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肾气丸

更新时间:2022-08-24 20:01

加减肾气丸,中医方剂名。出自《严氏济生方》卷一。具有补肾助阳,益精纳气之功效。主治劳伤肾经,肾水不足,心火自炎,口舌焦干,多渴而利,精神恍惚,面赤心烦,腰痛脚弱,肢体羸瘦,不能起止。临床可用于慢性肾炎、慢性支气管炎、更年期综合征、糖尿病等。

组成

山茱萸(取肉)、白茯苓(去皮)、牡丹皮(去木)、熟地黄(洒蒸)、五味子、泽泻、鹿角(镑)、山药(锉,炒)各一两,沉香(不见火)、官桂(不见火)各半两。

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盐汤、米饮任下。

功用

补肾助阳,益精纳气。

主治

劳伤肾经,肾水不足,心火自炎,口舌焦干,多渴而利,精神恍惚,面赤心烦,腰痛脚弱,肢体羸瘦,不能起止。

方义

本方为《金匮要略方论》肾气丸的加减方。方用熟地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山萸肉、山药补肝肾,健脾土,益精血;肉桂、鹿角补肝肾,助命门,以温阳化气,共为臣。君臣相伍,阴阳互化,阴中求阳。佐以茯苓、泽泻利水健脾,渗湿泄浊;丹皮清泻虚热,以退上炎之心火;五味子滋阴生津,补肾益精以除口焦多渴;沉香温肾纳气。诸药相合,温而不燥,滋而不腻,使肾阳充足,气化有权则诸虚自愈。

运用

临床可用于慢性肾炎、慢性支气管炎、更年期综合征、糖尿病等。

加减化裁

弱甚者,加附子一两,兼进黄芪汤。

使用注意

本方宜从小量开始服用,渐加至三四十丸即可,不必大量,现多以温开水送服。

附方

名称:加味肾气丸

组成:附子、白茯苓,泽泻、山茱萸、山药、车前子、牡丹皮、官桂、川牛膝、熟地黄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饮送下

主治:肾虚腰重,脚肿,小便不利

出处:《济生方》卷四

功用:温肾化气,利水消肿

名称:加减肾气汤

组成:大熟地、丹皮、怀牛膝、怀山药、带皮苓、车前子、陈萸肉、泽泻、地枯髅

用法:水煎服。另用上瑶桂,熟附片各五分,二味研末,饭丸分吞

主治:寒水侮脾,水肿胀满,以分利不应,且又见喘,脉形濡缓者

出处:《凌临灵方》

名称:五味饮

组成:五味子、白茯苓、沉香

用法:上㕮咀。加糯禾根,水煎服

主治:劳伤肾经。肾水不足,心火自用,口舌焦个,多渴面赤,羸瘦

出处:《普济方》卷一七八引《郑氏家传浊渴方》

名称:固精丸

组成:肉苁蓉、阳起石、鹿茸、赤石脂、川巴戟、韭子、白茯苓、鹿角霜、龙骨、附子

用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盐酒、盐汤任下

主治:嗜欲过度,劳伤肾经,精元不固,梦遗白浊

出处:《济生方》卷四

名称:七味地黄丸

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干山药、牡丹皮、白茯苓、泽泻毛、肉桂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钱,空心淡盐汤送下

主治:肾水不足,虚火上炎,发热作渴,口舌生疮,或牙龈溃烂,咽喉作痛,或形体憔悴,寝汗发热,五脏齐损,火拒上焦

出处:《摄生秘剖》卷一

功用:滋阴益气,补肾祛寒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