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29 10:31
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 Dunn),伞形科前胡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干较矮,灰褐色,呈圆柱形,上面有细毛;根颈粗壮,褐色,呈圆锥形;叶子较大,呈枫叶形,表面有细毛,绿色,边缘有圆锯齿;花朵较小,淡黄色,呈多边形;花期4—6月;果期7—9月。“前胡”一名首载于《名医别录》:“前胡,苦,辛,微寒。”
“前胡”一名首载于《名医别录》:“前胡,苦,辛,微寒。”
多年生草本,高0.6-1米。根颈粗壮,径1-1.5厘米,灰褐色,存留多数越年枯鞘纤维;根圆锥形,末端细瘦,常分叉。茎圆柱形,下部无毛,上部分枝多有短毛,髓部充实。
基生叶具长柄,叶柄长5-15厘米,基部有卵状披针形叶鞘;叶片轮廓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三出式二至三回分裂,第一回羽片具柄,柄长3.5-6厘米,末回裂片菱状倒卵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至截形,无柄或具短柄,边缘具不整齐的3-4粗或圆锯齿,有时下部锯齿呈浅裂或深裂状,长1.5-6厘米,宽1.2-4厘米,下表面叶脉明显突起,两面无毛,或有时在下表面叶脉上以及边缘有稀疏短毛;茎下部叶具短柄,叶片形状与茎生叶相似;茎上部叶无柄,叶鞘稍宽,边缘膜质,叶片三出分裂,裂片狭窄,基部楔形,中间一枚基部下延。
复伞形花序多数,顶生或侧生,伞形花序直径3.5-9厘米;花序梗上端多短毛;总苞片无或1至数片,线形;伞辐6-15,不等长,长0.5-4.5厘米,内侧有短毛;小总苞片8-12,卵状披针形,在同一小伞形花序上,宽度和大小常有差异,比花柄长,与果柄近等长,有短糙毛;小伞形花序有花15-20;花瓣卵形,小舌片内曲,白色;萼齿不显著;花柱短,弯曲,花柱基圆锥形。
果实卵圆形,背部扁压,长约4毫米,宽3毫米,棕色,有稀疏短毛,背棱线形稍突起,侧棱呈翅状,比果体窄,稍厚;棱槽内油管3-5,合生面油管6-10;胚乳腹面平直。花期8-9月,果期10-11月。
分布于中国甘肃、河南、贵州、广西、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武夷山)。生长于海拔250-2000米的山坡林缘,路旁或半阴性的山坡草丛中。模式标本采自湖北宜昌。
前胡为宿根植物,喜冷凉湿润的气候,土壤以土层深厚、疏松、服沃的夹沙土为好,温度高且持续时间长的平坝地区以及荫蔽过度,排水不良的地方生长不良且易烂根,质地粘重的黄泥土和干燥瘠薄的河沙土不宜栽种。
前胡的繁殖方法包括播种繁殖和扦插繁殖,生活实际中一般采用播种繁殖较为便捷。
种子采集:前胡种子发芽率较高,可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或直播。果实一般9-10月成熟,果实呈黄白色时,用剪刀连花梗剪下,放于室内后熟一段时间,然后搓下果实,除去杂质,晾干贮存备用。
适时播种
冬播:播种时间最好在11月上旬至次年1月下旬开始播种,由于前胡种子发芽缓慢(天气情况比较好的需要30天以上发芽)一般年前播种完毕。将种子均匀撒于畦面,然后用竹扫帚轻轻扫平,使种子与土壤充分结合,播种量干净无杂质的种子需要3公斤/亩。
春播,在3月上旬播种,采用穴播或条播均可,在畦上以8寸见方开穴,穴深1寸左右。将种子拌火土灰匀撒穴内,然后盖一层土或草木灰,至不见种子为度。最后盖草保墒利于出苗整齐,发芽时揭去。每亩用种量2-3公斤。
除草:化学除草应以播种前土壤施药为主,争取一次施药便能保证整个生育期不受杂草危害,于种子播种前5-10天杂草萌发出芽前,每亩地用48%氟乐灵乳油80-100毫升对水40-50千克,对表土进行均匀喷洒处理。
前胡播种后15天以后出苗,因此在杂草见绿、前胡尚未出苗前,可用20%克无踪水剂150-250毫升对水25-30千克进行田间喷洒。也可选用41%农达或草甘磷水剂150-200毫升对水30-40千克喷洒。前胡出苗后绝不能使用以上药剂除草,以免杀死药苗。据试验效果,应在14天以内喷药。
中耕除一般在封行前进行,中耕深度根据地下部生长情况而定。苗期中药材植株小,杂草易滋生,应勤除草。待其植株生长茂盛后,此时不宜用锄除草,以免损伤植株,可采用人工拔草,但费时费力。
施肥:前胡需肥量小,前期施些猪牛粪。苗出齐后结合中耕除草施人畜粪水或尿素,以后可施些复合肥。施肥时注意不要伤根、伤叶。
前胡主要是白粉病,发病后叶表面发生粉状病斑,渐次扩大,叶片变黄枯萎。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并喷施三唑铜防治。
《本草纲目》记载前胡乃手足太阴、阳明经之药,具有降气化痰、散风清热的功效,主治痰热喘满、咯痰黄稠、风热咳嗽痰多等病症。前胡中的前胡甲素对原发性血小板凝集有促进作用,前胡煎剂能增加呼吸道分泌液,且作用时间较长,营养价值较高。
根供药用,为常用中药。能解热、祛痰、治感冒咳嗽、支气管炎及疖肿。根含多种香豆精类(为白花前胡醋甲、乙、丙、丁等)。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的根。
【药性】味苦;辛;性微寒。【归经】归肺;脾;肝经。
【功能主治】疏散风热;降气化痰。主外感风热;肺热痰郁;咳喘痰多;痰黄稠粘;哎逆食少;胸膈满闷。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克;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阴虚咳嗽、寒饮咳嗽患者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