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14 11:51
包公庙镇,隶属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位于睢阳区最南部,北接睢阳区高辛镇和坞墙镇,南邻鹿邑县宋河镇,西接柘城县老王集镇, 东邻睢阳区林河镇。全镇总面积52平方公里,辖20个社区、行政村,87个自然村,174个村民组,8千多户,总人口3.9万人。
唐宋时,睢阳区包公庙镇名王家集。宋仁宗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这年大旱,从东京(开封)到南京(商丘)沿汴河各县,五谷不收,爱民如子的包拯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宋城(商丘)4省接合部的永定乡,灾情最重,“饥民拦轿喊冤”,求包拯救命。包拯要求各县富户和官吏开仓放粮救济灾民,后又依法处死了欺压百姓、罪恶滔天的“南霸天”,免去大灾之年的赋税。庆历七年,包拯由五品升为三品,红袍变紫袍,迁任陕西路转运使。宋城(商丘)“民感其德,自发捐钱捐物,拦桥处立祠以祀”,人称“包公庙”,后来包公庙就成了地方名,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
1977年,建包公庙公社。
1983年,改包公庙乡。
2017年3月9日,改包公庙镇。
下辖十付楼、佘庄、十西、大徐、孙瓦房、院庄、赵楼、乔楼、田集、杨李庄、十东、郑庄、罗庄、代庄、后庄户、双庙、包公庙、中华楼、杜庄、王亭等20个社区、行政村。
包公庙镇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最南部,北接睢阳区高辛镇和坞墙镇,南邻鹿邑县枣集镇和宋河镇,西接柘城县老王集镇, 东邻睢阳区林河镇。
重要粮棉产区,大沙河上有县内较大水利工程包公庙水闸。包公庙镇朱楼村,曾经是著名的西瓜之镇,是商丘市规模较大的蔬菜生产基地。
包公庙镇是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以商丘市海洋粉业有限公司为依托,发 展订单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截至2016年底,全镇总人口3.9万人。
包公庙镇发挥畜牧养殖业的传统优势,扩大畜牧 养殖场规模,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以商丘市鑫山种 猪繁育基地建设为基点,积极发展猪禽生产,稳妥发 展特种养殖,通过“政府引导,能人带动,龙头拉动,政策驱动”等措施,推动 全镇畜牧业蓬勃发展。酿酒、酿醋为包公庙镇的特色产业,其生产的小酒、甜醋为十里八村民所钟爱,也是外出捎带馈赠亲友的佳品。
商丘市鑫达食品厂生产的酱油、醋等调味品尤为最佳,其产品销往四川、新 疆、江苏、广东等地。
近年来,包公庙镇党委、政府立足镇情,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烟叶 生产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农村经济发展质量,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 实行大户、经济能人、种烟能手转包制,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加大对烟叶生产 投入力度,搞好烟叶生产规模化经营,力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区烟草公司 的扶持下,已投资35万元建成全自动化烟叶育苗大棚一座。烟叶生产面积达4000 多亩。
包公庙镇历史悠久,宋朝仁宗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七月,包拯由监察使擢任三司户部判官,出为京东 路转运使,钦赐五品官服。包拯在大旱之年来到了京东路,在这里依法处死了欺压百姓,罪恶滔天的“南霸 天”。宋城(商丘)县的百姓为了报答包拯于大灾之年的救命之恩,自发捐钱捐物,在拦轿喊冤的地方,为其 建了一所庙宇,人称“包公庙”(后来又塑造了包公的石像来纪念),以他来巡 察的正月初九至十五庙会期,进香朝拜,以作祀念。后来包公庙就成地方名,至 今已九百四十余年了。
文物古迹:包公庙、清官井、放粮池。
自然景观:包公庙镇依托大沙河红旗一闸的资源优势和边缘乡镇的地理优势,开始筹划大沙河旅游开发项目,以浓厚的乡村游为重点,通过把能用于大沙河旅游开发的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种合力,使大沙河旅游得以建设和发展,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使村容村貌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