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中心

更新时间:2024-02-24 00:24

副中心指城市副中心,是城市核心中央商务区(CBD)以外,城市经济流的高效聚集区,是城市中新兴第三产业的集中分布区,是城市空间结构分散化过程中核心CBD的外延部分,具有疏解或补充核心CBD的功能,并与之共同构成城市CBD网络系统。

基本概念界定

中央商务区

关于CBD(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的中文表述,我国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看法。早期的一些学者将其翻译为“中心商业区”、“中央商业区”;随着对CBD的进一步深入研究,目前我国学术界普遍把CBD称为“中央商务区”或“商务中心区”。

城市副中心

城市副中心(Sub-CBD)是城市核心CBD以外,城市经济流的高效聚集区,是城市中新兴第三产业的集中分布区,是城市空间结构分散化过程中核心CBD的外延部分,具有疏解或补充核心CBD的功能,并与之共同构成城市CBD网络系统。

两者关系

从城市发展一般规律来看,现代城市的结构经历由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换言之,是由单一核心(CBD)逐渐向多核心(包括核心CBD与几个Sub-CBD)演化,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互补的“CBD网络系统”。

从职能构成来看,二者是有分工的。核心CBD是多种职能相互交汇的综合性CBD,商务办公职能占据重要地位,主要是对外服务(大区域的经济辐射);而Sub-CBD是以中心商业职能为主,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以1-2种特色职能见长,主要是对内服务,以便平衡和完善整个城市服务功能的总体布局。

形成原因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的Sub-CBD建设渐成高潮。

CBD的衰弱和变迁

城市副中心的产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源于中心区的衰弱和变迁。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城市中心区由于人口迁移、地价上升、用地功能失衡、环境质量下降、治安等各种因素,导致CBD出现空心化,从而呈现出由里到外的萧条景象。在我国,不少大城市由于人口郊区化和新型商业业态的竞争,CBD的地位虽不可轻易动摇,但其竞争力已大为弱化。这种现象称为CBD的衰弱和挤出效应。

对CBD的功能补充

Sub-CBD形成的另一个动力机制,来源于其城市中心区功能的补充和平衡。CBD的初始主导职能是中心商业职能,CBD的演化历史是不断充实中央商务职能和弱化中心商业职能的过程。Sub-CBD的兴建对CBD职能升级起到明显的补偿作用。随着CBD中央商务职能的不断强化,其部分零售商业职能逐渐由Sub-CBD来替代,当CBD进入以中央商务职能为主的阶段时,一些被CBD逐渐弱化的功能必须在城市区域范围内寻找容身之处,以便平衡和完善整个城市服务功能的总体布局。这种演变机制,也称为核心CBD的外部经济性和核心CBD功能出现外溢而形成的扩散性。

城市规模与形态的影响

城市用地规模与Sub-CBD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城市用地超过一定规模,才有可能出现Sub-CBD;城市规模越大的城市,Sub-CBD的数量相应越多;特大城市有可能拥有4-5个以上的副中心。

城市形态对Sub-CBD形成的导向机制主要表现在组团式城市。受地形或水体等条件的限制,由若干相对独立的城市地块组成的组团式城市,其CBD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因先天不足而难以在全市范围内畅达。各组团因难以得到核心CBD的全面完善的服务,因而在各自组团的优势区位形成较为综合的服务中心,其中,有些组团中心因其在规模、能级、职能层次等方面的优势,而成为Sub-CBD纳入全市CBD系统。

功能特征

CBD系统包括核心CBD和若干的Sub-CBD,两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并使城市由原来的单中心结构进入到多中心结构。CBD系统的健康发展的前提,是核心CBD和Sub-CBD扮演不同的角色,彼此独立又互为补充。核心CBD是CBD发展的高级阶段,在长久发育过程中,经过多次功能调整,功能内涵逐渐高层次化,在行业结构种以中央商务为主要职能,而零售、餐饮等初级职能已逐渐退居次要地位;而Sub-CBD中,中心商业职能是主要职能之一。

