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藩策

更新时间:2023-11-27 12:38

削藩策,就是削弱藩王的上书。 《削藩策》一文中,提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意思是晚削藩不如早削藩

背景

秦汉时期,是中国国家制度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秦汉之前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制度呢?西周的封建领主制基本上是一种封建家长制,周王以家长制君临天下,政治制度与宗法制度结合(即宗法制与分封制),对土地的占有与对人民的统治结合。通俗来说,与中后期的地缘国家不同,在早期国家更多以血缘为纽带,也就是宗法制和分封制。简单来说,就是以大宗小宗分国那个时候我们中国人,也有中国这个概念,但和我们现在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中国,那不是一个概念。当时人们讲到的中国是什么?是中央之国,当中的那个国,而中央这个国的周边呢,还有很多的国,我们现在中国的这块地方,当时叫做天下,统治者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君临人间,所以称天子。这是君权神授的概念。

在天下当中有很多的国,有同民族的,有不同民族的,最当中的这个天,周王室的王畿叫中国,周边最远的少数民族东边的叫夷,南边的叫蛮,西边的叫戎,北边的叫狄。另外还有一些华夏族的国家,很多的国家,他们叫做什么呢?他们叫做国,每个国都有自己的元首,这个元首叫做诸侯。那么天子和诸侯是一个什么关系呢?为隶属关系,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缴纳贡税、朝觐述职的义务,在国内是君主并进一步实行分封,即宗法制。我们现在反过来看,我们觉得当时就是秦以前的那个状况,应该叫做诸侯国,他们共同拥戴一个天子,就是国家联盟的盟主,当时称为天下共主,但是我们要弄清楚这个天下共主在衰微后只是名义上的,虽然周代就提出一个概念,叫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是我们要清楚,这个“莫非”是名义上的,天子,它名义上所谓天的儿子,拥有了上天授予他的这块土地,然后他把这个土地封分下去,这个就叫做封建(封邦建国)。封,是什么意思呢?

封是划定疆域,封的办法,是国与国之间有个国境,由周天子把这一片划给你了。建,建就是任命国君,不但给你封了一块土地,然后还给你指定一个国家元首,这个叫做建,合起来就叫做封建。这个封建是可以再封建的,就是天子呢,封建诸侯国,诸侯得了这块领土以后,他再封建,他又把他的土地,又把它分下去,分给大夫,那么大夫拥有的那块地方叫什么?叫家,所以这个时候是三个层次的机构,就是天下、国、家,国和家是分开的,这个制度就叫做封建制,一个天下,许多国家,一个天子,许多国君。

七国之乱

起因

晁错是西汉初期的一位政治家,他学贯儒法,知识渊博。深受文、景两帝的器重和宠信。汉景帝前元三年,晁错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巩固大汉王朝的千秋大业,向汉景帝上书《削藩策》。汉景帝为了汉朝的长治久安,听从了晁错的建议,开始了“削藩”。但是就在晁错的政治理想就要实现之时,他却被腰斩于长安东市。

我们知道,当时的藩国,它是独立王国,它是有半独立主权的,有自己的财税,有税收,有军队,有领土,有政府,这么一个东西,你说它在这个中央政府外面,说它能保卫中央,这个事情不大靠得住,这就要抑制它,抑制的办法主要是削减它的领地,不要让它这么大,今天切一点,明天再切一点,后天再切一点,一点一点把它的地方切小,这个就叫做削藩。

秦朝统一了中国实行郡县制。而汉朝刘邦在统一战争中分封了七个异姓功臣为诸侯王,他们拥兵自重,对中央集权造成严重威胁。不久,汉高祖将异姓诸侯王逐渐剪除,但又“惩亡秦孤立之败”,即认为秦朝灭亡是因为没有分封而导致被孤立,便陆续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这些诸侯王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而汉朝中央直接管辖的只有15个郡,这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

那我们想了,这个削藩,这些藩王们会愿意吗?这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就是不愿意,因为这是他们的既得利益,你说一个王侯他拥有这么多既得利益,谁心甘情愿把它供奉出去,就是阿猫,阿狗嘴巴里一条鱼,一块骨头,你也夺它不走,一个王爷,一个国王的既得利益,你拿走就拿走了,不造反才怪,所以晁错提出削藩策以后,大家都不赞成,这个事情搞不成。汉景帝也很担心,说你看这个事情弄下去是不是会造反,晁错回答的话是怎么说的呢:他说:“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意即你削他也是反,你不削他,他也反,如果你现在削,他反得快,他马上就反,但是危害小,将来削,他反得是要晚一点,但是危害大,为什么他越做越大了嘛!他越来越强大了嘛!你要趁他羽翼还没有丰满的时候就把他掐死,等他羽翼丰满了,他等着你打他,哪有这么好的事。那么这句话说下去以后,汉景帝就下了削藩的决心,这就惹出了吴楚之乱,或者说七国之乱

晁错提出削藩策有一个前提,就是吴王必反,就是不削亦反,反正是要反,还不如去削,吴王真的造反吗?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说,割据势力必将冲击中央集权。因此这是不随个人意志转移的,吴王只是促进了这一过程。根据二重证据法,史书占一,实证(其在短短几天内联合六国,召集20万人和装备)且吴王不参加朝见,违反了诸侯的义务,因此史学界普遍认为吴王策划谋反是确实存在的。

晁错这个提防是有他的道理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深谋远虑:长痛不如短痛,吃柿子也不能专拣软的捏。既然要削藩,既然要真正推行削藩的政策,确实应该拿吴国这个最强大的藩国开刀

而且对于这个观点,实际上是很多人有共识的。晁错之前的贾谊是最先提出削藩的。贾谊向汉文帝提出削藩,没有被汉文帝采纳,汉文帝觉得不到这个时机。在汉景帝时期,才决心削藩。

景帝认为吴王有罪,欲削会稽、豫章两郡,以此事作为导火索,吴王以”清君侧“为战争借口,发起叛乱。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讲,这样冲突是必然,削吴王两郡只是冲突的导火索。清君侧也只是战争借口,在景帝杀死晁错后并未退兵。

过程

吴王联合六国,发兵20万号称50万为主力,又勾连匈奴、东越、闽越等国贵族,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义举兵向西。叛军攻至今河南东部,景帝惶恐,捕杀晁错乞和。吴王不仅不退兵,还公开声称要夺取皇位。叛军至梁国(治今商丘)为梁王所阻,此时景帝决心武力镇压。他命太尉周亚夫和大将军窦婴率三十六将军绝叛军粮道。

结果

由于粮道被绝,同时叛乱本不得人心,仅三月叛军就被破,吴王逃到东越被本地人所杀,其余六王自杀,七国被废。景帝进一步削弱了诸侯王势力,剥夺治民权和部分本国官吏任免权。至此,王国势力大减,但仍有一定势力,为不安定因素,为汉武帝行推恩令彻底解决王国割据奠定基础。

意义

沉重打击分裂割据势力,在制度上基本消除了刘邦实行诸侯王制度时产生的弊病,加强了中央集权。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