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3 18:34
民国时期,属大名县。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8月,恢复魏县建制,属魏县。
1953年,设立前大磨乡。
1958年,改设前大磨公社。
1984年,复设前大磨乡。
1989年,白枣林乡并入。
2011年末,前大磨乡辖前大磨、后大磨、乐善会、公议会、恩善会、和顺会、东薛村、破井、前寺、后寺、张庄、西王庄、前崔村、后崔村、郭枣林、李枣林、连枣林、赵枣林、任柴曲、李柴曲、连柴曲、韩柴曲、栗柴曲、后柴曲、白枣林、魏户、连户、南户、任户29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0年6月,前大磨乡辖29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前大磨村。
前大磨乡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无霜期年平均205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553小时,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
2011年末,前大磨乡辖区总人口35035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2049人。另有流动人口9507人。总人口中,男性27025人,占77.1%;女性8010人,占22.9%。总人口均为汉族。人口出生率14.5‰,人口死亡率8‰,人口自然增长率6.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242人。
截至2018年末,前大磨乡户籍人口为38236人。
2011年,前大磨乡财政收入130万元。
2018年,前大磨乡有工业企业6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15个。
前大磨乡耕地面积4.4万亩,土地多为沙壤土、黏土和少部分沙土地。农业传统种植以小麦、玉米、花生、棉花、杂粮为主。
2011年,前大磨乡果品总产量达到280吨,棉花产量达到580吨,油料总产量达到242.5吨,农业总产值达到8760万元。
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鸡为主。生猪饲养量1200头,年末存栏量1100头,羊饲养量4400只,年末存栏4000只,鸡饲养量16万羽。
种植树木21.5万棵,果树面积300亩,森林覆盖率10%。农民人均纯收入2563元。
前大磨乡工业以面粉加工、墙体材料、木器加工、服装加工为主。
2011年,前大磨乡工业总产值2.78亿元;工业企业40家,从业人员1345人。
2011年末,前大磨乡有商业网点412个;社会商品销售额达到1.5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城乡集贸市场1个,长约1500米,有固定的摊位200个、门店140间,年成交额5000多万元。
2011年,前大磨乡有农村信用社1家金融服务机构。
2011年末,前大磨乡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广场29个,各类文化专业户26户,各类图书室29个,藏书1万余册;民间艺术团体3个,分别是泊村舞龙、秧歌队、白枣林秧歌队、户村秧歌队。
学校体育场2处,16个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50.3%。有线电视人户率90%。
2011年末,前大磨乡有幼儿园(所)6所,在园幼儿1139人,专任教师21人;小学10所,在校生2252人,专任教师8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951人,专任教师63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末,前大磨乡有卫生院2所,卫生室32个,专业卫生人员180人,29个村村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5%。
2011年末,前大磨乡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403户,人数5630人,各类优抚对象223人,敬老院1家。
2011年末,前大磨乡有邮政代办点1处,电信服务网点42个,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93%,宽带接入用户890户。
前大磨乡境内有S349省道经过;有两条公路通往县城。29个村全部实现了村村通公路。
因乡政府驻前大磨村而得名前大磨乡。
白龙潭战场遗址在今大磨乡与北皋镇之间;民国23年(1934年)大名县志地图中还存有白龙潭,后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