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伦氏豆娘鱼

更新时间:2023-01-25 20:37

分布于中西太平洋区,由菲律宾至所罗门群岛,北至日本。台湾发现于兰屿。 体呈卵圆形而侧扁。吻短而略尖。眼中大,上侧位。口小,上颌骨末端不及眼前缘;齿单列,齿端具缺刻。眶下骨具鳞,后缘则平滑;前鳃盖骨后缘亦平滑。体被大栉鳞;侧线之有孔鳞片20-21个。

分布

本鱼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包括红海东非莱恩群岛、土木土群岛、台湾日本南部、澳洲、印尼、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泰国、所罗门群岛、密克罗尼西亚、帕劳等海域。

深度

水深0至4米。

特征

本鱼体呈暗灰色,腹面白色,体侧有5条暗色之横带,体呈卵圆形而侧扁。吻短而略尖。眼中大,上侧位。口小,上颌骨末端不及眼前缘;齿单列,齿端具缺刻。眶下骨裸出,体长为体高之1.7至1.9倍,体被大栉鳞;侧线之有孔鳞片18至20个。背鳍硬棘13枚;软条11至14枚;臀鳍硬棘2枚;软条11至13枚。体长可达20厘米。

背鳍单一,软条部延长而呈尖形,硬棘XIII,软条11-13;臀鳍硬棘II,软条11-12;胸鳍鳍条18;尾鳍叉形,末端呈尖形,上下叶外侧鳍条不延长呈丝状。体呈灰黄色或黄褐色,体侧有6条黑色横带,其中第一条位于鳃盖上方,较不明显。胸鳍基底上方有一小黑斑;鳃盖骨后缘上方不具黑点;尾柄上另有一大黑点。

生态

主要栖息在沿岸较浅处的岩礁区,通常都在其隐藏处附近活动,为成群活动之鱼类,其因机警性较高,故不易接近,以藻类及浮游生物为食。

经济利用

可饲养观赏,亦可食用,食用时油炸使骨酥,味美可口。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