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4-28 23:32
包俊宜,1955年11月生于贵阳,祖籍江苏太仓,1982年毕业于贵州大学历史系中国史专业,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贵州省政协委员,贵州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贵州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贵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书记、主席。
2007中国现代书法名家包俊宜墨宝留赠家乡太仓档案馆。
2009年春,由贵州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包俊宜书法》集问世,获得读者们的一致好评。书法家、诗人、作家戴明贤先生作序《无轨而有道——从包俊宜近作谈开去》。书中收录包俊宜先生2007年——2008年新作近百件。
2010年《2010当代中青年书法家创作档案:包俊宜》出版。
2011 著名书法家包俊宜到瓮安县举办书法讲座。
2011包俊宜第三届中国文字发展论坛举行甲骨学堂揭牌篆书名家提名展开幕。
2012 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包俊宜来沿河举办书法讲座..。
2015年12月8日,任中国书法家协第七届副主席。
朴茂苍厚 奇峭博丽——包俊宜先生书法艺术浅评
包俊宜先生是贵州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也是我一直关注敬仰的书学前辈。多年前,我在贵州大学读本科的时候,就听说过包先生的大名,他高古雄强的篆书曾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我也了解到,包俊宜先生也毕业于贵州大学,是我们贵大的杰出校友。早年他受教于黔中宿儒陈恒安先生及贵州大学姜澄清教授,并在上世纪80年代初获得全国大学生首届书法竞赛一等奖,为贵州书坛赢得了不可多得的荣誉。上世纪80年代初那场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可谓风会一时,获奖的书家很多已经声名显赫。在全国一等奖名单中,贵州独占两元,一位是包俊宜先生,一位是后来回到浙江的鲍贤伦先生。数十载风烟聚散,包、鲍二位先生的名字都已经在全国书坛叫的呱呱响,也分别做了贵州、浙江二省的书协主席,真可谓是一段艺坛佳话。
在包俊宜先生的书法艺术中,首先值得一说的他的篆书,他的篆书受法于陈恒安老先生,年轻的时候曾经下过深入细致的功夫。在当代书法的各类展赛中,我们可以看到秀美一路的行草大兴,而古厚朴茂的甲骨金文则少有人问津。夫古质而今妍,时势之必然,然而以巧媚为能事,古法浇漓,则诚非书法之幸事。清人钱泳以篆书为祖宗血脉,其一点一画,皆有义理在。辟之读书,篆书之于书法的意义就是儒家之六经,不由此入手,恐难得传统之堂奥。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到包先生难得的一种清醒。而且包俊宜先生的篆书特别重视书写性,重视线条的淬炼。他写《散氏盘》、《虢季子》,得心应手,笔墨古厚却不失灵动,在沉稳茂密的同时,时有奇趣。早年,包俊宜先生结合古文字学系统研究了金文书法,突破了时人学习篆书的局限,超越秦篆直攀商周金文,以苍茫高古为追求。他的篆书则开始广泛的涉猎楚简、帛书等民间书法,力图在其间寻找新的造型资源,书风在苍古之外又多了一份奇峭与博丽。我以为,现当代的书法探索,有一个很突出的现象就是把书法上升到一种自觉的纯粹的造型艺术来看待。在注重造型意识这个探索方面有两种趋向,一个是在西方的现代艺术中来获得一种造型的启示,再一个就是从中国最古老的文字里面寻找一种造型资源。包俊宜先生走的正是这样一条上溯古文字的道路,这条路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并且需要有更多的艺术家在这方面做出更大的探索。包俊宜先生的探索是正在进行时,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包俊宜先生的这种探索没有放弃传统文人书法正大醇厚的品格,与同样取法楚简、帛书等民间资源的所谓“流行书风”还是有着巨大的分野,这一点恰恰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篆书之外,包俊宜先生行草书也颇有个人特点,同时传统功力也非常深厚。我以为,包俊宜先生在艺术风格上最为突出的是融碑入帖,既具备碑版的雄厚,又有帖的灵动,点划飞动间,有种融金铸铁般的美感。当代书坛行草书的风格取向,多以秀美、妍巧为主。曾几何时,一种追求精致帖派书法开始流行于当代书坛,以为非此就不是传统,实则大谬!当我们看到那种华丽的书风和二王手札这种错落有致的形式被运用到泛滥成灾地步的时候,不得不重新思考传统对于当代书家究竟意味着什么。没有心性、没有性情,假古董式的所谓传统,必然导致的是传统精神的真正沦丧。可喜的是,在包俊宜先生的行草书中,我们没有看到当代书坛那种流行的忸怩作态,而是看到一个艺术家真正的至情至性。他的行草书取法于帖学传统,却在其中灌注了个人的艺术追求和近现代以来援碑入帖的艺术理路。试图在个性与原创中,完成一个当代书家对于传统、对于时代的真正了悟。包俊宜先生的行草书书法取源于王羲之、米芾、黄山谷诸家笔法,继得王铎、黄道周等历代行草书大家之灵变多姿的精髓,并致力于以篆隶朴茂之笔力及气息入行草,数十年如一日的孜孜以求,最终寻找出独特的个人面貌。他在长期的碑帖磨合研习中,点画愈加凝重沉厚,体势则日益雄强外张,显现出一种古拙而飞动的审美趣味。而用笔抑扬尽致、委曲得宜,颇有种游龙翻腾之美,极缤纷离披为能事。在一定程度上说,雄强与灵动在艺术上是一对矛盾,但一个成熟的艺术家,在艺术上最能体现他的才情与功力的地方,正在于他对矛盾的平衡能力。这种能力的取得,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非长期日积月累的淬炼不可。正如孙过庭《书谱》中所言:“心不厌精,手不忘熟。若运用尽于精熟,规矩谙于胸襟,自然容与徘徊,意先笔后,潇洒流落,翰逸神飞,亦犹弘羊之心,预乎无际;庖丁之目,不见全牛”。对于包俊宜先生的书法艺术,我们正可以作如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