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12 13:40
功利之学亦称“事功之学”。中国哲学史与伦理思想史用语。与理学重义轻利学说相对。
以北宋李觏发其端。提出人非利不生”,“焉有仁义而不利”《李直讲文集·原文》的观点。南宋永康学派的陈亮和水嘉学派的叶适等集功利思想之大成。承认“道”存在于事物之中,注重实际功用和效果,反对程朱学派讳言功利和空谈性命义理之学。陈亮说:“至于艰难变故之际,书生之智,知议论之正当,而不知事功之为何物,知节义之当守,而不知形势之为何用。宛转于文法之中,而无人能自拔者。”(《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叶适则说:“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尔。”(《习学记言》卷二十三)讲求实施利民之术,主张兼重义利。清颜元针对宋儒不谋利计功之说提出:“后儒乃云正其谊(义)不谋其利,过矣;宋人喜道之,以文其空疏无用之学。予尝矫其偏,改云;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四书正误》又说:“盖正谊便谋利,明道便计功,是欲速,是助长;全不谋利计功,是空寂,是腐儒。(《言行录》)对功利与道义兼重的思想作了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