木为舟。”由这两种意义引申,刳可用表宰杀、剔净、消除等义。《庄子·天地》: “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文选·鲍照<芜城赋>》:“划崇墉,刳溶洫。”李善注:“刳,谓除消其土也。”
【卷四】【刀部】 苦孤切
判也。从刀夸声。
判也。
内则云。刲之刳之。按刲谓刺杀之。刳谓空其腹。𣪠辞刳木为舟。亦谓虚木之中。刳木一作挎木。乡飮酒礼。相者二人。皆左何瑟。後首挎越内弦。贾公彦曰。瑟底有孔越。以指深入而持之也。手部无挎。
从刀。夸声。
苦孤切。五部。
《唐韵》苦胡切。《集韵》《韵会》《正韵》空胡切,𠀤音枯。《说文》:判也。《易·系辞》:刳木为舟。
又《玉篇》:空物肠也,屠也。《前汉·王莽传》:与巧屠共刳剥之。注:刳,剖也。
又《集韵》:墟侯切,音抠。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