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3-31 16:57
刺伤是指尖锐物体(如刀尖、竹签等)猛力刺穿皮肤以及皮下组织造成的创伤。刺伤看起来就是皮肤上的一个小洞,而且血流得也很少,但伤口通常较深,有时会伤及内脏。刺伤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因为伤道很可能被血凝块堵塞,或因伤口中有污染物残留,容易引发感染,尤其是厌氧菌感染。
刺伤可发生在任何情况下,浅表伤口通常可较好愈合,较深的穿刺伤是发生严重感染的危险因素。感染可由多种微生物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和β溶血性链球菌是软组织感染的常见原因。
伤口可有出血和疼痛,如有异物留存在伤口中,疼痛程度加重;如为脏器常穿刺伤,可因内出血而出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甚至休克;刺伤后手臂或腿部出现麻木感、麻刺感或乏力可能提示神经或肌腱受损;如伤口并发严重感染可出现发热、寒战等相关菌血症表现。
检查创伤的方法首先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其次检查受伤部位和其他方面的变化。主要了解伤口的位置、形状、大小、边缘、深度,伤口出血的性状、外露症状等,还有伤口的污染情况以及伤口内有无异物留存。
对穿刺伤患者需详细询问病史及评估受伤情况,体格检查评估受伤情况是主要诊断依据,对于深部伤口考虑有异物留存,压痛程度剧烈,皮下出现痛性肿块或变色等情况,应进行B超、X线等影像学辅助检查,以明确伤情。
治疗的首要目标是清除异物,减轻疼痛以及减少伤口感染。
1.对有污染物的伤口一般处理方法是清创术,包括:反复冲洗伤口,消毒周围皮肤,彻底止血,清除异物和失活组织,切除伤口边缘组织,缝合伤口。由于创伤后情况和处理时间不一,清创术的具体实施方法需适应具体伤情。对较深的伤口,应扩创处理,避免深部重要组织(如血管、神经、肌腱等)和内脏器官损伤遗漏。
2.如果伤口迁延不愈,伤口处皮肤可持续较长时间的发红、疼痛、流脓;若表面愈合但伤口深处发生感染,可出现伤口缝合处剧烈压痛、硬结等,应考虑慢性溃疡或瘘管形成,应及时消除感染诱因、病因,对感染伤口进行引流、换药等处理。
3.对感染性伤口或非感染性但有高危感染因素的伤口,可选择性应用抗生素治疗。最初治疗应选用覆盖金黄色葡萄球菌和β溶血性链球菌的药物,后期治疗应根据伤口分离出的病原菌有针对性的使用抗生素。
4.如患者不能正常进食,有大量的体液丢失,循环功能障碍,则需静脉的营养支持,补充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液,纠正体内pH失衡状态,改善循环,以防发生休克或更严重的并发症。
5.较重的创伤可引起患者大的心理反应,如惊恐、焦虑、抑郁等,需要医护人员耐心倾听、劝导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