CBD的补充

Sub-CBD不是核心CBD的简单重复,追求的不是核心CBD的微缩效应,而是核心CBD的互补效应。特大城市通常有4-5个副中心,各个副中心的功能并非小而全,而是根据自身的情况有所侧重,即便是综合性的Sub-CBD,其综合的程度也不如CBD高。

功能简单有特色

其实,Sub-CBD建设的初衷不在于营造“小而全”的服务中心,而在于构筑富有特色的服务业新高地。因此,在越来越多的Sub-CBD中,真正具有综合性功能的Sub-CBD为数不多。绝大多数Sub-CBD以自己独有的特色,跻身于各自的CBD系统中。功能的独特性既是Sub-CBD的立身之本,又是它与核心CBD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共同构架城市CBD系统的关键。

区位分布

一般来说,城市中心区的区位类型较为简单,它往往地处城市中心部位,拥有出行便捷度最高的优越的区位条件,因此也可以认为城市中心区具有全市绝对的中心区位优势。而城市次中心的区位类型较为复杂,通常,城市次中心位于城市的外围地区,与核心城市中心区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在城市的某一局部空间范围内具有相对的中心区位优势。

建设现状

国外现状

世界大都市CBD的振兴和副中心的建设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经历了二三十年的建设后,自80年代起陆续建成了若干个风格各异、口趋成熟的副中心。许多国家和地区政府及城市规划专家采取了多中心城市区域发展模式,促进了城市副中心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在进入郊区化阶段之后,CBD均有不同程度的衰退和萎缩,迫使相关城市加快副中心的建设力度,以此抗衡核心CBD的衰退。迄今为止,一些著名的世界城市,如纽约、伦敦、东京都竞相建设了Sub-CBD。有些城市已拥有多个Sub-CBD,为各国特大城市的CBD系统建设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了解世界各国Sub-CBD建设的动态,总结他们的经验和教训,可作我国大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借鉴。

国内现状

过去,我国城市建设基本上是夹道建设,在道路两侧建起居民楼、商店或工厂,沿着原有城市道路不断向前延伸,整座城市像摊大饼似的向周边地区蔓生扩展。结果导致了市中心区的城市基础设施严重超负荷运行。商业购物人流拥塞,生产与生活居民交错混杂,环境污染日趋恶化。为了克服单中心城市发展中的种种弊端,适应中国特大城市的发展,将耗能高、耗水量大、占地过多、运量过大的工业企业分期分批地从市中心区迁往远郊区,并适当分散中心城区的部分文化、经济、行政及商业和市场等职能。在借鉴国外大城市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积极规划实施城市副中心。

案例分析

地理区位

新宿位于东京都中心区以西,距银座约6公里,是东京市内主要的繁华区域之一,仅次于银座和上野。在成为副都心(日本称副中心为副都心)之前,新宿在消费、娱乐行业方面就颇具吸引力。

形成背景

进入20世纪50年代,随着口本经济高速发展,作为首都东京面积22平方公里的核心CBD都心三区一一千代田区、港区和中央区己不能适应经济形势的需要,政府机关、大公司总部、全国性的经济管理机构和商业服务设施高度集中,交通拥挤,建筑高度密集。为控制、缓解都心区内部过于集中的状态,同时结合周边地区发展需要,东京都政府于1958年下半年提出建设副都心(即新宿、涩谷、池袋)的设想,并首先从新宿着手,原因之一是新宿在50年代末已逐渐发展成为东京交通系统的主要枢纽之一。经过30多年的规划建设,新宿副都心在东京的西部形成。

形态特征

目前新宿区建成的商务区总用地面积为16.4公顷,商业、办公及写字楼建筑面积为200多万平方米,并形成东京的一大空间景观:超高层建筑群(共有40栋大厦),其中不乏百米以上的摩天大楼。为实现办公自动化所需的人均办公面积目标(7-15平方米/人)。新宿还将计划建设新的超高层建筑,其中有8座百米以上的建筑。

