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办教育

更新时间:2023-08-01 23:56

包办教育的方式是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和自主的意识

简介

家长对孩子的包办,似乎古已有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牵挂,从孩子出生那天开始生根发芽,与日俱增,几乎延续父母的有生之年。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之爱因此而成为天下最无私的爱。这种古老情结发展到今天,就演化为“看不懂”的溺爱。在父母的眼里,子女是永远长不大的宝贝,从饮食起居、学校教育到兴趣爱好,无一不渗透着父母的心血和关照。“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长们普遍对子女有很高的期望值,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全才全能”,从而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孩子的将来。对于孩子自身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追求,则往往容易忽视。精心包办下,孩子们几乎丧失了自我。

学校

学校包办是关键因素。作为中国教育的主体,学校教育发挥着塑造人的核心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无区别、整齐划一的教育模式,没有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实施各取所需的教育,容易把学生引进机械单调、无个性特点的“死胡同”。以学习成绩论优劣的学生评价体系,长期主导着教育,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学生成为拼争高分的机器,“高分低能”问题不容忽视。近年来,即便素质教育成为主旋律,然而与之相应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并不完善,很多学校看似花样百出的教学形式,更象是作秀,没有真正放弃学校包办学生的传统积习。

社会

社会包办难辞其咎。人才在教育,学校出人才,这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在认知和对待人才上,人们习惯于对经过正规教育的人才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大学生仍然是人才“精英”。就是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上,政府高度关注,出台优惠政策,下达就业指令,社会也多方面想办法帮助就业。这些包办措施,容易使大学生滋生就业惰性,产生依赖感,缺乏主动竞争的积极性。

改变

“包办教育”看似周详设计了人才成长轨迹,其实恰恰失误在忽视人才本身,没有真正坚持“以人为本”。打破“包办教育”的积习,就是要从转变观念入手,建立一个开放的、综合的人才教育体系。

从家长角度,要改变一味溺爱的做法,放手让孩子做应该做的事情,培养健康的个人兴趣特长;

从学校角度,要真正坚持“以学生为本”,授人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把素质教育的理念贯彻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从社会角度,要倡导正确的人才观,既要珍惜人才,又要为培养人才和人才出类拔萃积极创造条件。作为履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政府,要积极协调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从政策导向、培养和使用人才等方面,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