勺园

更新时间:2024-06-12 13:43

勺园位于北京大学燕园校区西南,是北大“九大园林”之一。勺园是燕园旧址上兴建最早的园林,建于万历年间,因地处海淀,而海淀水泊众多,故取意“淀之水滥觞一勺”而名之“勺园”,也称“米园”。

修建历史

勺园是燕园旧址上兴建最早的园林,建于万历年间,因地处海淀,而海淀水泊众多,故取意“淀之水滥觞一勺”而名之“勺园”,也称“米园”。

勺园用垣墙分隔为内外两园,东为外园,西为内园,整体布局极为复杂。园中大部分是水,用长堤分隔,堤断处接以直桥、折桥、舫屋、汀木等。

勺园主人米万钟是晚明著名文人,书法与董其昌齐名,同时还是一位业余画家,与职业画家吴彬交好。根据考证,勺园建于万历四十年(1612年)至四十二年之间。吴彬《勺园祓楔图》绘于万历四十三年,米万钟绘制的《勺园修楔图》几乎全仿吴图。

米万钟曾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亲手绘《勺园修褉图》,此图现藏北大图书馆。勺园故址在今勺园大楼北侧,曲廊是近年新建的。

历史上,这里曾是一片荒地,明代书法家米万钟在此修建了一处园林。取“海淀一勺”之意,所以被起名为勺园。至明末,勺园已成为西郊一处小巧幽雅的著名园林。清初,在勺园旧地上又重建了一座弘雅园,乾隆以来成为官员赴圆明园上朝途中歇息的场所,由此改为集贤院

2009年贾珺先生以《勺园修楔图》为基础,辅以相关诗文记载,绘成“勺园平面复原图”。从复原图中可以看到,勺园用垣墙分割为内外两园,东部为外园,西部为内园。外园园门朝东,是一座简易的柴扉,入门为长堤,沿岸栽柳,堆叠驳石。沿长堤西转南折,过一道牌坊,是一座高大的拱桥,桥下通舟,站在桥上可以眺望内园景致,在游园之前“先令人窥园以内之胜,若稍以尝游人之馋想者”。这种布置比较独特,古典园林的出场通常是“犹抱琵琶半遮面”,避免游客一入园就看到所有景色,到游园结束时,才设一座高楼,登楼一望,全园尽收眼底,有豁然开朗之感。这座大桥则是勺园的独创,站在桥上眺望似乎对勺园已经了然于心,但入园后才发现并非如此,“下桥而北,园始门焉。入门,客懵然矣。”过桥后沿着长堤转180度,到达内园门前,真正的迷宫之旅这才开始。

园区规模

勺园布局非常复杂,园中大部分是水,用长堤分割,堤断处接以直桥、折桥、舫屋、汀木等。长堤既分隔了水面,也串起了各景,沿堤而行可以去往园中任何地方,只是不能直接到达,常常景致已近在眼前,却隔着一道水流,相距咫尺而无法靠近,游客不得不穿花度柳、辗转跋涉。步行会遭遇种种阻碍,乘船也同样极尽曲折。勺园的布置原则是“水之,使不得径也;栈而阁道之,使不得舟也”。景致之间用水隔开,使路无法直通;同时又以桥、屋为界,使船不能穿行。通过这些手段,米万钟把勺园变成了一座迷宫,当时人称“再三游赏仍迷惑,园记虽成数改删”,游过许多遍仍然觉得云山雾海,园记一写再写,终究不能满意。王思任《米太仆家传》云:“公在海淀作勺园,引水种竹,大似望江南……然喜为曲折辗转之事,门移户换,客卒不得入,即入也不解何出。客方闷迷,公乃快。”这种迷宫般的布局原来是米氏有意的“恶作剧”,他看着游人在园中不得其门而入,进来又不得其门而出,感到快活万分。这座迷宫,对于游人与主人,倒也各有一番趣味。

明清易代后,勺园逐渐荒废,康熙年间在其旧址建弘雅园,为郑亲王赐园。乾隆后期,马戛尔尼访华,被安置在弘雅园中。嘉庆年间弘雅园改为集贤院,供六部官员居住。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进逼北京,集贤院一度作为囚禁英法俘虏之地。宣统年间改赐贝子溥伦,1925年售与燕京大学,1952年并入北京大学。20世纪80年代末在这里修建了勺园大厦,接待外国学者和留学生。勺园大楼北面尚存留一片水面,水中植荷花,建造了仿古的亭廊,北头亭中悬挂着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之弟溥杰题写的“勺海”匾额,南头亭中悬挂赵朴初题写的“缨云”牌匾,中间连接两亭的是曲折的彩绘长廊。“勺海”“缨云”之名,来源于过去勺园的著名景观“勺海堂”“缨云桥”。

勺园是“米氏三园”中最为有名的一个。明朝诗人多有诗词歌咏。清初在勺园故地建弘雅园,康熙曾为之题写匾额。乾隆时,英特使马嘎尔尼朝见清帝时曾驻此。后为郑亲王府,嘉庆时改名为集贤院,清帝在圆明园临朝时,此处是大臣们入值退食之所。1860年,集贤院和圆明园一起为英法帝国主义焚毁。

历史更有惊人的巧合,昔日由勺园沿变的弘雅园,是英王二世派遣的使团居住过的地方,这也是西方国家最早派遣的访华使团。勺园因此成为最早接待西方正式使团的食宿场所。

如今,盛极一时的皇家园林早已成为北京大学的一部分,在它的旧址上现代化楼群平地而起。经过历史的大跨度,勺园又重新成为接待外国宾客的场所,有“小联合国”的美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