随着新宿Sub-CBD的开发建设,尤其是东京都部分政府办公机构的迁入,新宿的魅力大增,各行业更加积极地涌入新宿,首当其冲的是金融业。仅在以新宿站为中心、半径为7000米的范围内,就聚集了160多家银行,新宿己成为口本“银行战争”的缩影。目前,众多经济、行政、商业、文化、信息等部门云集于新宿Sub-CBD商务区,金融保险业、不动产业、零售批发业、服务业成为新宿的主要行业,人口就业结构己接近东京都中心三区。

西新宿地区是拥有30多年历史的超高层街区,如今已形成了口本唯一的CBD中央商务区的格局。1965年,随着淀桥净水场旧址道路整修的完工,开始规划超高层街区的建设用地,到1968年设立“新宿新都心开发协会”,积极参与新宿地区的发展。

不足之处

新宿副都心的一大不足便是商业、办公等城市功能的过分集中,导致用地紧张、人口过于集中、交通拥挤、建筑过于密集等城市病;超高层建筑的密集缺乏统一的协调感,建筑群空间缺乏秩序(见表4.2;同时,副都心内部的公共绿地比较医乏,缺乏生气。

上海徐家汇案例分析

上海市现有的徐家汇、江湾一五角场、花木、真如4个Sub-CBD是在1994年上海市第四次规划工作会议上提出并写入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1999-2020)》。经过十年建设,徐家汇广场是建设最为成功的Sub-CBD商圈。而五角场环岛地区则被政府、专家与市场视为继徐家汇之后,最具发展潜质和特色的Sub-CBD商圈。探析这两大商圈并存的优势与问题,以及新一轮建设中的业态演进和空间转型趋势可以为在上海乃至其他大型城市逐渐展开的Sub-CBD商圈建设提供某些借鉴。

徐家汇城市Sub-CBD商圈主要分布在徐家汇广场附近地区和华山路、天钥桥路等周边支马路。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地铁工程和第一轮旧区改造带来的城市形态布局变化直接导致了上海消费格局的重新分配。中心城区由于城市“空心化”发展步伐相对放慢,而沿地铁一号线动迁的人口让徐家汇成为新兴城市中心。十年发展造就一个徐家汇。“七五”期末,徐汇区的商业在当时的中心城区排名还处于中下游的第七或第八位。而新近统计数据表明徐家汇商圈是目前经济增长最快的商业中心。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达70多亿元。在FCPG口对2004年上海零售业调查中显示,徐家汇的四家百货商店(东方商厦、太平洋百货、汇金百货、上海六百)不仅在年零售额上全部位于前十位之列,而且单位面积营业额和同比增长上也有相当的优势。

可以说在过去十年里,上海中心城区的主体商业构架中徐家汇商圈运营最为成功,一直被视为上海商圈发展的模板。现在五角场、中山公园商圈、新上海商业城的规划之中多多少少都借鉴了徐家汇的成功经验。究其原因,除了商业运营上的特点,商业规划格局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①作为上海市西南地区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地带,拥有口均60-80万次的人流量这是Sub-CBD商圈的先决条件;

②业态设置上有较强的兼容性,拥有百货店、大型购物中心、专业店、超市、家具建材店等等多种业态,满足了不同的消费需求;

③空间构成上在各大商业中心中最先形成圈型结构,通过地下步行系统和空中走廊(如今因市容原因已拆除)相互连接,产生了较大的集聚效应;

④行业布局上,集中便捷的餐饮区、辐射全市的衡山路体闲街、两座高档的现代影城等等与商业设施配置合理,创造出一个24小时活跃的黄金地段。

同时,徐家汇方兴未艾的副中心建设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不足:例如,商业比重过大,且多为百货商场,导致同质化竞争严重;随着美罗城和港汇双塔的落成,商务氛围有所加强,但扩容的空间比较小,用地紧张,也限制了该区域的进一步发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