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尾鱼科

更新时间:2024-02-24 02:47

刺尾鱼科(学名:Acanthuridae)是鲈形目所属一科鱼类总称,其科名由来,是该科鱼类尾柄上具有一个或数个硬棘,其锋利如外科手术刀,不小心碰到时皮肤很容易被划破流血,故称“刺尾鱼”,在国外也称它为「外科医生鱼」。体呈卵圆形或长椭圆形,侧扁;尾柄细而有力。口小,端位,具一列密生的门齿状之齿或细长的刷毛状齿。体被小栉鳞,有些固生于皮肤,使表皮粗糙如砂纸,故中文俗称之“粗皮鲷”; 全世界计分为2亚科,刺尾鱼亚科(Acanthurinae)及鼻鱼亚科(Nasoninae),共6属82种(Nelson,2006年数据)。中国产于南海,计6属约82种。

地理分布

广泛分布于除地中海外的热带亚热带海域。

太平洋地区:其中有4属10种刺尾鱼分布于西太平洋,4属5种分布于中东太平洋,3属4种分布于中西太平洋,2属2种分布于西北太平洋,1属1种分布于西南太平洋,4属7种分布于其他太平洋地区

印度洋地区:1属1种分布于东印度洋,3属8种分布于西印度洋,4属5种分布于其他印度洋地区。

大西洋地区:1属5种分布于西大西洋,2属2种分布于东大西洋。

其他地区:5属31种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1属1种分布于印度-泛太平洋区。

形态特征

刺尾鱼科为鲈形目的一科,有6属82种,通称刺尾鱼。体卵圆或长圆形,侧扁,一般体长150毫米左右。皮肤较坚韧,被以细小粗糙鳞片,与鲨鱼皮相似;各鳍大都无鳞。尾柄两侧各有1个或多个尖棘或带有锐嵴的骨板或瘤突。口小,前位,不能或稍能向前突出。齿多少侧扁,且常有锯齿或波状缘,两颌各有一行,犁骨与腭骨无齿。前鳃盖骨后缘无锯齿。鳃盖膜与鳃峡相连。后颞骨固连于颅骨。腹鳍有硬棘3~5枚,腋部无长形尖腋鳞。侧线完整。背鳍一枚,连续且基底长;尾鳍凹形、新月形或截形。尾柄部有一至数枚硬棘或骨板,有时退化或消失。

注:刺尾鱼科鱼类(图册一)图片来源。

生存习性

刺尾鱼为暖水性鱼类,主要栖息于沿岸潮池、浪拂区到深远数十米的岩礁及珊瑚礁区,是浅水珊瑚礁区中最显眼且数量较丰的鱼族之一。属日行性,夜间避栖礁穴。此科鱼类的稚鱼漂浮期很长,凭借长期而长距离的漂送,使得该科鱼类的地理分布极广泛。

大部分的刺尾鱼都是食底藻类的素食者,它们的口很小,门齿缘呈锯齿、波浪状,有的牙齿甚至长得像一把细细长长的刚毛刷,很适合刮食附著在珊瑚礁上的藻类,常成群结队在珊礁区觅食。除了用肌胃来磨碎藻类外,有些种类在肠的末端会膨大为「盲囊」(醱酵腔),内有共生菌负责消化藻类。有少数几种刺尾鱼以水层中的浮游动物为主食,而栉齿刺尾鱼属则是碎屑食性。

繁育状况

产卵时结成一对或多对组成群体,但某些种类的刺尾鱼,单对和成组产卵都有过发现。成对产卵以三种不同的情形展现:稳定配对的成员之间;单个雄鱼经过雌鱼位于珊瑚礁边缘的临时产卵区时;珊瑚礁边缘的觅食群体成员之间。产卵期来临前,刺尾鱼们聚合成数量庞大的群体。它们中有些种类可以全年繁殖,冬末春初是其产卵的高峰期。基于繁殖地社会系统的存在以及两性间一致的大小差异,暗示一些种类的刺尾鱼存在雌雄同体的现象。没有证据表明刺尾鱼对稚鱼提供亲代抚育

刺尾鱼不会变性,雄鱼和雌鱼的外型也没有差异,所以不容易分辨。繁殖季节,成熟个体会在黄昏时成群集结,但是如果碰到阴天,也可能在白天进行产卵,显然影响的因素是当时的光线,而非温度。

产卵时通常是其中一群鱼会变得异常活跃,接著便一起往上冲,精子和卵子随之排出。快速上冲的过程会使它们的鳔略为膨大,有助於卵和精子的排出,另外,也可以藉助上层较强的水流把受精卵带离礁区,当然也避开底层众多的猎食者。

刺尾鱼的形态、体色会随成长而变化。刚孵化的仔鱼在海上漂流时呈透明或银白色,体型高,背鳍和臀鳍上各有一根长棘,适合漂浮,而且可以保护自己。在海上漂流36~70天,才沉降下来到珊瑚礁定居,此时则变态为与成鱼形态相近的稚鱼,有些种类的刺尾鱼体色还会黄化,产生原因不明。由于刺尾鱼的漂浮期比其他珊瑚礁鱼类长,所以有机会到达比较远的地方,地理分布也比其他鱼类广。

刺尾鱼的体型介于10~20厘米间,成熟约需2~3年的时间,寿命则可达20~30年,远胜其他草食性鱼类,如臭肚鱼、鹦哥鱼、雀鲷等。

注:刺尾鱼科鱼类(图册二)图片来源。

科目分类

注:图表来源参考。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