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策

更新时间:2020-11-06 19:58

制策,读音为zhì cè,汉语词语,意思是皇帝有事书之于策(竹简)以问臣下。

解释

皇帝有事书之于策(竹简)以问臣下。

出处

汉武帝 元光 元年诏贤良,各“受策察问,咸以书对”, 董仲舒 、 公孙弘 等都先后对策。见《汉书·武帝纪》。后为科举考试所采用,成为国家取士的科目之一。 唐 刘肃 《大唐新语·举贤》:“ 张柬之 进士擢第为 清源 丞,年且七十馀, 永昌 初,勉复应制策。” 宋 苏轼 《策别七》:“国家取人,有制策,有进士,有明经,有词科,有任子,有府史杂流。”《宋史·苏轼传》:“ 轼 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电视剧《苏东坡》中有台词“榜眼及第,制策三等,乃仁宗帝所赐”。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